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战将王玄策》转载请注明来源: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
能向其倾诉
不过王玄策这些细微的变化,已经被李道宗有所察觉。通过这紧张而又舒缓的语气,感觉到此人定和东野先生定有某种关系,只是不肯言明罢了。随即又试探性的问到:“我看你枪法娴熟,似是火雷枪法,不知从何处学得”
这套枪法的确是火雷枪法,王玄策听闻李道宗识得此枪法,也是为之一愣,脑瓜子只能再次的转了又转,吞吞吐吐的回道:“在幼时与一老人不知其名讳更不知是何人,见自己身世悲惨,就用两月时间,传授了这套枪法,后来他就云游去了”
李道宗明显感觉到王玄策这仅仅只是推脱之词,所遇老人定是东野先生无异,年轻人既然不想表明,更没必要多问
这时候王玄策为了将话题岔开,也将这些时日心中所思,说于李道宗:“自古征战,均是对立相向,是友非敌,是敌非友,末将纳闷的则是元帅为何要厚葬这天柱王和慕容雷德呢”
听闻此言,李道宗顿时心头一闪,不曾想这个小将竟然有如此之体会。随即轻轻咂下一口香茗,故深沉的问到:“不知此事,你如何看待”
王玄策听其如此反问,故而答曰:“莫不是英雄相惜”
李道宗宛然一笑,望着略感狐疑的王玄策,肯定的点了点头说道:“自古英雄惜英雄这天柱王跟随伏允可汗南征北战,大小阵仗无数,上阵杀敌更是勇猛;虽与其多次交手,也是胜败参半。这慕容雷德跟随天柱王亦是多年,也是一员不可多得之虎将;懂韬略,识人心,爱子民,能文能武,确实难得。只可惜,归属于不同之国家,不同的民族。要是这吐谷浑早一些依附我大唐,我深信我定会和他们二人成为知己,犹如当年和东野先生那样的情深义厚一般只可惜各为其主也只能如此,给予其一个好的归宿,也算是祭奠这片拳拳之情”
至此时,王玄策才深深明了李道宗的内心世界,果然英雄惜英雄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敌人,只是都为了秉承一颗忠心,为民族,为国家,各为其主罢了。总之,气节不能失,仁义不可丢,正义不可违王玄策也被他这番话语,深深的折服,顿时对这个统帅佩服的五体投地。听闻李道宗点到东野先生之时,心头又是一沉;这一沉又一次让李道宗察觉,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就坡下驴,故而也带着对师父先前的一些疑惑,向其问到:“听此言,这东野先生和元帅莫非也是这般恩情”
李道宗随即就带着无尽的思念回到:“正是如此,这东野先生当年追随废太子建成,自玄武门之变后,原想着其可以依附当今陛下,同为大唐朝廷效力,可是在陛下再三挽留之下,依旧去意已决,云游四海。虽然在武德五年征讨刘黑闼之时与先生仅有短暂共事,但是先生之品性与德行让我深深的折服,所以也算故交”
听闻此言,虽说王玄策的心情被李道宗的话语带动的起起伏伏。但依旧坦然的回到:“果然,英雄相惜”随即又夸奖和应承了李道宗一番。
至此时,王玄策才明了师父以前的简略之事对师父的一片忠心,由衷敬佩随着简短的话语,茶叙也在两人会心的笑意之间,宛然结束
人生,就是这样,当一个人认准你是他的仇人或者对手的时候,即使你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或者对不起他的事情,他也依旧很难改变自己已经固化的观点,这就是先入效应。第一印象或者第一感觉往往对一个人来说真的很重要,而这也影响着两个人以后的关系。
在重大战事的节点上,王玄策总能冷静的分析,出奇兵致胜。这李景恒正因为一直没有整倒王玄策,反而让其一路节节攀升,所以甚是耿耿于怀虽然在父王的策划下,自己也立下了不少功劳,但是这些功劳在王玄策的面前,真的算不上什么。面对已经结束的战事,映衬在他心头的怒火,似乎又一次燃烧了起来
在这场腥风血雨的争斗中,王玄策始终都是处在被动的地位,从一开始,面对荐书被盗,面对各种凶险,面对李景恒的陷害,他都一一走了过来。没有忘记师父的叮嘱,更没有忘记最初的梦想,人生最可贵的就是初心,只要初心不死,一切都会再有机会。因此,凭借着他的至诚初心,再加上不争功不抢功的心性,就这样一切随和的走着。
