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清弊主》最新章节。
胤礽茫然的望过来,见是朱天保,不由挤出一丝笑容来,“九如来了,坐。”
朱天保却没坐,而是躬身道:“太子爷,事情真想究竟如何,现在还未可知,太子爷千万不可自乱阵脚,皇上此番举动,仰或是有意试探亦为可知,再则,托合齐担任九门提督一职已近十年,实属罕见,撤换亦是正常,新任九门提督隆科并未依附阿哥,能否拉拢尚在两可之间,现在皇上及满朝文武皆在关注太子爷的反应,奴才祈望太子能淡然处之,再说,太子爷眼下恩宠未减,何须自忧”
“九如不用宽慰我了。”
胤礽意兴索然的说道:“我跟随皇阿玛近四十年,深悉其手段,月前才将满蒙八旗、护军营将领对调,今番又撤换九门提督一职,犹如国手布局,步步紧逼,一俟布置周全,便是动手之时。”
听胤礽说的如此笃定,朱天保心里亦是一凉,思忖半晌,他方才说道,“太子爷,奴才妄言,皇上此番布置,不外乎两个目的。其一,逼迫太子爷异动。其二,断绝太子爷异动的念想。奴才以为,皇上禀性宽厚,又极重名声,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皇上春秋已高,希企安稳,定不愿大动干戈,太子爷何不暂避锋芒,淡然处之,撇清一切不利之事,或可安然无事。”
经这一提醒,胤礽心思也活了起来,康熙年事已高,又极好面子,对一应谋逆之事,定然不会深究,就此罢手,不问政事,说不定能躲过这一劫,况且,以现在的情形,动手亦无丝毫把握,而且一旦动手,便再无退路。
沉吟稍许,胤礽才道:“既是如此,那就着人吩咐齐世武他们不必再广为牵连。”
朱天保微笑道,“太子爷,八党势大,皇上亦是不喜,打击八党,既能博皇上欢心,又能消弭后患。”
一听这话,胤礽不由暗道,心慌则乱,怎得忘了,打击八党,方能显出自己一党存在的价值,康熙为平衡计,方才有可能放过自己,想到这里,他点了点头,“九如说的有理。”
在康熙的默许,太子的推波助澜之下,南山集一案开始逐步升级,但凡与南山集偶抄、黔南纪闻、孑遗录等书有关联的人纷纷被捕,与戴名世交往过密的也在抓捕之列,就连雕刻、印刷、售卖的商人亦被牵连进去不少。
借着这股东风,官场上太子一党亦掀起了检举、揭发之风,很快就形成了互劾、互举的局面,一众与戴名世交从过密的官员纷纷被请进了刑部,八党中不少官员因此被牵连,一时间,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京城的情形,康熙是洞若观火,随着满蒙八旗、护军营将领对调及九门提督的撤换,太子胤礽安静了不少,一众党羽亦是深居简出,而南山集一案的不断升级、扩大,胤禩一党官员亦是惶恐不可终日。
康熙冷眼旁观了二日,又发了一道谕旨,“着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祯回京述职。”
此时一众官员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心思去关注胤祯的事。
雍亲王府。
不管是江南科考案还是南山集大逆案,都与四阿哥胤禛毫无关系,他素来面冷,京中一众官员即便是人心惶惶,四处打探消息、求情、打点,亦无人到他的府上叨扰,他也乐的清静自在,不过,康熙招胤祯回京的谕旨,他却是甚为上心。
粘杆处于广州和福建两次策划刺杀老十四都未得逞,胤禛不由多添了几分小心,值此康熙打击太子的关键时刻,想必对身为太子一党的老三、老十三和他三人的防范和监控也大为加强,他不得不谨慎,再说,他亦不想节外生枝,转移康熙的注意力,因此才下令终止一切行动。
折进后院,胤禛便直奔南院,这段时间,他闲暇无事便与邬思道手谈几局,一进屋,略略寒暄,邬思道便默契的摆开棋盘,胤禛含笑道:“今儿,皇阿玛发了道谕旨,着老十四回京述职。”
邬思道微微一顿,动立时就慢了下来,稍倾,他才淡淡的道:“皇上应该是让十四爷来救火的。”
救火胤禛眉头不由一皱,救哪门子火略一思忖,他神情便峻然起来,“丈夫是说皇阿玛有意让老十四做好人,捞南山集大逆案的一众涉案官员”
