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天悦小说网】地址:tianyuexsw.com
解缙是翰林学士,也就是翰林院的首领官,掌管着制诰、史册、文翰以及考议制度和
详正文书,皇上的心思他最清楚,皇上的这些话大多也对他讲过,有的还不止一次,他是
否向道衍、刘季箎等另外两位总裁官及时转达了,永乐不清楚。所以,说完话,永乐瞥了
一眼解缙。
“禀皇上,”正五品的翰林院堂官解缙赶忙接过了皇帝投来的在别人或许不大注意
的逼人的一瞥,同时又在接过的瞬间把它转给了旁边的刘季箎,“臣已和刘侍郎及多位副
总裁讲过圣上的‘不厌浩繁’之意,但在具体事例的把握上还是有伯仲叔季的难以遴选之
窘。”
皇上的目光过来了,五十岁出头的刘季箎坚定地点点头,不但对解缙的以邻为壑不以
为然,还一副成竹在胸的坦然。他说:“诚如大绅所言,多日来臣在反复斟酌皇上的‘不
厌浩繁’之意,为此,下功夫考证了历代以来的类书。”
知天命的年纪做了堂堂的正三品侍郎,国家大员,按说官位不低了,但和当下六部的
各位堂官相比,他这个侍郎比人家大了整整十岁,他就没有那个尚书之才吗?还真不是,
因而,他的满心满腹都有些自愧而又过于自重的意味。抽到文渊阁来修大类书,颇对了他
的好文的心思,尤其是能更多地接近皇上了,更能在类书的编纂中展示自己的真知灼见。
所以,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兴,时刻准备着,接受皇上、接受道衍的任何询问。
“据臣考,开先河的类书当属汉代的《尔雅》,虽以释词之义为主,也有了类书的意思,
其后历代都有类书修纂,只是亦步亦趋,如法炮制。南朝梁代有《皇览》《类聚》,唐时有《北堂书钞》《艺文类聚》《文思博要》等,宋以来修纂类书,以《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几种最为有名。不过,臣倒以为唐高祖下诏、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最具参考
价值,全书约百余万言,引用古籍一千四百余种,分四十六部,每部有子目七百二十七个。
分类按目编次,用诗、赋、赞、箴等字标明文体类别。故事在前,出处在后,所引诗文,
都标注了时代。在辑存文献的方法上,把‘事’与‘文’两线并一,变更了以往类书的常
规体制,大量保存了自汉至隋的词章名篇,不失为颇有见地的大家之言。皇上所谓‘不厌
浩繁’,臣等几人议论,是否正要在此发扬光大。”
这个脾气耿直、外拙而内精的瘦高老头自任职刑部以来就没有过一天安心踏实的日子。
凡事较真,一丝不苟,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一个案子,不辩出个是非曲直就别想结案。
一个小吏自己亏了大把的官钱却诬陷了上千人,被他辩白得体无完肤,乖乖认罪;一个人
偷邻居的刀杀了人,邻居反被屈打成招,也被他妙法识破,抓住了凶手。几年下来,冤假
错案虽平抑了不少,而他的思虑几过于精密细微,五十多岁的人,头发大多已花白了。最为糟心的就是处理建文诸臣大案,他实在是不愿亏心,不愿无罪而刑人,这让他的
头发白得更快了。眼不见、心不烦,经解缙推荐,他总算是暂时离开了那个颇费心思的差
事,和一班文臣儒士奉旨编修类书,干起自己
《武英殿》转载请注明来源: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