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悦小说网

六、宣帝的酒色财气(1)

安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六、宣帝的酒色财气(1)

根据遗诏,太子宇文赟承袭大统,但这个儿子却不那么争气。我们说他不争气,是因为他有着许多的不良嗜好。比如说酗酒,好色,贪财,负气。俗谚曰:

酒是穿肠的毒药,色是刮骨的钢刀,财是催命的小鬼,气是惹祸的根苗。

还有一首元曲叫《黄钟山队子》,也是表现了酒色财气对人生的腐蚀和伤害,现录于此:

酒色财气四首曲生堪爱,晕桃花上脸腮。

百篇一斗恣开怀,谁承望捉月骑鲸再不来。

酒,则被你断送了文章李太白。

怜香惜玉,醉临春欢未足。

开皇戈甲出江都,惊散金钗玉树曲。

色,则被你断送了聪明陈后主。

钱神涌论,攒家私多误身。

东风吹堕画楼人,一夜香消金谷春。

财,则被你断送了奢华石季伦。

图王争帝,半乾坤心未已。

鸿门会上失兵机,直杀得血溅阴陵后悔迟。

气,则为你断送了英雄楚项籍。

李白“斗酒诗百篇”,才情横溢,终于因酒丧命;陈叔宝聪明一世,却为色所迷,丧国亡身;石季伦家财万贯,富可敌国,却终于身首异处;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却因气得祸,到头来落得个四面楚歌、乌江自刎。

酒色财气,这些东西,对于人来说可以说是贻害无穷,沾了哪一样都会让人堕落,以至于走上不归之路。宇文赟条件好啊,太子之身,龙子龙种,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于是这四样都让他占全了。所以说这位堕落得也比一般人彻底,死得也快。到底怎么回事?您先别着急,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宇文赟,字乾伯,是武帝宇文邕的长子,母亲是李太后。

宇文赟五五九年生于同州,保定元年(五六一年)五月初一,封鲁国公。别看什么一国之公,其实也就两岁的娃娃,正是尿床的主儿。但是人家出身好啊!老爸是一国之君,这个谁能比得上?所以人家小小的年纪,就能封公进爵。说得通俗点,不是他能,而是日他妈的人能。

有人说起我们的那个唇齿相依的好邻邦,二十来岁的金某某就能成为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真是一代英杰、人才了得啊!其实我认为比他本事大的人多了去了,但你肯定没人家出身好:人家爷爷是国父,爹是国主,标准的帝三代,请问这样的人物,全国有几个?

建德元年(五七二年)四月二十一日,武帝亲自在太庙祭告祖先,在东边台阶为他戴冠,册立为皇太子。

其实武帝对他这个儿子也不太放心。有一回,他曾经问万*年*县丞乐运说:“你说皇太子是怎样一种人?”

乐运是个实在人,他答道:“是中等人。”

武帝回头对齐公宇文宪说:“百官花言巧语谄媚我,都说皇太子聪明灵秀,有特殊的才智。只有乐运是老实人,说老实话。”

但乐运这句老实话后来也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他又问乐运:“中等人是什么样子的?”

乐运答道:“像齐桓公那样的就是中等人;管仲为相就可以使他成就霸业,竖貂辅政就会使国家混乱;可以使他为善,也可以使他为恶。”

乐运的意思是说,中等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关键你要看他跟什么人在一起。对于国君而言,具有中等才能也就足够了,也可以像齐桓公那样成就大业,关键是要有贤能的大臣的辅佐。

武帝当然明白,于是精选宫官辅助皇太子,并提拔乐运当京兆丞。

皇太子听说乐运没夸赞他“聪明灵秀天赋超人”,而是给他贴上了“中等才能”的标签,心里很不高兴。

太子喜欢和小人亲昵,其实这也很正常。大家想想,谁不喜欢小人呢?小人喜欢讨好你,喜欢巴结你,喜欢甜言蜜语,喜欢投你所好……所以领导大都喜欢小人。我们都知道和珅是清朝的奸臣,是十足的小人,但乾隆时刻离不开他;刘罗锅是清正的大臣,皇帝却不怎么亲近他。不是皇帝昏,而是因为刘罗锅太可恶了:他老是奏本,老是提意见,老是跟领导过不去。而那个何大人呢,却总是逗领导开心,给领导送鲜花送金条送美女。两相比较,你说领导喜欢谁?

