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尸棺》转载请注明来源: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
头,说知道,女人就继续说道:“后来到了明朝中期,山东治匪,我们混不下去了,就逃到了河北,又举家干起了偷盗的勾当。刚开始就是小偷小摸的,偷的东西也都是一些珠宝首饰类的东西。可在明朝末年的时候,天下又是一场大乱,清军入了山海关,我们老苏家又举家到了东北。临出关之前,苏家的先辈据说是从一个古董店里盗出了一本古书,起初谁也不知道这本书是干什么用的,也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
说到这,女人顿了顿,从车门上的储物盒里拿出两个长方形的牌子,看似随意地向后一扔,正好将那两个牌子扔到我和梁厚载怀里。
那是一种看不出原料来的金属牌子,十厘米长、五厘米宽,牌子有六个棱角,其中一个棱角上还缠了金丝线。而在牌子的正中央,还刻着一个“通”字。
我师父转过头来对我们说:“你们两个拿好这个六棱牌子,手里没这个牌子,是进不了祠堂大门的。”
一百三十九章祠堂口
师父说完之后,女人又继续说道:“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家里的祖辈发现那本书上的内容,全都和寻龙点穴有关。就是借着这本书,我们老苏家又干起了寻龙穴、盗古墓的勾当。”
先是私盐贩子,然后是响马,再然后是盗贼,最后又盗墓,听她这么说,他们家自从元朝至今,就没干过什么正经行当啊。
可师父不是说,在明朝年间,老黄家就和我们守正一脉常有生意往来吗,按照时间推算,那时候的东北老黄家还是河北老苏家,那时候的苏家上下,还都是游迹于市井的盗贼。
问题是,我们守正一脉怎么会和这样的盗贼世家走到一块去呢
女人还在继续说着:“整个满清年代,苏家就是游蹿在东北这片地上的一群土贼,一直到了大概是光绪年间吧,老苏家在一片老林子里发现了一条龙脉。至于这条龙脉在哪,是什么样子的,如今只有家里的老太爷知道。我所知道的事,就是在龙脉出现之后,老苏家就变成了老黄家,当年的东北土贼也变成了靠山吃山的参商,一直到现在,我们老黄家,还是靠着山里的宝贝过活,只不过当年卖的是参子,现在卖的是别的东西。”
到这里,女人就算是说完了,之后就专心开车。
我心里就觉得奇怪,按她的说法,老黄家在清朝末年就已经把自己洗白了,成了正经生意人,而他们之后所做的生意,也和过去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那她为什么还要告诉我黄家从元代到清末的那段过往呢,虽然她也没有说得太细致,可我总觉得那些话非常多余,毕竟从盐贩到土贼的那段过往,似乎并不怎么光彩吧
这时我师父却说话了:“咱们守正一脉的历代掌门,都是老黄家的监理人,从明朝年间就是了。对于老黄家的那段过往,你以后还要详细地了解。”
听到师父的话,我依然很纳闷:“监理人什么是监理人啊”
师父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对我说:“现在告诉你这些还太早了,到你接过我的摊子时,这些事情自然会知道的。不过现在可以告诉你,在咱们这个行当里有六大世家,老黄家是其中一个,每个世家都有一个监理人,黄家的现在是我,以后是你。”
我师父这边说完,正在开车的女人也接着说道:“其实我们这些所谓的世家,全都不是你们那个行当里的人。可我们这些世家和监理人之间,又是孟不离焦,焦不离孟的关系。我们少了你们不行,你们要是少了我们,一样不行啊。要是没有我们老黄家,存在门鼎脚行里的宝物,至少要比现在少一不说,在杂草之下,还有大量的碎石头。
要说这女人开的车也是够能扛的,这一路走下来竟然都没散架。
一路上的颠簸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最后女人终于又将车开上了正常的马路。我看到马路的左侧是一个映着月光的水潭,而在马路右侧的不远处,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村落。
女人最终将车开到了村中央的一座祠堂门口。
我下车的时候,腿脚还有些发软,师父走到我身边,对我说:“把牌子拿出来。”
