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余氏吃惊问:“你不是说…”
“他今天当着大家的面说的。”
余氏也闹不明白了,怎么就没圆房呢?
“他说我还是个孩子,不能这么早生孩子。”
余氏愣了一下随即眼中含泪道:“他是个知道心疼人的,可是没有个孩子傍身,在婆家到底是立不住脚。”
莺歌也不知道娘怎么突然说这话了?
不过,余氏的一句话却让她听到心里去了。
女人没有孩子,在婆家站不住脚。
晚饭后,陆宁和莺歌回去洗漱一番便歇下了。
陆宁本来没想着折腾人,毕竟今天走了那么远的路,媳妇儿一定累极了。
哪知道莺歌跟他对面躺着,一双杏眼带着浓厚的求知欲看着他。
虽然是在黑夜里,但陆宁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能感受得到。
他将人往怀里揽了揽,把下巴搭在她的脑袋上问:“不累吗?”
“累,可是你为什么说我们还没圆房?”
陆宁听到她问这话,突然笑了起来说:“你要是不困的话,我可以告诉你圆房是怎么回事?只不过你现在年纪还小,要再等等。”
“年纪小就不能圆房吗?”
“也不是,只是害怕你怀了孩子,对你身体不好,女人生孩子就像是鬼门关走一遭,我能做的是尽量的保护你。”陆宁说道。
莺歌心里被填的满满的,可到底还是好奇圆房是怎么回事。
于是陆宁就给她上了一堂生动的生物课,从性别以及生理特征说起,到胎儿落床,再到母乳喂养。
莺歌傻了,她过了好半天才说:“不是睡一张床,亲亲抱抱就会怀上孩子吗?”
她娘就是这么告诉她的啊,娘说女人的肠子上长了很多孩子,一个个的跟一小把面粉似的,需要男人加点水才能揉成面团子。
她万万没想到居然是这么一回事,可怜的孩子还没成型就要趟过千军万马,好残忍。
她把娘告诉她的话一五一十的跟陆宁说了。
陆宁简直要笑喷了,胸腔不断的震动,媳妇儿真可爱。
莺歌小小的捶了他一下,就知道笑话她。
过了好大一会儿,她才问:“那我什么时候才能生孩子?”
“你这么想生孩子?”陆宁有些不解的问道。
他知道有些小姑娘天生母性很强,喜欢孩子。
有些小姑娘则是很自私,虽然喜欢孩子,可怕自己身材走形,私处受损,不愿意生孩子。
勉强生了也不愿意母乳喂养,说是怕下垂了。
“女人不生孩子,在夫家站不住脚。”莺歌一脸认真的说道。
陆宁无语凝噎住了。
他想起了前世村里的一个长辈,第一任妻子给他生了两个女儿,因为连生两个女儿两人离婚了。
各自嫁娶,他这边又生了两个女儿,前妻到了新家生了一儿一女。
他这边求子无果,又跟现任离婚,将四个女儿丢在老家给父母带,自己去了阿富汗,在当地找了一个,又生了一个女儿。
他发誓不生儿子不回村,到他穿越的时候,大概有十年没见过那个人了。
仔细想想挺可怕的,那可是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居然还有这样的思想,更何况这古代了?
也难怪莺歌会这么早就执着孩子了。
古人家从父,出嫁从父,夫死从子,对现代田园女拳们来说这是对女性的压迫,可她们却没看到历史的背景,这确实是压迫,同样也是保护。
古代的孤儿寡母有多艰难?很可能根本就无法生存下去。
没有儿子的,还有可能会被吃绝户。
陆宁想了想,轻声安抚她说:“你现在还是个孩子,等到你长大了,该生孩子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会生孩子了。
你也别想在夫家站得住脚还是站不住脚,我们家人口简单,就三口人,不存在站得住脚站不住脚的。
没有恶婆婆磋磨你,也没有小姑子刁难你,你担心什么?
就算是家里有婆母有小姑子的,只要夫君敬重妻子,旁人也会多看重她几分的。
靠着孩子立足是要熬日子才能熬出头的,但是靠着夫君的宠,不需要熬。”
莺歌听到陆宁的话,觉得也很有道理。
大年初二,陆宁和莺歌去岳家,虽然相隔不远,该有的礼节还是不能少。
甚至中午吃饭的时候
,小元青都主动跑过来请老爷子过去吃饭。
老爷子本来是拒绝的,但是小元青抓着他的手不松,他也就不拿乔了。
众人都在过年的时候走亲访友,陆宁在家里闲着没事,亲自到了衙门一趟,了解一下最近发生的事。
每个村里发生的事都会上报到保长这里来,王金玉形同虚设,最多是参与一下,主事的是陆宁。
不过,最近他也忙着走亲访友,接待来客,陆宁没让他必须要关心镇上的事。
七个里正都过来回话,陆宁先是询问了最近村里可还平安,然后又问起了年前受了风寒的那些病人的情况,受灾的那几家房屋的修葺工作。
七位里正都一一回了话。
他们着实没想到,陆少爷竟然关心这等小事,还特意将他们给招过来问话。
得到了他们的回答,陆宁也放下心来。
看来,年前咳嗽发烧的那些大概都是因为受了风寒,并不是病毒性感染,所以他们分发了汤药之后,也就慢慢的好了起来。
房屋修葺自然是没有开始的,陆宁叮嘱里正要着村里的村民帮助他们一起修葺,里正也都一一应了下来。
陆宁知道,再急也要等到过了正月十五之后了。
因为这地方的民俗就是这样,过年要到正月十五之后才算结束。
陆宁又跟他们商量起正月十五办灯会的事。
几位里正都面面相觑,没想到办灯会的事竟然还要跟他们商量。
其实办灯会很简单,只需要请两队舞狮子的、踩高跷的、穿着统一的衣服敲锣打鼓的,鞭炮一放,气氛就上来了。
然后再划分出一块地方来猜灯谜,这个简简单单的灯会就起来了。
只不过,要办这些事还是需要里正们的支持,毕竟他需要大家多少凑点粮食,然后商铺和前来摆摊的小商贩再交上一点钱,这地方经济不就带动起来了吗?
只要灯会的名声打出去,将来还怕挣不到钱?
小说推荐:《我行让我来[电竞]》《一群原神coser穿到名柯世界之后》《北宋穿越指南》《灵境行者》《这个武神太极端了》【22文学】《晋末长剑》《万界守门人》《高达之吹过宇宙的风》《团宠幼崽爱护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