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天悦小说网】地址:tianyuexsw.com
四、武帝灭齐之二伐齐国(1)
上面我们说了,武帝一伐齐国,因为突发重病,结果是抱憾而归。但武帝是个执着的人,既然认定了目标,他就会全力以赴,并且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五七六年九月初一,武帝在正武殿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为东征祈祷。二伐齐国自此拉开了序幕。
我们先聆听一下他的动员报告:
“我以前多次深入齐国的境内,对那里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他们的朝廷昏暗,奸佞当道,忠臣义士蒙冤受屈,平民百姓叫苦连天。他们的军纪涣散,将领无能,指挥打仗如同小孩子玩游戏那样,随心所欲,毫无章法。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大好机会,如果我们现在不去谋取,将来就会留下悔恨。去年进军河阴,就如同用手拍打对方的后背,但没有扼住他们的咽喉。这一次我打算调整战略,首先攻击晋州。为什么呢?因为晋州原先是高欢起兵发迹的地方,是龙脉所在;另一方面,这里也是镇守统辖的要害重地。所以对方一定会拼了命地前来救援,那时候我们的军队严阵以待,寻找恰当的时间发起攻击,一定可以大获全胜。然后借着破竹之势,大张旗鼓地向东进攻,足以捣平他们的巢穴,统一天下。”
武帝的报告应该很长,但我们只能看到历史上记录的这一小部分。从这段文字来看,这个报告分析入理,见解独到,也很有感召力。但书中记载,将军们的反应平平。当然,这也很好理解,你想想,谁愿意放着好日子不过,去战场上拼命啊?当然,我以为将军们对伐齐的冷淡可能还有另外两个原因:一是齐国并非软柿子,未必一下子就能捏扁;二是上次出征无功而返,多少也让大家心里有点忐忑。
但武帝不会因为大家的的反对就放弃自己的主张。一般而言,有魄力的领导都是如此,否则就失去了应有的权威。伐齐是必须执行的命令,谁也改变不了。理解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有意见你可以保留,但仅仅限于保留。
为此,他又下了一道十分严厉的命令:“机不可失。凡阻滞我军事行动的人,一定按军法制裁!”
军令如山。此令一下,就等于完全断了反对派和骑墙派的后路。
说干就干。
五七六年十月初四,武帝亲点大军,任命越王宇文盛、杞公宇文亮、随公杨坚为右三军,谯王宇文俭、大将军窦泰、广化公丘崇为左三军,齐王宇文宪、陈王宇文纯为前军。一声号令,大军浩浩荡荡,越过边境,向齐国的腹地挺进。
十八日,武帝抵达晋州,陈兵汾曲。派齐王宇文宪领兵二万在雀鼠谷驻守,陈王宇文纯率步骑兵二万在千里径驻守,郑公达奚震率步骑兵一万在统军川驻守,大将军韩明率步骑兵五千人在齐子岭驻守,焉氏公尹升率步骑兵五千人在鼓钟镇驻守,凉城公辛韶率步骑兵五千人在蒲津关驻守,赵王宇文招率步骑兵一万从华谷攻打北齐汾州的一些城池,柱国宇文盛率步骑兵一万在汾水关驻守。
武帝当天从汾曲亲临晋州城下督战。最高领导人的到来,无异于给大伙打了一针兴奋剂。北周军队士气大振,他们猛冲猛打,连战连胜。尽管眼下晋州还在齐人手里,但武帝相信他们不会坚持太久,北周的攻城部队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了。