我从口袋里摸了一把,就摸出了女人扔给我的那个六棱牌子。
一直等我缓过劲来了,师父才带着我走向了祠堂大门。
可还没等我的脚迈过门槛,就听到不远处有人在喊:“柴师傅,柴师傅,等一下。”
我寻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就看到一个道士打扮的人匆匆走了过来,天色太暗了,我看不清他的脸,只能看出他的身材圆滚滚的,又矮又胖。
我师父笑呵呵地朝他抱了抱拳:“李道长。”
那人走到我师父面前的时候,将脸转向了我和梁厚载,不过他显然对我们两个不感兴趣,仅仅是短暂地看了我们一眼之后,就转过头对我师父说:“先别进去了,黄老太爷正和昌荣、昌盛他们议事呢。”
他说话的时候,车上的女人也过来了,她也朝着道士笑了笑,叫一声:“李道长。”
李道长点了点头:“哦,是莲啊,你也回来了”
说完之后,他又转向了我师父,说:“老黄家这次的事,很是麻烦呐”
我师父点了点头:“我知道,黄老太爷在信里都说过了。”
李道长“嗨”了一声,语气带着几分烦躁说道:“柴师傅,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就在昨天晚上,老黄家又出事了”
我师父就问他:“出了什么事”
李道长回应道:“第二只龙角也裂了,从里面又掉出了异骨。包有用过去看过了,说龙角是被火药炸开的。”
什么龙角,什么异骨,我原本也不知道黄家到底出了什么事,当然也听不懂李道长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但我听他提到了包师兄,既然包师兄真的来了,那刘尚昂是不是也
我心里正这么想着,就有人从祠堂门口走了出来,朝着李道长喊:“李道长,黄老太爷请你进去。”
当时的月光正好落在祠堂门前,我一眼就能看清那个喊话的人,这人长得精瘦,穿着一身对他来说过于肥大的迷彩服,他理着一个平头,身子虽然站得笔直,可浑身上下却散发着一股很猥琐的气质,再加上那副尖嘴猴腮、长得像老鼠一样的面容,不是刘尚昂还能是谁
一百四十章石狮子
我一看是他,当场就喊了一声:“刘尚昂”
我绝对不会认错,眼前的人就是刘尚昂,可我喊了他一声之后,他竟然看也不看我一眼,还是笔直地站在门外,目视前方。
这时候就听李道长对我师父说:“柴师傅,你既然来了,就跟我一块进去吧。这几天,黄老太爷可是盼星星月亮似地盼着你来呢。”
我师父点了点头,就径直进了祠堂门口,也没理会站在门边的“刘尚昂”。
当时我就想,我会不会是认错了,可那个人就站在我身边,我又仔细看了他两眼才确认自己没认错,这个世界上的确有可能出现两个非常相像的人,但我不相信这两个人连耳垂上的胎记都能长得一模一样。
刘尚昂耳垂上那一小片深红色的桃花形胎记,我这辈子都不会认错
我盯着刘尚昂的侧脸看的时候,刘尚昂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很不自然,他很刻意地将脸扭到一边,好像是生怕我看出他是谁一样。
我靠,几年不联系,见了面还装不认识,我心里顿时火大,伸手就抓住刘尚昂的手腕,使出天罡锁的手法,用力一攥。
几年不见,刘尚昂比过去结实了很多,手腕上的筋络和骨骼好像也比过去硬实了,可我当时也是急了,差点用上了全力,就刘尚昂这小身子骨是绝对抗不住的。
他当场就哀嚎起来:“哎呀疼疼疼疼哥哥别闹,我这正执行任务呢。”
什么执行任务我才不信呢,就他这鸟样能执行什么任务
可这时候我师父却突然停下脚步,回过头来朝我喊了一声:“有道,不要胡闹。胖墩现在有任务,不能和你说话。”
既然师父都这么说了,我就稍稍松了手上的力道,但依然用右手攥着刘尚昂的手腕,刘尚昂讪讪地朝我笑了笑,可依然没说什么。
直到师父朝我招了招手,朝我喊一声:“跟上”,我才松开刘尚昂,追着我师父去了,临过门槛的时候,我又朝刘尚昂看了一眼,他又变成了那种笔直站立的样子,目视着前方。
梁厚载从他身边走过的时候,他依旧目不转睛盯着前方,眼珠都不转一下。
虽然我也不知道刘尚昂具体是在执行怎样一个任务,可看到他那副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心中的火气顿时就散了,反而有了一种莫名的喜感。
从小到大,梁厚载浑身上下都是一股猥琐味。我估计他这次的任务,其中应该也包括为老黄家的祠堂守门,可他站得再怎么直,我也不觉得他是个守门人,反倒像个潜伏在祠堂门口的窃贼,总觉得只要黄家人一个不留神,刘尚昂就会趁机钻进门来偷东西。
