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悦小说网

分节阅读 82

天才一秒记住【天悦小说网】地址:tianyuexsw.com

进货收不收税小四和韩子棒悄悄撇了一眼徐清。徐清一咬牙,对二人摇摇头,意思是不要收税了。

进货的人虽然也是商队,可他们在沧州城内的这一次交易,也算是“买家”,而不是“卖家”。理论上不能收税。可

问题在于,他们进货的对象是那些经过徐清免税的那些附近村庄的农户。农户免了税,他们卖的东西自然就价格低,低价进货,和别人一样的价卖出去,这价格差,赚得就多了。

赚得多了,徐清却一毛钱捞不着,这是徐清恨的牙痒痒的事。可徐清不能再一次不教而诛了,于是忍着肉痛,摇摇头

小四看了徐清的动,眼中思考之色一闪,试探性的道:“暂时不收税”

徐清大悦,赞赏的点点头,若是直接说的不收税,徐清要是以后缺钱了,要想收税了,那岂不是言而无信暂时不收税,也就是说不定将来就收税了,不算言而无信。

“小四同志做事,我是很放心的”

肥水不流外人田,沧州原料进价低,赚头大,徐清自然是不会放过这机会的。徐清想到的,还是黄家

“凡是进城兜售货物的村民,必须到制定地点摆放;凡是想要在沧州进货的,必须加入沧州商会;非沧州商队,想要加入沧州商会的,必须缴纳一定摊额。”

不到三天,徐清就将此三条政令下达到了沧州各地。

挑明了回护黄家。

沧州之内的商队,基本上已经被黄家垄断,徐清政令的意思就是,除了黄家之外,其他的人都需要交钱,才能在沧州进低价货。这个钱也不是入会就交,而是登记进货数量,按照卖出去的增值税来交。不过,总的来说,还是要比在其他地方进货要赚头大。

为商嘛,舍小才能得大。

商税司运转如常,发生过几次小事也被小四和韩子棒三下五除二摆平。徐清又无事可做起来

平静得久了,可徐清感觉总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似的。果然,徐清的感觉对了。一天,一骑绝尘,送来一大包文件,和上司的命令。

之所以说成是上司,那是因为刘赞被调走了。调走的原因无他,唐与突厥终于再一次互相看不过眼了,只不过还没有酿成战争。刘赞领军北上,缓解防守压力,留下冀南副总管代理行事。

刘赞给徐清的信里交代了,要徐清好好配合这副总管,有什么听什么,吩咐什么就得照做。只不过,刘赞的署名却暴露出一丝别的意味。他的“刘赞”二字是横着写的。

古代文字书写习惯是由上至下,由右至左。签名的话,就是从上到下竖着签,而刘赞的却是由右至左签的。刘赞不是那种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莽将,恰恰相反,刘赞是难得的类似文将式的人物。这样的人,怎么会犯这种错误呢

难道是故意为之

我国传统戏曲中的小生行当中有一个叫“翎子生”的角儿,其头冠上的两根翎子,上下翻舞起来,包含着种种“戏语”。

翎子一豁,暗送出喜悦、惊恐、忧虑等信息。

到了官场上,“豁翎子”意思得到了引申,把人们之间的暗示称为“翎子”,其中,“豁翎子”一方常常通过某种言行向对方暗示想表达的信息,如对方会意,就叫“接翎子”。

两个人的交流常常就在“你一豁”“我一接”中暗中传送。这便是华夏长达两千年的官僚政治衍生出来的一种政治亚文化。

“乌纱略戴心情变,黄阁旋登面目新。”

一圈人都说圈内话,入了官场,自然就得说官话。如果说话是门艺术,那官场话就是这门艺术登峰造极的产物。

一般来说,话不能说得太多、不能说得太快、不能说得太满、不能说得太明白。保持一份神秘感,让下属多揣摩自己的心思。

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一来二去,就成了特定的官场话。久而久之,“兰室”成了“鲍室”,艺术成了陋规。

一些官场新人总是要“吃过几次亏”,才会被前辈“一语点醒梦中人”。徐清有幸,早早的了解过一些,刘赞奇怪签名打的暗语徐清也明白,这里面藏着的门道是:

“横着写”表示的是“不一定要办”或“搁置不办”,“竖着写”则表示“贯彻到底”。

刘赞不太中意他那位贰佐官啊也是,封疆大吏一把手和二把手要是太合得来,就该李渊不放心了。

只不过这位副总管似乎后台不够硬啊,刘赞调防幽州,也没让他扶正,只是让他代属冀南事务。这位代理总管,叫刘墨。徐清歪头想了想,没有印象,无论是后世的记忆,还是从徐清现在的社交圈去寻找,都没听说过,看来也是个籍籍无名的人。只是不知道这位刘墨新掌权,会不会烧三把火呢

