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由崧登高望远,身边的祖海、李全等锦衣将士和李国辅等内监宫女及百官紧随左右。朱由崧神情若定,时而点头,时而微笑,花马刘果然名不虚传,真有几分军阀的气势。
这等于视刘良佐的十万判军如无物,面对万马千军,皇上如此处变不惊,无疑是这些军将之楷模。
此时朱由崧的兵将跟朱由崧一样信心百倍,郑洪逵和江阴三公全身披挂,带着六万京营各就各位,严阵以待。城外的西山凹御营训练场此时成了御营阵地。
刘肇基现在也明白朱由崧的用意了,内心赞叹朱由崧乃用心良苦的千古明君之时指挥若定,五千兵马全部进入临战状态,他们要以此机会,初试牛刀。
尚未到既定的进攻时间,刘良佐的人马正调兵谴将,挖壕布炮,填充弹药,赶死队正在准备攻城车、撞城车、云梯,等等。
此时全身戎装的刘良佐正骑着一匹杂色大花马立于南京城外几里处一高坡上,身边的亲兵卫队人欢马乍,甲衣翻穿同样鲜明,如林的刀枪在阳光下晃人的二目。
看到了城头上出现了皇上的甲仗,刘良佐灵机一动提马下了高坡,身边的卫队紧紧跟随。
纵马到了护城畔,果然见城头上被众人簇拥着,正是他昔日的陛下朱由崧,刘良佐勒住了战马,仗着胆子打算说几句。
因为平时见到城上这个人,也别说如此面对面地近在咫尺,就是见到他的一句话一张纸,他都得像恭敬祖宗一样顶礼膜拜,但是从今天起,他再不要对此人下跪了,甚至还要耀武扬威地坐在马上与此人答对,这无疑需要几分胆识。
“城上可是昏君朱由崧”刘良佐大放厥词,直呼其名,甚至用手指指戳戳。
朱由崧早就注意到他了,一匹杂色大花马上坐着一员主将,面如铜锣,浓眉蚕目,秤砣鼻子,稀疏的胡子,鲶鱼嘴,头顶金翅盔,身披锁子连环甲,腰悬长剑,身村魁梧,战马的鸟翅环得胜钩上,挂一杆三尖两刃。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不用人介绍,朱由崧也能认出来,凭他身后飘舞“刘”字大纛旗,融合前生今世的记忆,不是历史上臭名熏天的贰臣刘良佐还能有谁
“逆贼,你终于来了,让朕等得好苦啊。”
朱由崧没回答他这句废话,冷笑着骂道。
“哦哈哈哈”刘良佐形骸放浪地在马上大笑起来,“这么说,你是想念微臣了”
“哈哈哈哈”朱由崧比他笑得更夸张,更有雄性,与刘良佐的笑不同,因是智者成功之笑,发自肺腑,出于开怀,而且由于他有武者的内力,加上是站在城头居高临下,借风传音,声若洪钟,笑声回荡在天地间,完全压过了刘良佐的那几声自名得意之笑。
这一下把刘良佐笑愣了,不敢再笑了。
压住了对方狂放的笑声,朱由崧不无兴致道:“对对对,朕实在是太想念你了,你贵为倡平伯,又统领这么多军马,关键是还经常想着如何降清卖国,这得多费心呀,朕于心何忍呀那些琐碎之事留给其他人吧,念你当初拥立有功,朕给你三条路,三尺白绫,一碗御酒,一把自裁短刃,就此了断了吧,朕既往不咎,不但恕你这十万兵将无罪,还当着天下人的面承诺不诛连你的家小,怎么样,对得起你了吧”
朱由崧有意使坏,前几句听着顺耳,却突然来了后几句,能把人气吐血。
“住口昏君啊,死到临头还有心耍贫嘴,什么,拥立之功你还知道某有拥立之功算了,老子不跟你废话了,实话告诉你吧,君逼臣反,臣不得不反,老子不伺候了,老子已经投降清军了,熊州的祖帅此时已经出兵了,你铁定就是亡国之君。识相的话赶紧开城投降,不然的话,某可要驾炮攻城了,城破之时,鸡犬不留”
正文第144章铁了心要当汉奸的刘良佐
刘良佐被朱由崧气得铜锣大脸涨成了紫猪肝,撂出了几句狠话,想吓吓朱由崧和城头的百官兵将们。