二十五日,北齐的行台左丞侯子钦出城向北周投降。二十七日,防守北城的晋州刺史崔景嵩招架不住了,晚上也派使者出城请降。
当然,投降不能两手一举就算了事,总得向人家表示表示,比如提供个军事地图、打个前锋什么的。有了这些降将帮忙,战事急转直下,晋州很快被攻克,八千人多齐国甲士成为俘虏。
再说北齐这边。
在过去,由于国家的专制性质,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往往就是两个国君之间的博弈。他们的治国才能、人格品质和领导能力等,往往对战争的走向和最终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面我介绍了北周武帝,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他的对手北齐后主高纬。
公元五六五年,北齐建国十七年后,高纬即位,史称北齐后主。高纬继位的时候年仅十岁,其实他的老爹,也就是齐武成帝高湛还没死。据说有一天高湛看到了彗星,星象家说这是除旧布新之象,得换个皇帝才行。于是他便把皇位传给了儿子,自己做上了太上皇,也就算是上应天象吧。当然这样做实在是有点自欺欺人,不,应该说是自欺欺“神”:如果江山不变,领导人的权力在一个家庭成员内部完成交接,就算是应了除旧布新的天象,那么老天爷也太容易糊弄了吧。
高湛这样做本来是为了保住江山,但最终还是没有保住,因为他儿子高纬还是把江山弄丢了,要不怎么把高纬称作“北齐后主”呢。
北齐的灭亡也证明了,老天爷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天不容欺,天不可欺。
后主嘛,都是要倒大霉的,但倒霉之前,一般还是很快乐的,很幸福的,比如刘禅,比如李煜。高纬也不例外。
高纬昏庸无度,荒淫无度,还得加一条:荒唐无度。
如果要给中国历史上的荒唐皇帝作一个排名,高纬绝对是不能漏过去的一个。
我们先列举几个历史上比较荒唐的帝王:
1、一心向佛的南梁武帝萧衍萧衍是南梁的开国之君,在位48年,但此公后来却不想当皇帝,只想做和尚,信奉佛教达到痴迷的程度。一次去寺庙拜佛,说什么也不愿意回去了,强烈要求就地出家。后来在大臣们苦苦哀求下,当了四天和尚的萧衍才勉强同意回宫。为了和尚还俗向寺院赎身,他又向寺庙捐献了一亿钱的善财。后来他又数次舍身入佛寺,不理朝政,却写了大量的佛教著作。人家不单研究佛经,还身体力行,吃斋念佛,不沾酒肉。看这皇帝当的,怎么看怎么象方丈。
2、想当土匪的皇帝高从海高从海是五代时期南平第二任君主,不喜朝政。可能他认为当皇帝大权在握,说什么是什么,不够刺激。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特别冒险特别刺激的节目:当拦路抢劫的“响马”。他化装埋伏,经常抢劫路过自己辖地的使节,并且乐此不疲。不过如果被人检举揭发,他也敢作敢当,并不否认自己的犯罪行为。当然,谁都拿他没办法,人家毕竟是这个国家的大爷啊!只是遇到外国的交涉就麻烦点,好在高从海能够把原物奉还。此公抢劫不为谋财,就图个新鲜刺激。
3、醉心木匠活的明熹宗朱由校朱由校自幼就十分喜欢干木工活,估计是鲁班转世。后来做了皇帝也是不理朝政,整天沉迷于刀锯斧凿之中。什么桌子板凳,衣柜妆台,亭台楼榭,他什么都能够做出来。但不能跟他讲治国,讲朝政,一提就头疼,一说就咬牙。如果你能跟他谈谈器具的加工制作之术,那可就算找准了话题,人家能三天三夜说个没完。只是放眼满朝文武,喜欢木工活的人太少了!还是那句话:人海茫茫,知音有几?