在大唐初年,虽说已有了科举制度,但因为初创故而很不完善;门阀制度依旧影响着大唐选人用人的走向。而王玄策,因为出身的关系,似乎永远也逃脱不了直接被提拔的魔咒,能做的就是踏踏实实,一步步的来走向自己的人生巅峰。
随着战争的结束,因为府兵制的原则,国家自是不会保留这么多常规兵力,所以大部分兵士解甲归田。凭借杀敌数量,分赏完兵士之后,就开始对这些将校论功行赏。按照王玄策的功劳,他肯定是会被提升为将军。
李道宗也在考量着功劳簿的事情;应该举荐朝廷封赏王玄策什么呢是让其留在自己身边,还是坚守边关,顿时难住了这位大唐元帅。通过上次茶叙,以及甚久之观察,这王玄策确实是一不可多得之人才,能文能武,是我大唐的后起之秀。但是转念一想,青年才俊提拔的太快也不是什么好事,何况他仅弱冠之年,更应多加历练。压制一下他的功劳,也不失为一件妥当之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不锋芒毕露。想至此,李道宗看着即将上报的功劳簿,也有了一些欣慰;这些日子,为这事实在是想了太多,也实在是太累了
话分两头,书说两会。只见在这李景恒的大帐之中,他和陈雷两个人又猥琐的凑在了一块,似乎在商量这什么。这两个人,在平定吐谷浑的战争中,自然也是奋勇当先,杀敌不少,算是立了不小的功劳。但是此时他们讨论的,不是自己能得到什么样奖赏的问题;而是如何压制王玄策,如何让他和他的这帮兄弟一个个倒霉的问题
却见这李景恒颇为不忿的给陈雷讲到:“前些日子,不经意间看到父王草拟的功劳簿,举荐王玄策为将军,虽说按照他的功劳,也的确应该这样封赏但是这样,岂不是和我平起平坐了。这昔日的一个白丁,今日就成了将军,你说这都弄的啥事呀”
看着如此抱怨的李景恒,陈雷随即就阿谀奉承的回到:“将军息怒,将军息怒,这事咱们得从长计议”
这李景恒原本就憋了一肚子火,听到陈雷这么一说,顿时愈发愤怒的骂道:“息怒个屁呀每次看到他那副清高的嘴脸我都来气;要真成了将军,他还指不定神气成啥样呢”接着转念一想:他要是成了将军,岂不是让雪雁又高看他了一眼,不行,我这妹子绝对不能够嫁给这出身卑微之人随即拍案而起,大大咧咧的吩咐到:“你小子,快想想有啥办法整一整他,杀杀他的锐气,当然,给整死也是极好的”说完之后,怒目而视这燃烧将尽的蜡烛
要说这坏人的脑子就是转的快,只见这陈雷听闻李景恒此言,两个斗大的眼珠子咕噜噜的转了这么几圈,一拍脑袋,想起这么一件事情:“对了,大哥,在咱们离开凉州追击天柱王的时候,我看见王玄策的手下,运回来了好几车东西,也不知道装的什么,就直接进了他们的大帐”
“你说的可是那个大黑汉子周曾”
“对对对,就是他,就是在那天他们烧了天柱王的粮草得胜回来的时候”
“这几大箱东西,并且还是在烧了这天柱王粮草的时候运回来的你说,除了金银珠宝,这还能有啥”李景恒带着欣喜之情,一边思索着,一边若有所悟的回到
一听此言,陈雷也是惊讶的拍着脑袋夸赞着回到:“对呀,你看我这笨样,咋都没想到呢,肯定不会是粮食呀还是大哥机敏”
话虽如此之说,但这均是猜测,要想整他们,一定要把证据给坐实了。于是乎,俩人一番商议,计上心来。因为他们知道,这次王玄策偷袭了天柱王藏粮之地后,一把火就给烧了,带回来的东西也没听说给父王汇报呀想到这里,李景恒又一次给陈雷吩咐到:“快,多派几个心腹,去详加打探一番,只要证据坐实,我们不怕他不认。但是请记住一定不能打草惊蛇”
陈雷领了吩咐,旋即就去办差了。经过这又使银子,又用计谋的,也就小半天的功夫,就打听清楚了事情的缘由。随即就急急忙忙的回到了这李景恒的大帐,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大哥,这这都打听清楚了”看着陈雷气喘吁吁的样子,李景恒欣慰的送上手中的茶碗对其说道:“喝口水,别急,慢慢说”
