《灯下隋朝》转载请注明来源: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
杨侗也登了皇位(2)
七月,皇泰主杨侗派遣大理卿张权、鸿胪卿崔善福为特使前去安抚李密。他在赐给李密的书信中写道:“今日以前的事情,既往不咎,至于今后,彼此要真诚相待。天下大事,还有待阁下匡救辅助,攻战征伐,还要委托阁下指挥。”
张权等到了清淇后,李密朝北拜受诏书,仪式搞得还很隆重。李密接受了招安,最现实的回报就是解除了来自西边(东都方向)的威胁,这样他就可以把全部精锐兵力集中到东线,全力攻击宇文化及。李密了解到宇文化及的军粮不足,就假意求和以拖延时间。他给宇文化及捎信,希望能摒弃前嫌,联手对抗东都。宇文化及不知李密已经跟东都勾搭上了,心里还十分高兴,一高兴就让士兵敞开了肚子吃饭,于是粮食很快就吃完了。他恳求李密能给他送些粮食,以解燃眉之急。李密根本不买他的账。恰巧这个时候,李密手下有人犯法,畏罪潜逃到宇文化及那里,就把李密的计谋全部说了出来。宇文化及知道自己上当了,恼羞成怒,立即下令渡过永济渠,与李密在童山脚下交战。这场战役打得十分惨烈,从早晨打到傍晚,双方都有重大伤亡。激战中,李密被流箭射中,跌下马来,昏死过去。此时他的亲兵护卫都跑散了,眼看敌兵赶到,性命不保,好在秦叔宝杀了过来。他不畏强敌,奋力苦战,一直守护着李密,不离不弃,才让李密躲过了一劫。
秦叔宝安顿好李密后,重新收拾残兵败将与宇文化及死磕。宇文化及惊异秦叔宝的神勇,感到不能速胜,加上军中缺粮,就下令退军。他们进入汲郡,四处搜寻粮食。为了筹集到更多的军粮,不惜挖地三尺,还对当地的官民任意拷打。
李密每次打了胜仗,必定派人向皇泰主报捷。对此,朝中大臣都很高兴,唯有王世充疑虑重重。他对部下说:“元文都这些人,不过是一些文书小吏,有什么能耐?现在鼓捣皇上重用李密,将来必受其乱。而且我们多次与李密作战,打死李密的军士无数。一旦李密得势,我们这些人成了他部下,后果不堪设想!”
王世充说这些是居心叵测的挑拨,他想以此激怒大伙。这话也很快传到了元文都的耳朵里了,他十分恐慌,害怕王世充报复,就和卢楚、段达等人谋划,准备先发制人,除掉王世充以绝后患。他们想了一个计策:趁王世充入朝时,埋伏士兵行刺。但段达胆小怕事,害怕事情不成会牵累自己。他权衡之后,认为王世充的实力大些,最后把宝押到王世充身上,于是派女婿张志将卢楚等人的计划告诉了王世充。
王世充得信后立即采取行动,于十五日半夜三更时分,率兵袭击含嘉门。元文都听说发生变故,赶紧进入内宫把皇泰主安排到乾阳殿,然后集合军队自卫,同时命令诸将关闭城门以防不测。但他的命令并不灵验,将军跋野纲领兵出战,遇到王世充,就下马投降了。将军费曜倒是听话,但根本不是王世充的对手,部众死伤累累。为扭转战局,元文都准备自己率领卫兵出玄武门,从背后袭击王世充。但守门的段瑜不愿意配合,声称找不到宫门的钥匙,拖延了很长时间。元文都的计划被彻底打乱。天快亮了,元文都变得更加被动,无奈之下,他又转身回到乾阳殿。这时,王世充已经攻破太阳门,打进宫中。皇甫无逸抛下母亲和妻子儿女,砍开右掖门,向西逃往长安。卢楚就没那么幸运了,他藏在太官署内,被王世充的部下抓获,乱兵把他带到兴教门见王世充。王世充也不客气,当即下令乱刀砍死,随后又率部进攻紫微宫门。
皇泰主派人登上紫微观,问王世充:“你举兵想做什么?”
王世充下马谢罪说:“元文都、卢楚等对臣横加陷害,请杀了元文都,我甘愿受刑罚。”
于是段达命将军黄桃树绑了元文都送给王世充。
元文都冲着皇泰主说:“臣今天早上死,晚上就轮到陛下了!”