4、“六不做”皇帝朱翊钧明朝还有一个皇帝也够荒唐的,那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此公的最大特点就是“怠政”:书上记载,这个皇帝身居后*宫,除了吃喝玩乐,就是睡大觉。等到睡足了,睡醒了,起来之后,继续吃喝玩乐。而他“怠政”的突出表现就是大臣给他总结出的“六不做”,即“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他还创造了一项在位期间长达二十八年不上朝的世界纪录。
当然,历史上荒唐的帝王还有很多,我们仅仅列举上面几个例子,来说明荒唐的帝王不只高纬一个。但论起荒唐的程度,高纬绝对不输给他的那些帝王同行。
高纬小时候有个奶妈,叫陆令萱。此人不仅会给小孩喂奶,还会给大人喂迷魂汤。她运用自己的特殊身份,讨好胡太后,结党营私。高纬上台后,就越级提拔了这个奶妈当了侍中。陆令萱很快就和高阿那肱、穆提婆、韩长鸾等奸佞小人结成利益集团,把持了朝政。他们贪污受贿,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滥封官爵。一时之间,奴婢、太监、倡优等人都被加官晋爵。仅领军将军就增加到二十人,开府一职的官员达到一千多人,仪同官职更是难以计数。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开府”这个名词。
“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如三公、大将军、将军等)建立府署并自行选拔配备僚属。本系三公(也就是三司,即司马(在汉代是太尉)、司徒、司空)所享的特殊殊遇,非三公而仪制同于三公,也就是说不是三公之一却享受三公待遇者,叫“仪同三司”,因而有“开府仪同三司”的名号。
由于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职权不明,结果朝廷下达的诏令、文书,几十个官员都是在上面写个“依”字便扔到一边,类似我们现在领导看完文件后就一律批上“照办”两个字。但“照办”却并没人“去办”,国家的行政效率可想而知。
高纬还喜欢大兴土木。领导喜欢搞基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比如商纣王、秦始皇、汉武帝等等,他们都曾经搞过规模浩大的建设工程。这种优良的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并且还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得到了很大很好地发扬。
高纬不单在都城建殿筑舍,还在晋阳广建十二座宫殿。宫内的珍宝数不胜数,扔得到处都是。高纬又下令在山上开凿两座大佛,叫工匠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地工作。晚上则用油作燃料,一夜之间燃油数万盒,灯火通明,方圆几十里内都如同如昼。
还有令人咂舌的,高纬给他的牛马狗鸡也授予了官职。他的爱马封为“赤彪仪同”、“逍遥郡君”、“凌霄郡君”;斗鸡的爵号有“开府斗鸡”、“郡君斗鸡”等。其享受的待遇类同大臣,有些方面甚至还要超出大臣很多。
现在我们说,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要爱护动物。在这方面,高纬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那时候国际上还没有绿色和平组织,不然,高纬也一定能拿个动物保护方面的杰出贡献奖。
为了增加财政收入,高纬还做了一个很雷人的规定:凡国中之人,只要出钱就可以当官;凡重罪之人,只要出钱就可以免死。如此以来,富人横行,穷人无助,整个国家变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社会不公有许多种,司法不公是最严重也是危害性最大的一种。它将会打乱已有的社会秩序,动摇现有统治的基础,从而使得整个国家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所以即使是在封建专制时期,历代统治者也是极力高扬司法公正的大旗。而像他们宣传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尽管与实际的司法实践存在着差距,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体现了他们对司法公正的认可。
高纬这样做,无异于是把占有社会财富较大份额的上等人和普通大众完全对立了起来。