邬思道放下手中的棋子,微微点了点头道:“国朝以来,最大的逆书案,便是庄廷珑明史案,株连之广,牵连之大,实属罕见。不过,彼时圣上还未亲政,实际上明史案乃是鳌拜所为。
但自明史案之后,江南各省颇多无赖便私刻逆书,胡乱署名,借以敲诈勒索当地之名士、大户,随后,此诬告敲诈在江南便蔚然成风,各地官府是查不胜查,影响极为恶劣。
圣上亲政之后,便采取了诏命举山林隐逸、特开博学鸿儒科、开明史馆等举措,不仅消灭了上述隐患,而且还一网打尽天下名士。经此种种举措,以文罪人之风便大为宽松,至今四十年,鲜有逆书案。
圣上历来以宽为政,为何在南山集一案背道而驰不过两日,就定为大逆案,而且任由太子一党肆意株连,不置一词
南山集思道也曾读过,涉及朱三太子是其取祸之根源,但广为株连,特别是对官员的株连,却非圣上一贯风格,亦不符圣上宽厚秉性。
从圣上近期对满蒙八旗、护军营将领的大量对调及撤换九门提督这两件事情来看,圣上已绝心铲除太子一党,所以才急于借此机会一举将十四爷的十四党强行捏合成能与八爷一党相抗衡的大党。”
胤禛凝思半晌才道:“皇阿玛最恨朋党,为何又要助老十四结党”
邬思道瞥了胤禛一眼,才缓缓道:“十四爷若未自立一党,圣上在铲除太子一党之后,必然要铲除八爷一党,不可能给八党一党独大的机会,但十四爷既自立了一党,圣上倒是省了番手脚,没必要再铲除八党,以免大伤元气,动摇根本,扶持十四党即为平衡之故。
十四爷虽然出自八爷一党,而且关系也不错,但在大宝面前,所有一切都是浮云,圣上根本就不须担心两党联手,太子党一完,八党十四党必成水火。”
京城、江南人心惶惶,风声鹤唳。上海却是一片繁忙,县城改建工程开展的如火如荼。
洪港一片现在已经形成了规模,工厂、大小坊、各类商铺,大片新建民居,学堂以及街道等都规划的井井有条,由于大量的招收工匠、学徒,而且工钱、待遇较之其它地方要高出不少,所以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每天都有不少慕名而来的人涌入洪港。
各个工厂亦是一派火热情形,造船厂、炼铁厂、被服厂、火药坊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原料,无数的商号、店铺都被吸引了过来,再加上大量的人口,洪港街面日盛一日的繁华起来。
历经七月,首批一十二艘快速风帆战舰已经下水,仿建的二级战列舰则预计要到明年二月才能下水。现在洪港的两个造船厂和张元隆扩建的造船厂都是开足了马力,紧张而忙碌的建造船只。
新式后装火炮在胤祯的刻意引导下,早就被戴梓鼓捣出来,经过无数次的试射、改进之后,终于成形,不论是在射击速度、射击精度还是射程及炮膛的清理等各方面来说都有极大的提高,胤祯在检验之后,便下令批量生产。
首批一十二艘快速风帆战舰全部安装的是新式后装火炮,早就望眼欲穿的武格,立刻就组织海军学院第一届三千余名老学员分批的上船出海开展各种训练。而五千新招的学员却还在咬牙忍受着一众堪称变态的老学员非人的折磨,队列训练不仅枯燥乏味,而且极为磨练人的意志,对普遍没进过学的他们来说,确实是种极大的煎熬。
不过海军学院不仅伙食开的好,而且饷银也开的高,即便在苦再累,一众新学员也都是咬牙硬扛着,每当看到老学员出海或者是打靶,一个个都羡慕的眼睛发红,心里期盼着早早熬过这要命的第一年。
第163章南山集案二
第163章南山集案二
第164章方苞
第164章方苞
对于江南科考案和南山集案,胤祯一直都极为关注,有关两案的各种信息他随时都在留意,这两起案子在江南都影响巨大,江南科考案牵扯到江南盐商、缙绅及寒门子弟,直接关系到朝廷在江南士子、百姓心目中的印象。
南山集案则更不用说了,南山集一书在江南风靡近十载,几经翻刻,江南士子家中多有留存,一旦大肆株连,后果不堪设想,而更为胤祯担忧的是,南山集一案直接导致了日后文字狱的兴盛,极大的禁锢了文人士子的思想,其危害比江南科考案更甚。
接到康熙令他回京述职的谕旨,胤祯不觉鄂然,京城这时就象个泥潭,太子党和八党正斗的你死我活,康熙在这个节骨眼上,让他回去做什么而且江南科考案才刚刚拉开序幕,这时回京岂不是错失良机
不过,康熙既然下了谕旨,不回去肯定是不行的,这一去,没三、四个月怕是回不来,沉吟了片刻,他才朝外吩咐道:“来人。”