陈雷接过茶碗喝了几口,清了清嗓子之后,接着回到:“刚才领了大哥的命令,一丝不敢歇着,就安排了咱们几个心腹,张小七,李五四,每个人给了他们十两银子。又找了这几个会说的,比方说李更,王坤道等这几个文人,每人也给了十几两银子,让让他去这王玄策的大帐详加侦探”只见李景恒听着这陈雷杂七杂八,吭吭唧唧说了这么一大堆没用的。顿时火急火燎的急性子又一次爆发:“别扯这么多没用的了,你用了多少银子,过会直接滚去领去,捡重点的说”
陈雷一听这话,得意中带着霸气的回到:“大哥,经咱这么一打听,他们足足拉回来了七大箱子的东西,果不出你所料,里面全是天柱王这些年搜刮的民脂民膏呀,足足有三万两金银珠宝,这都在周曾的营帐中放着呢”
听闻此言,李景恒瞪大了眼睛又一次厉声问到:“你可确定”
但见这陈雷准确无异的看着李景恒斩钉截铁的又回到:“确定呀,刚我还让王小七去他那里看了看呢,这东西还在放着呢”
李景恒左手之拳头,狠狠的砸在了右手的手心之上,大喜中喃喃自语道:“天不负我呀,如此甚好,如此甚好那就先从这周曾开始”
“对,那就从这周曾开始”陈雷也是面带喜色的随口应承这
紧接着,李景恒又调侃道:“你说这俩人哈,也真有意思,胆子可真够野的,踅摸回来这么多好东西,竟然敢不上报,还想独吞,这不是明摆着贪墨吗”
“大哥所言甚是,这可是死罪那”话语之间,两人会心一笑。
但见这陈雷接着又乐呵的说道:“那我此刻就带人先把周曾给抓起来”说着就准备大步流星出门。
“且慢”李景恒随即伸手阻拦到
紧接着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故事又会朝着那个方向发展呢请看下回
第二十七回:玄曾二人被诬陷李道宗将计就计
前文说到,这陈雷冒冒失失的就准备去给周曾抓来;李景恒随即将其制止:“你这猪脑子,怎能是我们去抓呢,这事儿得先禀告给父王。”
陈雷一拍脑袋,随即就明白了李景恒之“深谋远虑”于是,两人立刻去往帅帐。
此时的李道宗,已对其他人的功劳簿安排停当,唯独对王玄策等几个青年才俊的功劳颇费一番脑筋这李景恒一看帅帐也没外人,既没打招呼也没施礼的就溜到了帅案旁边。
但见其不紧不慢的给正在沉思的李道宗说道:“父王,给你说件事呗”
李道宗随即抬起头斜了一眼这个不太争气的儿子调侃到:“你还能有什么事,别给我惹祸就是给我最大的好事”。
李景恒恰好发现父王面前的素色茶盏没了茶水,随即拿起旁边尚温的麒麟银壶,斟满了茶汤,亲手递了过去。见李道宗端正的接过之后,就略带得意的说道:“做儿子的向来秉承父王之教诲,怎能给您惹祸呢。不过父王,我倒听说王玄策这次发了大财了”
“他一小小的偏将能发什么财”
“听说他偷袭了天柱王的粮草之地后,运回来了满满七大箱的金银珠宝”
李道宗随即面色凝重的问到:“你这消息从哪偷听来的”
这李景恒偷瞄了一下陈雷,两人会心一笑。当听闻李道宗如此反问之时,他们已经明了,父王并不知道这件事情。那么王玄策侵吞战利品的事情,这就要给他坐实了。犹如获得无上至宝一般的李景恒,随即就大大咧咧的回到:“父王,看您说的,儿臣怎会去偷听呢,整个军营的人现在都在传这事”
李道宗听闻此言,顿时吃了一惊:难道自己看错人了,这小子竟如此之爱财私藏这么多战利品按照大唐律令这可是死罪呀
李景恒瞄了一眼面色迟疑的父王,随即又添油加醋的说道:“这自从打败天柱王,灭了吐谷浑已经不少时日了,不曾想父王竟然也不知此事,实在是让人气愤呀”
陈雷接着又补充到:“如此看来他们定是想侵吞了这笔宝藏,不过这可不是一笔宝藏,而是一颗包藏的祸心呀;王爷您一定要机瑾一些,千万不能被这王玄策给拉下了水呀”
听他们这么一说,李道宗不仅感觉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说的在理,也
小说推荐:《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回到过去做财阀》《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爱发微博的我,成了职业通天代》【三七书屋】《成为雍正妹妹之后》《神话:灵性支配者》《洛杉矶之狼》《落崖三载后》《阴影帝国》
涅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