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1
最先到雨兰镇的反而是徐春梅和阿嬷。
这姑娘平时干活一般,偶尔还想要偷懒,但干这些事情,那是不怕苦不怕累,最后从大水湾下来,好长一段路,徐春梅都是直接背着阿嬷一路狂奔。
一老一小到了镇上,天已经要黑了,路上也没什么人。
铁匠铺就在不远处,此时也有了炊烟,徐春梅倒也没有莽着上,她已经有了计划了。
“阿嬷,我先去,要是我没有出来,你就去镇上的药铺找她们老板,说我被铁匠铺的人抓走了。”
徐春梅虽然年纪不大,她什么都懂,她没有直接喊人一起去,一怕她们自己弄错了,到时候劳师动众的,不妥当。二是若是没有弄错,真有一个女娃被抓到了这里,也得多想想怎么办。
有些事情,不是说把人救出来这么简单,她小时候就见过没有了清白的女娃被流言蜚语逼得上吊自杀了。
她自己先去,到时候药铺的人来,说是找她,她也不怕名声不名声的。
徐春梅记事没多久就知道自己以后要找上门女婿。
找上门女婿的女娃和出嫁的女娃不一样。
十几年前,雨兰镇有一个找了上门女婿的女人,她和另一个男人偷情被人发现了,那上门女婿非要把她沉塘,说是女人偷情就应该沉塘,可那家人怎么肯,毕竟是自家女儿,于是上门女婿就闹到了官府,官府最后也就是让两口子分了。
如果她是出嫁女,不闹到官府就是沉塘,闹到了官府,肯定要被杖责,女人被去衣杖责五十下,基本上就是死刑。
后来才知道是那上门女婿和人合谋想要弄死她占她家财产,好在她不是出嫁女,官府只是让两个人分了,要不然还真活不下来了。
当然,也有人说:“但她名声也坏了。”
“她又不嫁人,名声坏了就坏了。”其他人就会这样说。
徐春梅听着这种八卦长大,自然不在意自己的名声。
“要先等我进去,不出来再去找人。”
阿嬷这个时候居然非常靠谱,认真地听了,然后躲在另一边。
铁匠铺在老街靠河的位置,里面还能听到有人在做饭。
徐春梅探头去看,正好就有人出来,两个人差点撞到。
“这不是徐家的春梅吗?这么晚了怎么还来镇上?”那人本来要发脾气,一看人,又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徐敬文是郎中,还收了好几个徒弟,几十年的耕耘,镇上没有人不知道她们家,得罪谁也不会得罪能治病的人。
这些半大的孩子,自己也没有做过什么,在大人眼里的地位,一取决于大人在人群中的地位,二是家里大人对这个小辈的态度。
徐敬文有名望,又是出了名的护女娃,镇上的大人们自然也会给十六岁的徐春梅一个好脸色。
“叔,我妈让我来买个锄头。”伸手不打笑脸人,徐春梅也是张口就来。
她一边说一边往里面走,屋檐下有两把锄头,她拿了起来,装作在看这出头怎么样。
里面屋子里的女人也听到了声音,出来就招呼:“这不是春梅嘛,稀客稀客啊,你妈也来了吗?快进来喝点热水。”
徐春梅拿了一个锄头在手里,往里面走,里面房间里正生着火煮饭,火光照着土墙,很暖和。
徐春梅一进去就被递了热水。
她压根不敢喝,只接了过来,装模作样地吹了吹,生怕里面放了什么药。
她们家院子里晒着各种各样的药材,自然知道很多东西能毒死人。
土墙的窗户位置挂了一个大麻袋。
徐春梅笑着说道:“你们这个麻袋好大,都可以装下一个人了。”
女人笑着说道:“是啊是啊,这是你婶用来装你们这些黄毛丫头的。”
女人瞅了徐春梅一会儿,见徐春梅把锄头捏得紧紧的,眼睛还四处乱转。
女人道:“你跟你叔说一下你们要什么样的锄头,我先去地窖里拿点红薯上来,晚饭要吃。”
徐春梅立马站了起来:“我跟你说吧,你一个人下地窖不方便,我帮你打桐油灯。”
女人愣了一下,左右看了看家里哪有桐油灯,也没有煤油灯。
男人听到了这些,立马从旁边拿了一个圆筒筒的东西:“哪有那么麻烦,我们有这个电筒。”
他一打开,一道白光发了出来,徐春梅都看呆了,有些欢喜:“我帮你拿这个!我之前还听我妈说过这个。”
她跟个小孩子似的,被新奇的东西吸引,道:“我跟你一起去地窖吧。”
女人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
徐春梅捏着手电筒,跟着女人身后,她的心提得高高的,时刻准备着战斗。
然而,地窖里没有人,只有一些芋头,红薯。
徐春梅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2
铁匠铺有两个地窖,另一个地窖的入口是院子里的猪圈。
这个位置,下面的姑娘们屏气凝神,能够听到上面的声音。
尤其是徐春梅走到猪圈的时候,她们若是齐声喊出来,外面的人也许能够听到。
“只有一个脚步声吗?”
小说推荐:《阿满逃婚记事》《大清话事人》《华娱之2000》《诡秘之主》《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我!清理员!》《云朵和山先生》《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