达春立即就小跑着进来,一揖道,“主子,有何吩咐”
“马上去传陈鹏年、完颜海锋、徐世桢、武格、衍德、张远隆几人前来。”
胤祯不疾不缓的吩咐道。
徐世桢来的最快,待他见礼之后,胤祯便直接开口问道:“徐大人,可愿意去台湾”
台湾台湾就一府三县,难道是让自己去台湾任知府从四品没那个可能,通判倒有可能。这且不说,十四爷能如此相问,便已经是将自己视为他的人,十四党,徐世桢心下电转,忙一揖道:“王爷,下官得以追随王爷已是莫大的福分,岂有挑肥拣瘦之理王爷但有所谴,下官莫不欣然。”
胤祯点了点头,“本王回京,便去吏部走一趟,台湾知府要明年才到任,凤山知县今年期满。”
一听是去台湾做凤山知县,徐世桢心里不由一凉,凤山那破地方哪里赶得及上海,这不是从肥却跳到差缺了我在上海可是三年的卓异,不过,他心理很快就平衡下来,大不了熬三年,跟着十四爷还怕升不了官他忙躬身道,“下官谨听王爷安排。”
祯满意的瞅了他一眼,“你现在是七品吧,连着三年的卓异考评,爷帮你去试试,先挂个通判、知州什么的去上任。”
通判、知州已经是六品、五品,他忙躬身长揖道:“谢王爷提携。”
徐世桢一出去,陈鹏年、完颜海锋随后便进来见礼,胤祯含笑伸手道:二人坐下,他才道,“本王马上要回京,至少也得开年才会回来,上海现在事务繁忙,你二人要多多留意,不能出乱子,别又闹出什么军民械斗案之类烦心的事来。”
陈鹏年、完颜海锋忙躬身道:“属下谨尊王爷钧旨。”
张元隆进来后,胤祯直接摆手叫他免礼,而后才道:“我今年回京过年,庶福晋就不跟去了,南洋的情况,你要给年初出海的船队交待清楚,专卖的生丝、棉布以及贸易船队的一应帐目,我会让郑帐房清算,你自己先整理清楚,该拿的钱,不该拿的钱,要分清楚。另外,关于噶礼那案子,你心理要有个准备,罪倒不用受,罚金怕是要缴纳一点的。”
听说只是缴纳罚金,张元隆松了口气,忙揖手道,“草民明白,王爷大恩,草民铭记在心。”
待张元隆出门,武格已快马赶到,见礼后,他就说道:“报告院长,衍德带队去靶场了。”
胤祯微微点了下头,“坐,我要回京几个月,学院新、老学员的训练要抓紧,放假的事,你们自己商量,不许给我再出事。另外,明年我回来后,二级战列舰也下水了,要开始逐步剿灭海贼,一是情报收集,一是战舰训练,都给我抓紧点。”
听说海军终于要开始做战了,武格兴奋的一个立正,响亮的道:“是”
二日后,胤祯带着三百亲卫赶到了江宁城。
这次来江宁,胤祯没通知任何人,他没直接回京,绕道江宁为的便是给南山集做序的方苞,方苞,字灵皋,安徽桐城人,生于江苏留稼村,桐城派散文创始人,桐城三祖之一,32岁考取江南乡试第一名,康熙四十五年考取进士第四名,却因母病回乡侍奉,未应殿试。
方苞后来白衣拜相,成为康、雍、乾三帝的高级智囊,实为不可多得的谋士,他因是正牌子的进士出身,而且性情高傲,胤祯虽然早想到了他,却是没把握能招揽他,一直等的就是南山集案发,再捞他出来。
南山集案发,方苞即是为南山集序之名士,又是方氏一族,属于朝廷重点抓捕对象,因此海捕文书一早就传到江宁,南山集案是康熙钦定的大逆案,江宁知县哪敢怠慢,海捕文书一到,急忙就带人将方苞抓下大狱。
对方苞的情况,胤祯一直分外留意,几天前就已经知道他被抓下了江宁县的监狱,因此到了江宁城,胤祯便直趋江宁县衙,因是身着便服,他便着人拿了自己的名贴前去通报。
江宁县知县冯长军是满人,笔贴式出身,一见到胤祯的名贴,唬的连官服亦未换就迎了出来,一见面,就规矩的行了个跪安礼,“奴才冯长军请恂王爷安。”
胤祯没料到这江宁县知县竟然是个满人,见他行的跪安礼,便笑道:“你认识本王”
冯长军躬身回道:“回王爷,奴才是镶蓝旗的,以前在内务府任贴写笔贴式,远远的见
小说推荐:《大宣武圣》【笔记阁】【无限文学】《妖魔乱世,我能模拟修仙》《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逢君》《她被赶出侯府后》《青仙问道》《我被皇马挖掘了》《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天才一秒记住【天悦小说网】地址:tianyuexs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