当然,太子喜欢跟这些小人搅和在一起,也让一些正直的大臣忧虑,左宫正宇文孝伯就是一个。

一天,他瞅个机会对武帝说:“皇太子的地位显赫,天下瞩目,但无论朝中还是坊间,都没有听到他的好名声,说明我这个宫官做得不称职啊。现在皇太子年纪还小,志向和学业还不成熟,请陛下另选高明之士,作为他的良师益友,调理培养皇太子的素质,希望他每天每月有所进步。如果不这样,恐怕将来难负大任,到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宇文孝伯没直接说太子如何吃喝玩乐,不务正业,而是极力说自己工作失职,教导无方。言在此而意在彼,属于表达上的曲径通幽之术。

武帝看到宇文孝伯如此谦恭,又如此自责,对他更加信任。他肃然起敬地对这个部下说:“你不要自责了,我还能不了解你吗?你世代为人鲠直,忠于职守。听到你这番话,可见你的家风。你不要推辞了,这左宫正一职还是非你莫属。”

当然,为了加强对太子的教导,武帝还是部分接受了宇文孝伯的建议,任命尉迟迥的侄子尉迟运为右宫正,从而加强对太子的教育和辅导。

武帝对太子很严格。太子每次朝见,行动进退和群臣一样,不管严冬盛夏,都和大家一样的奔忙,行动不得自由。

宇文赟喜欢喝酒。年轻人嘛,偶尔喝点酒,壮壮胆,提提神,本来是件很稀松平常的事。但这家伙饮酒没有节制。可能宫中都是人家进贡的好酒,不喝白不喝,喝多了就上瘾了。武帝知道后,就把太子狠狠教训了一顿,然后又颁布禁酒令,严禁把各类白酒送入东宫。

用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武帝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对于未成年人,喝酒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武帝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孩子的教育有点简单粗暴。太子有过错,不是拳打脚踢,就是棍棒相加。他曾经对太子说:“自古以来太子被废掉的有多少人?除了你以外,我其他的儿子难道不能立为太子吗!”

为了随时了解太子的动向,他还加强了对太子行为的监督检查。命令东宫的官员记录太子的言谈举止,每月定期向武帝报告。而武帝则根据汇报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期望太子能不断地接近他心中的培养目标。为了把这个儿子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武帝可谓是费尽心血不遗余力。

实际上不单是周武帝,历史上的几乎所有的帝王在培养太子方面都是挖空心思:挑最好的老师,找最优秀的伴读,提供最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等等。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太子的身上维系着国家的安危,寄托着先帝的希望。他肩上挑着的是整个江山社稷的生死存亡,是整个皇家亲族的兴衰荣辱。而对于那些有远大志向的的君主来说,还有另一层意义:太子这个未来的国家元首,将会继承和弘扬前辈的事业,从而实现前代帝王所未能完成的伟大志愿。

我们都记得秦始皇嬴政,这个扫灭六合、一统天下的千古一帝,其实他的伟大功业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是浸透了历代嬴氏国君的心血。西汉的政治家贾谊在《过秦论》一文中写道:“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至少从秦孝公的时候就确立了,经过几代君主的共同努力,最后才在嬴政手里变成现实。我们换个形象的说法,秦嬴政是站在他爹、他爹的爹、他爹的爹的爹、他爹的爹的爹的爹肩上才实现了摸天的愿望。这里面,如果在他之前的任何一位国君出了问题,嬴政都不可能建立那样的盖世功勋。

反面的例子也有。比如西蜀的刘备。刘备一代枭雄,一生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他的伟大志向就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实现大汉王朝的伟大复兴。但他没能完成自己的志向就驾崩了,而作为他的事业的继承者刘禅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诸葛亮辅佐他时候,他还能做点什么。等到诸葛亮一死,他的志向也随之烟消云散了,渐渐地沦为“垮掉的一代了”。

所以接班人的问题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也是一个不能不高度重视的原则问题。一个家族如此,一个单位如此,一个国家更是如此。

周武帝也有席卷天下、囊括四海之志,但他也知道完成这个伟大的志向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甚至于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基于此,他不能不关心太子,因为这个太子就是这个国家未来的领导者,是自己事业的唯一的继承人。所以他才在儿子身上花了这么多的心血。但是意愿是一回事,手段是一回事,而客观效果则是另一回事。周武帝的的教育管理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了呢?