我知道,我这样想可能对刘尚昂来说不太公平,可我就管不住自己朝着这样方向想。
我甚至在想象,会不会是刘尚昂偷了老黄家的东西,才被罚在祠堂外守门的。
我心里想着这些,就听前方的李道长自言自语地说道:“石狮子都调到门内来了,唉,麻烦麻烦,天大的麻烦。”
他一边说着,还转身朝着祠堂大门看。
我先是朝李道长的脸上看了一眼,想看清他的样子,可当时他就站在仪门牌坊的阴影里,那个黑漆漆的阴影正好挡住他的脸,我只能看到他的眼睛里反着月光,却依旧看不清他的长相。
之后我又朝着他视线所指的方向望过去,就看见祠堂的大门内侧有两座一人半高的石狮子。
说实话,像这样的石狮子我小时候也曾见过,我们市西北方向有个菜市场,市场大门外就摆着这么两座狮子。可老黄家祠堂里的石狮,却和我之前见过的那些很不一样,过去我见的那些石狮,面相都被刻画得十分威严。可这两只狮子,一只垂着头、耷拉着眼,看起来精神非常地萎靡;另一只昂着头,狮目圆瞪,张着一张大嘴,口中还衔着一颗人头骨,它给我的感觉,是一种极端的暴戾。
而且通常来说,像石狮子这样的镇门兽都是摆在大门外的,可这两只却放在院子里,背对祠堂大门。
老黄家的祠堂是那种三进门的古宅,进入大门之后,经过一个很小的院子,就是一座汉白打造的仪门牌坊,或者直接叫仪门也可以。两只石狮的目光就直盯着那座仪门,又或是盯着仪门中的什么东西。
可我朝仪门那边望去,却只能看到老黄家的宗祠大殿,既然是祠堂,在那个殿堂里,放得应该是老黄家历代先祖的牌位。
让这样两只面相不详的石狮子正对着祖先的牌位,也不知道黄家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对于此,我师父似乎没感觉有什么不妥的,他过了仪门之后,丝毫没有停留地绕过宗祠大殿,走上了一条小路。
我和梁厚载也赶紧跟过去。
李道长叹了口气,也跟了上来,我还特意转过头朝他那边看,就发现他的脸又被树叶的阴影挡住,我依旧看不清他的样子。
李道长也留意到我三番四次地朝他脸上看,我这次转头看他的时候,他就笑呵呵地对我说:“呵呵,你想看我的脸哪有那么容易。同道中人都叫我无面道人,只要我不想让你看到我的长相,你无论如何也是看不到的。”
无面道人对了,行尸考录w里还真记载了这么一个人,书上说他生于宣统二年,早年是个军人,在战场被毁容之后皈依道门,因为他天资聪慧,得到青峰观上代观主的垂青,继承正一道旁系衣钵,苦修五十年之后修得小成,之后就踏入红尘,在民间除魔卫道二十年,回到青峰观成为当代观主。
因为容貌被毁,无面道人研究出了一套秘法,可以将自己的容貌藏在“阴阳之间”,寻常人无法看清他的长相。
当然,行尸考录w中对于他的记载是很长的,这里为了节省篇幅,我只能做一个简单的概括。不过我师父在行尸考录w上的确是说他将容貌藏在阴阳之间,至于这里的阴阳之间是什么意思,我就没办法解释了。
另外,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一下,我第一次见到李道长的时候,他已经将近一百岁了。虽然我看不清他的脸,可从他的体态和动上来看,怎么看都像是一个略微有些发福的中年人而已。
这时候我师父回过头来,指了指我,对李道长说:“我徒弟。”
李道长又笑着说:“哦,你就是左有道啊。怪不得呢,刚才我就觉得你身上的灵韵和柴师傅有些相似。呵呵,我虽然是第一次见你,可你的名字我可不是头一次听说了,上次你在鬼市一举生擒赵德楷的事,当年可是被传得神乎其神啊,同道中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
说完之后,李道长又看向了梁厚载,接着说道:“我还听别人说,左有道此生有两道生门,其中一道是李良的弟子
小说推荐:《回到84,成了乔丹一生之敌!》《寒门贵女》《仗剑独行斩鬼神》《转生哥布林,但母亲是白毛精灵?》《种花家的兔子[星际]》《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无限旅游团》《青仙问道》【鸿蒙小说网】《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人面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