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悦小说网

十四、这个李德林(1)

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第一时间更新《灯下隋朝》最新章节。

十四、这个李德林(1)

上回书中,我们提到这个李德林,有人把他称为大谋略家。√从他策划杨坚辅政、受禅,到后来为平陈出谋划策,可以看出,此人果然不凡。但从劝文帝不要滥杀无辜可以看出,他和文帝还不是一个层次的人。文帝说他是一介书生,不值得和他讨论此事,也是事出有因。

文帝说得不错。书生一般读书太多,中毒太深,做起事来往往瞻前顾后,有时沉溺幻想,比较天真和单纯,不敢放手一搏,认死理,脸皮薄。所以古语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又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所以书生是玩不转政治的,除非书生先变成流氓。

书生李德林不懂得流氓杨坚,就象白天不懂夜的黑。

我翻一下资料,发现这个李德林也确实是个人物,在《隋书》中占有很多的篇幅,这说明他在隋朝历史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历史这么关照他,我也不能视而不见,所以要在这里把他的事情也说说,既是对李先生的肯定,也算是对历史的尊重。

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祖父李寿,曾任湖州的户曹从事。父亲李敬族,历任太学博士、镇远将军。所以李德林也算是个官三代。

李德林年幼时,天资聪慧。聪颖到什么地步?有个例子,说他读左思的《蜀都赋》,十多天就烂熟于心了,而他当时只有几岁。想想我们现在的大学生,跟着老师学了几年的文言文,最后连个《赤壁赋》都翻译不了,惭愧啊!

那时候还是比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此事一传开,许多有名望的人士,都来到他家探视。接连一个多月的时间,来访的车马络绎不绝。

李德林十五岁时,就开始阅读五经及古今的文集,包括天文地理、阴阳之学,并且一直保持着每天几千字的阅读量。他还擅长写作,所写的文章大都思路通畅文辞恳切。

十六岁那年,发生了一个重大变故——他的父亲去世了。当时正是严冬季节,天寒地冻,朔风凛冽。李德林亲自驾着灵车,回故乡安葬。他只穿着单薄的孝服,赤着脚,一路上跌跌撞撞,吃了无数的苦头。但一片孝心,天地可鉴。李德林此举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

天保八年(五五八年),李德林被举荐为秀才,送入邺京。

任城王给尚书令杨遵彦写了一封推荐信,信中说道:“燕赵本来多奇才,这话确实不错。今年所选拔的秀才李德林,文章学识,自不必多说,只看他的风度神采,就知他终究会成为栋梁之材。至于说到他治理国家的本领,可与贾谊、晁错同列;作文赋诗的能力,可与相如、子云相比。即使尧舜临世,贤才豪杰满朝,然而建造大厦的人,怎么会嫌栋梁太多呢?我曾见孔文举的《荐祢衡表》中说道:‘洪水泛滥,帝思贤佐。’拿正平来比大禹,常觉得有点夸大。现在拿李德林来说,便会觉得这句话并不过分。”

杨遵彦看到推荐信把李德林说得神乎其神,有点怀疑,就当场测试,让李德林起草《让尚书令表》。只见他拿起笔来,唰唰唰,一挥而就,并且不需要做丝毫的修改。

什么叫“下笔如有神”?看看人家李德林就明白了。

杨遵彦看在眼里,叹在心里,认为李德林确实是个旷世奇才。乾明元年(五六〇年),杨遵彦奏请皇上,让李德林入朝商议国事。

天统初年,李德林被授为给事中,在中书省值班,掌管诏诰文书,不久任中书舍人。武平初年,升为通直散骑侍郎,又奉命与中书侍郎宋士素、侍中赵彦深一起掌管军国机密。

不久这个孝子又遇到了让他悲痛欲绝的事情——他的母亲去世了。

为此他离职奔丧,五天颗米不进,滴水不沾。因此引发了热病,浑身生疮,还是哀哭不绝。许多为官的好友,像陆骞、宋士素等都亲自探望,而名医张子彦等人,则亲自替他调制汤药。但李德林不愿服用,眼看着浑身红肿,不成人形。有人甚至推测李德林这回完了,没想到几天过后,他的病竟然出人意料的痊愈了,身体机能也很快恢复了。