我们可以用“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来形容高纬治下的北齐。
老在天堂生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掷千金,酒池肉林,时间长了,高纬也感到了无聊与乏味。他需要刺激,需要新鲜,需要激情。他在出门巡查之时,经常会看到许多流浪的乞丐,不知他脑子里哪条神经出现了短路,竟然想去穷人的圈子体验一把。他忽然感到做个乞丐也挺好玩的,于是就煞费苦心地在皇宫的一个花园旁边建了一处仿真版的贫民村。闲着无聊的时候,吃饱了撑得难受的时候,高纬就让太监宫女装扮成村民,自己亲自穿上破烂的的乞丐服,手里拿着一条破棍,端个破碗,向着他的那些伪村民可怜巴巴地哀求:“行行好吧,给点吃的吧。”
不仅如此,这位后主还特别喜欢做生意。为了过一下买卖瘾,他让人仿造民间市场,自己一会儿去一个摊点当买主,一会儿又去另一家店铺装卖主。自说自话,讨价还价,说得满口白沫,忙得不可开交。
他还酷爱玩打仗的游戏,特别喜欢搞城池攻防。为了增加游戏的真实性和现场感,他让士兵身穿黑衣模仿羌兵攻城,自己则带着一帮妃子守城。当然这个攻守之战很不对称,为什么?因为攻是假攻,防是真防。你想想,这些士兵哪敢跟皇上较真啊?所以都是做做样子,目的在于哄皇上高兴。但皇上的防守却是实实在在的,用真弓实箭在城上射杀。所以每次做这种攻城游戏,都有很多士兵死于他的箭下,少则数十,多则上百。
玩的就是心跳,还得加一句,玩的就是人命。看来陪领导玩也是有风险的,弄不好还有性命之忧。
高纬有个弟弟叫高绰,虽然贵为南阳王,但也是一个十足的恶少。一次,高绰在街上闲逛,看见一个少妇抱着小孩,这家伙二话不说,上前夺掉孩子,扔在地上喂他的波斯狗。妇女大哭,高绰又纵狗噬咬妇人,狗刚吃完孩子肉,对大人肉似乎没什么兴趣,他就把小孩身上的血涂满少妇全身。这些西洋狗闻到血腥,立刻又野性大发,于是一哄而上,很快就把少妇撕裂吃净。可怜一对母子,就这样被高绰活活虐杀了。这件事情传到高纬这里了,高纬认为这个弟弟的玩法很新鲜,很刺激,赞叹不已,于是就他招到身边,认真而饶有兴趣地交流在玩乐方面的宝贵经验。
高绰还给这位哥哥介绍了一个惊险刺激的节目:蝎猴大战。就是先弄一盆蝎子,再在把一只猴子丢进去,然后观赏看蝎子与猴子的搏斗。
高纬听后,很受启发,立马就派人连夜搜寻蝎子。君命难违,手下官吏就带着一帮人,点着油灯,举着火把,四下搜寻。什么墙根之下,草丛之中,凡是蝎子可能藏身的地方,都挖地三尺找了个遍。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天明时分,还真地收集到了两三升蝎子。高纬命令手下把蝎子放进一个大浴盆,然后又把一个人绑起来丢进盆里。
好家伙!弟弟用猴子,到他这改用活人了。怎么样?有创新吧?蝎子一起上来猛蜇,把那个盆中之人蜇得浑身乱抖,号叫连连。
高纬见了,哈哈大笑。高兴之余,他又埋怨起高绰:“这么好玩的事,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啊?”
高绰当场表态,将来如果有什么好的节目,一定请哥哥共赏。
高纬还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不单喜欢唱歌,他还常常自己谱曲。怎么样?人家还是创作型的歌手,有才吧?这个音乐才子过得很是快乐,自称“无愁天子”。他时不时地拿起琴瑟,自弹自唱。宫内近千名太监、宫女一齐伴唱,整个皇宫立马变成国家大剧院了,歌声缭绕,响彻云天。
高纬的后-宫有佳丽五百,这个本没什么稀奇的,白居易说唐明皇还“后-宫佳丽三千人”呢。稀奇的是高纬给她们每个人都封为郡官,都赏赐一条价同万匹布帛的裙子和价值千两黄金的镜台。
乐师曹僧奴有两个女儿,都是如花似玉貌若天仙,都被选入宫中。但大女儿端庄正派,不善言笑,更不懂淫媚之术,应该属于那种“冷美人”吧。高纬看她一脸冷漠,就勃然大怒,下令剥掉她的面皮,逐出宫去。小女儿善弹琵琶,又乖巧可人,讨得高纬欢心,不久册为昭仪,极受宠幸。如此,皇后穆氏就被冷落了,她妒火中烧,就诬陷曹昭仪有厌蛊术,糊涂的高纬还真相信了,于是就将曹氏赐死。可怜这一对姐妹花,在高纬的淫威之下,双双凋零。
曹昭仪死了,穆皇后也没能春梦再圆,因为高纬很快又迷上了一个董美人。穆皇后一筹莫展,只好每天对自己的从婢冯小怜哭诉。为了报答主子的恩情,冯小怜想出一计,愿以身做饵,勾引皇上以离间诸宠。穆皇后考虑再三,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咬牙答应了。
于是冯小怜就走进了高纬的视野,也走进了历史的前台。
————历史原来可以这样读♂丝♂路♂文♂学♂网*♂.su♂ns♂il♂u.c♂om
《灯下隋朝》转载请注明来源: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