皇泰主根本无法掌控局面,只好哭着为他送行。元文都走出兴教门,象卢楚一样被乱刀砍死。王世充还不解恨,又下令杀了卢楚、元文都所有的儿子。段达假传圣旨,命令开门迎接王世充入宫。王世充带兵入宫,用自己的人把宿卫禁兵全部换下,这才进入乾阳殿见皇泰主。
皇泰主对王世充说:“擅自举兵杀人,不曾闻奏,难道是作臣子的作法吗?阁下想逞武力,胆敢杀我吗?”
王世充伏身下拜流泪谢罪道:“臣蒙受先皇的提拔,粉身碎骨也难报答。文都等人包藏祸心,想召李密危及社稷,又怕臣不同意,怀疑猜忌臣;臣被迫求生,来不及闻奏。如果怀有什么恶意,违背陛下,天地日月在上明鉴,让臣满门灭绝一个不留。”
王世充说得声泪俱下。皇泰主毕竟年幼,一看王世充流眼泪就以为他说的是真心话。于是让他上殿,和他谈了很久,又与他一同入后宫见皇太后。王世充披散头发发誓,声言不敢有二心。这家伙一到表忠心的时候,就故意弄得披头散发,上回雁门之围是就是这样表演的,效果不错。于是皇泰主就以王世充为左仆射,总督内外诸军事,接管了朝廷的军政大权。
到了中午,又捉住赵长文、郭文懿,也都斩首示众。然后巡视全城,公布诛杀元、卢的原因。王世充从含嘉城搬到尚书省,逐渐联结同党,恣意横行作威作福。用哥哥王世恽为内史令,住在宫内,子弟们都掌握兵权,而朝中的政事则全部交给同党主持。一时声震内外,人人争相趋附。而身为最高领导人皇泰主反倒无人搭理,以至于“门前冷落车马稀”了。
李密原计划入朝晋见,行到温县,得知东都发生政变,元文都等人已死。他自知情况不妙,又赶紧退回金墉城。
再说东都的内乱平息了,但日子并不好过,因为那里正闹粮荒。城里极度缺粮,由此引发通货膨胀,一斛米价值就达八九万钱。
我们再来说说李密。早年时候,李密曾经跟随儒生徐文远学习。徐文远后来当了皇泰主的国子祭酒,用我们现在话说就是大学校长。一次,他自己出城打柴,被李密的部下捉住。李密对他还算客气,让徐文远朝南坐下,自己尽弟子的礼节,朝北跪拜徐文远。徐文远很受感动,他说:“老夫我既然受了厚礼,不敢不畅所欲言了!不知道将军的志向是不是打算象伊尹、霍光那样扶助朝廷于危难之中?那老夫虽然年迈,仍愿意尽力相助;假如是象王莽、董卓,乘国家危难谋利,那老夫是没什么用的!”
李密叩头说道:“不久前奉了朝廷命令,位列上公,希望竭尽有限的能力,挽救国难,这才是密本来的愿望。”
徐文远说:“将军您是名臣之子,迷途才落到今天的局面,如果能趁走得不太远及早回头,仍然不失为忠义之臣!”
等到王世充杀了元文都等人,李密又向徐文远请教对策。
徐文远说:“王世充也是我的弟子,为人残忍狭隘,既造成这种形势,必然有别的企图。将军您原来的计划不合适了。不打败王世充,不能入朝。”
李密说:“原来以为先生是儒生,不通时势,想不到如此心清目明,足不出户就定下大计,真乃贤人也!”
这个徐老师还挺有意思,李密和王世充都是他的学生,现在他拉一个打一个。他支持和反对的标准也很简单,就是看他们是否合乎儒家的“忠义”观念。合则支持,违则反对。只可惜徐老师太迂腐,李密和王世充都是造反作乱的专家,没有一个是伊尹、霍光那样的忠臣。眼下,有了老师的支持,李密对于打败王世充可谓信心十足。于是他开始积极谋划,准备择机进攻。李密兵强马壮,志在必得,在他看来,打败王世充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但人算不如天算,战争的结果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想:声势浩大的李密战败,并从此退出了历史的大舞台。
————————历史原来可以这样读♂丝♂路♂文♂学♂网*♂.su♂ns♂il♂u.c♂om
小说推荐:《港岛风云再起》《港娱天后1988》《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回到过去做财阀》【笔趣阁】《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技术流小说】《神话:灵性支配者》《人渣反派自救系统》《攻略男配的正确方法》
安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