这个从医学的角度似乎不好解释,于是大家都说是因他的一片孝心,感动天地所致。

封建社会提倡“忠孝节义”的道德观念,而“孝”更是封建社会道德体系的核心。许多朝代的君主都奉行“以孝治天下”的理念,所以“行孝”“尽孝”历来被视为道德高尚的表现,而违逆双亲,则被视为“大逆不道”之举。正因为如此,“孝”有时候也能演变成一种工具,比如人们可以通过“行孝”来树立美名,从而获得推荐提拔的机会;另一方面,如果有谁不想出仕,或者在职的大臣不想跟皇帝干了,那么回家“尽孝”也是一个最恰当不过的辞职理由。我们大家都读过李密(此李密为晋初的李密,非隋末的李密)的《陈情表》,他写《陈情表》就是为了达到“不出仕”的目的。当时天下初定,局势不稳,李密对与后主刘禅还心存幻想,所以他不想这么快就出来替新政府打工。于是就以要赡养祖母为借口,谢绝了晋武帝对他的工作安排。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封建社会提倡的孝道有时候又太荒诞太迂腐了,像“二十四孝”宣传的那些,什么“哭竹生笋”“卧冰求鲤”等等,让人感觉到行孝的巨大困难,而像汉代郭巨那样“埋儿奉母”的事例,甚至还会让人对“尽孝”产生一种巨大的怀疑和恐惧。为了解决奶奶的吃饭问题把孙子埋了,这实在是有悖天道人伦了。鲁迅先生就曾经一针见血地批判过这种愚孝,认为它是束缚中国人思想的桎梏。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化,这种美德都不应该丢弃。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提倡尊老敬老,在家庭建设中,“孝”也是一个家庭稳定和谐的基石。

我们不怀疑李德林对父母的孝心,也不怀疑因为亲人离去他内心产生的巨大悲痛。但如果是因为这种悲痛而把自己折磨到了不能生存的地步,这一定也有背于孝义的初衷了。

所以说,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得太过了,过犹不及。

李德林的名气很大,甚至已经超越了国界。

周武帝攻克北齐进入邺下的那天,就诏令小司马唐道和来到李德林家,对他进行百般抚慰。武帝说道:“攻打北齐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你。朕本来害怕你跟随齐主往东退却,现听说你尚在,朕非常高兴,请您立即入朝相见。”

这让我想到战国时期,秦王读了韩非子的文章,拍案叫绝,于是就发兵攻打韩国,目的也是要见见韩非子这个人才。

当然,我们都明白,周武帝伐齐是为了一统山河,并不是为了得到一个书生。他之所以如此看重李德林,还是希望这个人能帮助他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唐道和引他进入朝廷,派内史宇文昂向他查问齐朝的风俗教化、人物品性。这个类似我们现在的干部考察。考察的结果出来后,领导都比较满意,于是当即留他在内省工作,三天后才让他回家。

不久,武帝又让他随驾回到长安,封他为内史上士。从此以后,诏诰文书,以及选用山东的官吏,都一律委托给他。这表现了武帝对他的极大信任。

武帝曾经在云阳宫用鲜卑话对群臣说:“我常常只听说李德林的名字,等看到他给齐朝写的诏书檄文,我还说他是天上仙人。哪知今天得到他为我效力,又为我做了文书,非同一般。”

神武公纥豆陈颜逢迎道:“臣听说贤明的君主,得到麒麟凤凰是吉祥的征兆,是圣德所致,不是一般人力所能做到的。瑞物即使得到,也不堪使用,如果李德林来为您效劳,也是陛下您的圣德所致,有大才可用,无所不能,远远地胜过得到麒麟凤凰。”

这话听着就像是掏耳朵,又像是挠痒痒,让武帝顿时心花怒放,他大笑着说:“确实如您所言。”

宣政末年(五七八年),李德林又被授为御正下大夫。

大象初年,赐成安县男爵。

周宣帝病重期间,嘱托杨坚受顾命辅佐少主。杨坚素有野心,他很想把李德林这样的重臣拉到自己身边,于是就委托邗国公杨惠去拉拢李德林,对他说:“朝廷赐令我总管文武方面的大事,治理国家任务重大,如无群才辅佐,难以完成大业。现在我想与您共同管理国家大事,请你一定不要推辞啊!”