地方事务,无非军政二事,刘赞带走了军队,那刘墨总要在政事上做出一番绩效来。

刘赞和徐清的“亲密关系”知道的人本就不多,就算刘墨知道了,也对徐清有害物质。

翻来送过来的那一堆文书,徐清心里暗骂,这副管事掌权三把火,第一把火烧到了积压下来的讼事纠纷上。

这是沧州大换血之前,所积的近两个月讼事卷宗,徐清草草过目后,这卷宗竟有六十卷之多其中有户役,贼情,婚姻,继立,债负等等之事。

事多,其实还不是徐清郁闷的原因。徐清郁闷的是,这么多卷宗为何从冀南管事那里发下来。

一问才知道,在唐朝时,军民讼词皆至下而上陈告。但是各分守道,还有一道中主理刑名的按察司,都可以接百姓讼词。

接是可以接,但不可以亲自审理,需发往州县。至于州县,也不是什么案子都审理,一般民事都由乡间宗老裁断,有一句话叫“清官不断家务事”,就是如此。

一般只有大案要案疑难案,这才交给州县审理。徐清看这么多卷宗,不由郁闷问到:“难道这地方知县都是吃干饭的不成”

伺候在一旁刑房司吏,向徐清说了其中的情由。要说这积攒的讼事,还是和之前说过的地方官考评有关。地方重教化,以平静无波,百姓和睦为妙。若一个地方老百姓好讼,就被称为健讼之地,吏部评价官员就会说治理出满地刁民。

还有很多地方州县,都将四月至八月定为息讼期,理由时这段时间为农忙之时,尔等小老百姓应该安心种田。为了不打扰农事,咱们州县不接民间讼状,名为息讼养农。

老百姓有了冤情,又没地方发泄,一怒之下,就越级上控。徐清眼前这一堆的文书中,就有豪强侵占民田的,有的是打死人的案件

“唉,前任那些人,居然还给我留下了这么多烂摊子”徐清想骂人,却发现该骂的人早已经走的走,死的死了。

烂摊子已经摆在面前了,不收拾不行了,徐清叹了一口气对刑房司吏道:“三日之后,你将这些案件涉及的被告原告都喊过来吧”

“都都喊过来”刑房司吏不明所以。

“怎么”徐清抬起头,只见刑房司吏猜想着惊问道:

“刺史大人,你是要一天审完这些案子”

六十卷,可不是简单的六十件案子,而是上百件一天审百案,谁听说过

“别问了,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吧”徐清不回答,淡淡的说了一句,又似乎想起了什么,徐清开口道:“记得把四县的县令也请过来”

“喏”刑房司吏强行忍住心中排山倒海的好奇,应声出去办事了。

桌上卷宗虽多,徐清再看之下,却觉得每个都可以轻松审理。他虽不是福尔摩斯,但他在后世毕竟是正牌工科大学生,逻辑和思维不是唐朝人能够比得上的。

这些卷宗,大多数是民事纠纷,有几个杀人案,也和剿灭的土匪有莫大关系。这些案子自然没办法再审,抚恤一下受害者也就差不多了。剩下的民事案件,徐清看了微微一笑:这都是白送经验啊

三天之后,海兴县令燕苦,沧县县令秦时,南皮县令赵璐,黄骅县令詹增齐聚沧州城,刺史府。四人各自饮茶叙旧,他们也已经了知道徐清是想要一天审理六十卷案子。燕苦等三人是徐清的门生,自不用说,是抱着学习的心理来的。詹增则是徐清的粉丝,完全来看徐清表演的

徐清要“一天审百案”的消息也传到了百姓耳边,刺史府外,人头云集。

日上三竿,时当正午,徐清才缓缓而来。一通鼓响,衙役们拿水火棍在外维持好了秩序,徐清道了一句:

“开始吧”

班房里,众多原告在这里等待传唤。让他们奇怪的是,以往哪些嚣张跋扈的衙役们,今日却一个个都是十分和蔼客气。以往递状纸给他们一笔钱通融,但今日这些人是一文不收,主动送都不要。

事出如此有异,难道有妖众百姓心里也忐忑。一个小孩儿昂着头问他头发花白的爷爷说:

“爷爷,徐刺史他是个好官吗”