书中记载,在武帝的如此威压之下,太子诚惶诚恐,压抑欲望,掩饰真情。尽管宇文孝伯没少给他正面的影响和教育,但作用不大,他还是喜欢天天跟几个小人黏糊在一起。喝个酒,赌个钱,玩个女人之类,只是他做这些违规越礼之举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偷偷摸摸,极力地掩盖和隐藏,不让武帝知道。也就是说武帝的严管没有预期的效果,相反,他还有负面的作用:那就是培养了太子的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的不良品行。

太子偷鸡摸狗吃喝嫖赌,瞒得了武帝,却瞒不过朝中的大臣们。

王轨知道后,就忍不住对小内史贺若弼说:“你看看眼下太子这个样子,将来一定不能担当大任。”

贺若弼很以为然,劝王轨在适当的时候向周武帝奏明这一情况。这个王轨,也真够实在的,后来他就真的在朝堂说了:“皇上啊,人们并没有听说皇太子仁孝,恐怕他难负大任。愚臣我见识短浅不明,说的话不足为信。陛下一向认为贺若弼有文武奇才,他也常常因这件事而担忧。”

王轨的意思是说,太子品行不怎么样,不单是我持这种看法,贺若弼将军也这么看。

王轨这话贬了太子,同时又把皮球踢向了贺若弼。

武帝便问贺若弼。

贺若弼口风很严,因为他爹曾经给他的舌头扎过针。他回答道:“皇太子在东宫修身养性,做得还不错啊,没听说他有什么过失啊?”

他退出以后,王轨就责备贺若弼说:“你平生都是无话不说的,今天在皇上面前,怎么又不说真话了呢?”

贺若弼说:“这就是您的不对了。太子,是国家未来的君主,怎么能随便发评论呢?如果事情有差错,便会遭到灭族的下场。本以为您只是向皇上密陈对太子的意见,怎能公开明说啊?”

看来老贺临死前给他舌头上扎的那一针还有点效果。关于这一针,我们后面还要叙述。

王轨沉默了很久,便说:“我一心为了国家,所以没有考虑自己个人的利害得失。以前当着大家说这件事,确实不妥当。”

后来,王轨参加宫中的饮宴,给武帝祝寿。王轨高兴之余,估计又多喝了两杯,有点忘乎所以了。他用手捋着武帝的胡须说:“可爱的老爷子,您英雄一世,只可惜您的继承人太弱了。”

在这之前,武帝曾经向右宫伯宇文孝伯询问太子的情况。宇文孝伯答道:“太子近来害怕陛下的天威,一直小心翼翼,没有犯什么过失。”

现在听到王轨如此评价太子,武帝停止饮酒,回头责备宇文孝伯说:“您常常对我说‘太子没有过失’,现在王轨又对我这样说,可见您是在说谎话。”

宇文孝伯见武帝责备自己,知道瞒是瞒不住了。他向武帝拜了两次说:“父子之间,别人很难说什么。臣知道陛下不能割慈忍爱,所以就不敢说话了。”

宇文孝伯这话说得就是有水平,既搪塞了责任,又把皮球踢给了周武帝。

武帝知道了他的意思,沉默了很久,便说:“朕已经委托给您了,希望您能尽力而为!”

武帝也不是没考虑过更换太子,但他的二儿子汉王宇文赞同样不成器,而其他儿子年纪又小。他能找到废掉皇太子的理由,但是却找不到可以接替的人选。所以他只能仰天长叹,只能让这个不争气的儿子继续呆在太子的宝座上。

————————历史原来可以这样读♂丝♂路♂文♂学♂网*♂.su♂ns♂il♂u.c♂om

小说推荐:《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官人官色》【段子园】《重生1960:从深山打猎开始逆袭!》【读趣阁】《怪谈游戏设计师》《捻转步舞曲[花滑]》《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穿到古埃及饲养法老》《诡秘之主

新书推荐

谍战风云录:大宋我在异世界召唤朕,剩者为王春枝缠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带着美女闯三国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HP)Forgive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谍海无名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臭县令朕怀孕了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玄天宗修行记事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大明风流大宋小农民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清末土司王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金玉满唐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大唐小说家我家娘子太体贴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我在水浒做奸商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明末:边军不退继兄不善最狂上门女婿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