李德林是一个精明人,他看到宣帝时日不多了,太子年幼,他需要一座新的靠山。而此时的杨坚,无论是地位,还是权势,无疑就是他要寻找的靠山。所以他听了杨惠的话后,非常高兴,当即表态:“德林虽平庸怯懦,但也还有一片赤诚。如果您看得起我,那我一定愿以死来报答。”

后来刘昉、郑译伪造诏书,召高祖为顾命大臣,以辅佐少主。他们二位密谋,让郑译做大司马,刘昉做小冢宰。

杨坚一看,怎么着?你们把位子都抢了啊!于是他就问李德林:“我该怎么处理这事呢?”

言下之意,他们都安排好了,把我往哪里摆啊?

李德林就回答说:“您最好做大丞相,假黄钺,统辖内外各种军务。不这样,无以制服众人之心。”

杨坚一听,心想:这还差不多。

等到给周宣帝发丧之时,杨坚就不客气地按李德林所说的办了。

到后来,郑译的大司马没当上,只当了相府长史,加上内史上大夫;而刘昉的小冢宰也没做成,只当了丞相府司马。于是二人心中都郁郁不平。

因为辅佐有功,杨坚就任命李德林为丞相府属,兼仪同大将军。李德林不仅是个儒士,也是个运筹帷幄的谋略家。他后来和高祖一起研究战术,起草各种军事文书。有时军务紧急,几件事要同时处理,李德林就口授给几个人,意思各自不同,但都是准确无误,从不加以修改。

一心多用,这就是能耐,不服不行。

尉迟迥叛乱的时候,长史李询写来密信说:“大将梁士彦、宇文忻、崔弘度都接收了尉迟迥的饷金,军中议论纷纷,人心骚动不安。”

杨坚看到李询的密信后,十分忧虑,与郑译商量,想派人去取代三位将领。

李德林却献计道:“您与各位将领,都是国家的贵臣,现在还不能使他们俯首受制,你只是假借皇帝的威信,得到统帅各位将领的权力。怎么知道后来派遣的将领,一定能尽忠,而以前所派遣的将领,却有违背之意呢?加上受金之事,虚实不明,即令更换,他们三人因为惧罪,恐怕也会逃去。如果把他们禁闭起来,那么郧公以下的将士,一定有惊疑之心。况且大敌当前更换将领,自古以来就是大忌,也是乐毅辞燕的原因,赵括也因这样使赵国招致失败。依我的拙见,只须派您的一个心腹,机智而有韬略,为各位将领原先所信服的人,立即到军队驻扎地,让他暗查此事的真假。纵令他们三人真有异志,也一定不敢轻举妄动。”

杨坚顿时大悟,,说道:“你说得太对了,刚才我险些坏了大事。”

于是当即派高颎骑马飞奔,前往军队营地,辖制各部,一场危机被轻松化解。

高祖继位之际,相国总统百揆、九锡大礼及诏策笺表各种表章诏书,都是李德林起草的。

高祖登基那天,授李德林为内史令。

开皇五年(五八五年),皇上诏令李德林写篇文章,记述他做宰相时的国家大事,完成后,编为五卷,命名为《霸朝杂集》。高祖爱之若渴,连夜把它读完,第二天早晨对李德林说:“自古以来,无论哪个帝王的兴盛,一定都有奇才贤士辅佐。我昨天读了您的《霸朝杂集》,才知道因皇上盛德而感动天地降贤人于世的道理。昨晚嫌夜太长,使我不能早早地见到您的面。我一定要让您处于尊贵的地位,与国家相始终。”

——————历史原来可以这样读♂丝♂路♂文♂学♂网*♂.su♂ns♂il♂u.c♂om

天才一秒记住【天悦小说网】地址:tianyuexs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继兄不善谍海无名我在水浒做奸商谍战风云录:大宋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朕,剩者为王大唐小说家我家娘子太体贴朕,乃万岁!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玄天宗修行记事(HP)Forgive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明末:边军不退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乱世种田日常倒拔三国金玉满唐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我在异世界召唤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春枝缠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带着美女闯三国大宋小农民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臭县令朕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