20171099:48:5943356861

第四十章初入草原1

第四十章初入草原1

公堂之上,徐清道了一句开始,两名小吏捧着六十多卷卷宗放到徐清旁边。两个大木盘,被堆得尖尖的,满满的。徐清抚了一下那些卷宗,然后朝同在堂内的四个县令拱手道:

“诸位,这里是本州百姓越级上访积累的诉讼,沧州四县都有。这些讼事都在诸位上任之前积下,这次叫诸位过来,也是想便宜将这些杂事一并处理了”

四人齐道:“谨遵刺史大人差遣。”

徐清二话不说,摸来一卷宗,由于这些卷宗徐清已经看过两次,比较熟悉,所以他一目十行看完一卷,对堂下伺候的刑房司吏道:

“把南皮县苦主张三、李四带上来”不一会儿,堂下来了两名百姓,上前跪下,道:“小人张三李四拜见父母老爷。”

徐清仿佛没管堂下两个苦主,继续拿起一卷卷宗读了起来,口里发话问:“你说邻居李四抢你之木仓,有何凭证”

张三当下开口诉说案件,徐清一面听,一面继续拿起手中的卷宗飞快的浏览,寻找巧破之法。张三说完案件,李四正要分辩,徐清却止住问道:“你们二人用这木仓盛什么”

张三道:“装菜籽。”

李四道:“装谷子。”

二人说完,徐清毫不犹豫的道:“汝二人之话,不知真假,待我将木仓审上一审。把木仓带上来,打二十大板”

众人听了,先是一惊,再是心里暗笑。那刑房司吏也愣了,提醒道:“禀大人,木木仓不是人”

“我怎会不知带上来,打板子”徐清不容置疑地道。

三两衙役把木仓抬了上来,拿起水火棍几通板子就噼里啪啦打在木仓之上,在场之人无不好奇,这刺史大人干嘛呢

只见徐清目不转睛看卷宗,看也不看堂下那出怪戏。打完了二十棍,徐清问:“仓中有何物”

堂下衙役上前一看,回禀道:“仓中有菜籽”

“好,此案以定,木仓判给张三。”

众人此时已经明悟,打木仓只是为了将木仓缝隙里的夹藏敲出来,以辩其主何人。对徐清转瞬即想出此法,不由得心里大叫佩服。

徐清手中又有一个案子,王五有个儿子,早年过继出去给了赵家,而现在,王五又想把儿子收回去了。

王五说生恩大于养恩,理应让儿子认祖归宗,而赵六说养恩大于生恩,十多年养育之恩,早就化清水为浓血了,理应儿子归赵家,且此子已经不认识王五了,也不愿认这个突然出来的生父。

两人各自道完苦情,各自不服,先是互相指责,后来竟然当堂吵起架来。徐清眉头一皱,喝到:“来人先将此二人拖下去杖六十。”

衙役们势要拉二人下去,王五赵六顿时吓得噤若寒蝉,忙跪了下来道:“老爷饶命”

徐清做了一个打住的手势,衙役见了,退了下去,徐清这才道:“依古法,过继子弟只可在本宗五服之内,若有收养异姓子弟者,送养者,养者皆杖六十。”

王五赵六听了都是大惧,一并跪下道:“此小民不知,求老父母饶命,替我们二人裁断,只要不受杖责,如何我们都听。”

徐清当下继续翻看剩余的卷宗,一边口中判到:“例载归宗,姓难乱也,赵六收养异姓子弟,已是违律在先,本不正焉言末正,怎能以生恩养恩论之,判子归王五”王五赵六二人对视一眼,只能领判。

《唐朝地主爷》转载请注明来源: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穿越崩坏的我有点慌被师尊拒绝后,病娇徒儿黑化了穿成恶毒雌性,五个兽夫轻点宠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莫名其妙去修仙开局就和校花分手只为了系统奖励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堕落大骑士你是男的还是女的?从双灵根到全属性剑道天骄炼器家族:我炼器天赋负99抗战:真理只在我大炮射程之内荒野大镖客之西部立国神话从宝莲灯开始无尽战场:从夜之城开始造马甲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上辈子被冷落的前夫,他不理我了修仙才能救命我在古代种田招婿斗宅门让你做炉鼎,你把师尊拿下了?末日小可怜的逆袭之旅星穹铁道月下初拥的欢愉之旅征途英魂斩神:我是王者英雄代理人盘说如懿传之所有人双商都上线武侠召唤,开局创建逍遥阁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被全家抛弃后,皇家催我认祖归宗说好只渣江少,沈总怎么先哭红眼殊途仙路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后世之劫四合院之我是韩老六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HP之和格林德沃当校友的糟心事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