哪知朱由崧听后一点也不意外,仿佛尽在意料之中,或者说跟没听到差不多,冷笑连连,“刘良佐,你别得意得太早了,就你这几万蝼蚁之兵还想破城朕也实话告诉你,朕运筹帷幄,早就布下了天罗地网,你摸摸你的脑袋还有没有了,还在这里大言不惭,大放厥词,你已经插翅难逃了,识时务的你赶紧给自己留个全尸吧,这样兴许能保住你手下的十万人马和你的一家老小,这可是你最后积德的机会。”
刘良佐把嘴一撇,尽是轻蔑之色,“是吗说得怪吓人的,可是你的天罗地网在哪儿呢倒是有几万京营兵,不过是乌合之众耳,龟缩在城中敢出战吗,不敢吧。哦对了,你西山凹还有一支人马,几千人够给老子这几万大军垫马蹄吗恐怕此时早已经被我的蔡总兵杀得丢盔卸甲跪地求饶了吧”
朱由崧摇头道:“果然是狂妄之辈,而且无知。刘良佐,你知兵吗自古以来,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别看朕在西山凹只有五千兵马,可抵得上五万雄师,很快你就会明白的,但等你明白的时候已经晚了,赶紧集体投降是尔等的便宜。”
本想让朱由崧屈服他的兵威,没想到是妄费心机,刘良佐决定不再跟朱由崧废话了,刚要下令攻城,朱由崧这时又说话了,“你看看这都是谁”
说着一挥手,早有准备的亲军锦衣带过来几个人,正是被卢九德在河南抓获的判将庞纪和刘同等,原来朱由崧早已经命令李全带人到河南把这几位解进京城,开始时李全还有些不解,这些罪大恶极,或杀或刮处置了就得了,这么远押解他们进京干什么呀,又不是什么主要人物,后来才明白陛下的用心,现在除使苦肉计有功的刘同之外,这几个全都是五花大绑的。
看到这几个人,刘良佐脑子嗡了一声,差点从马上裁下来。
这是数日前他派他们带着自己亲笔信去清营联络鞑子,不慎被朝廷的人发现了,据刘同所说,参将庞纪等人全战死了,只他一个带着鞑子的回信侥幸生还,这些人怎么出现在这里还有自己的家将刘同,不是在寿州养伤吗
很快刘良佐全明白了,他忠信的家将刘同背叛了他,与昏君的人马定下施了苦肉计,自己得到的那封信肯定是假的,这应该是个圈套,难怪熊州那边的清军迟迟没有消息呢
这时城上的刘同也说话了:“刘爷不要怪小的,小的也是迫于无奈,为了一家老小能活命不得如此。小的伺候刘家这么多年,看您走到这一步小的还想多说两句,刘爷呀您别再异想天开了,一开始您就被人牵着鼻子走,跟皇上对是没有好下场的,赶紧带着弟兄们投降吧,当今圣上仁德无疆,别再执迷不悟了”
连自己最忠实的家将都背叛了自己,这是刘良佐想破脑袋都想不到的事,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这个畜牲”刘良佐气得骂了一声,后边刘同说什么他都不听清楚,此时狠不得把他拉下城来大卸八块。
“刘良佐,你再看看这是什么”朱由崧命人把庞纪和刘同等人带下去后,又取出一样东西,故意挥舞着让他看。
刘良佐乃出身行伍的悍勇匹夫,又正值壮年,两只眼睛视力不是一般的好使,当然看出来了那是一封信,而且这封信是他数日前自己亲笔所写。
只是刘良佐身后的兵将们,他们并不完全知情,也看不清楚信上所写,不知道朱由崧拿一封信要搞什么名堂,他的亲兵卫队以及身后的万千兵将都盯着朱由崧手中的顿感疑惑。
“各位,这是刘良佐写给他那个汉奸兄弟刘良臣的亲笔信,大家想必都想知道这封信的内容吧,那不妨朕就给你们读一读,尔等竖起耳朵都听好了啊。咳咳咳,”朱由崧把信展开,故意大声地清了清嗓子,是为了让城下更多的人听见。
朱由崧朗声读道:“胞弟良臣,见字如面。自上次书信,二十日余”
这些字句,刘良佐太熟悉了,不过此时字字如针如刀,刺着他的心灵。不过,这还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接下来该何去何从三路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原来都是假像,难怪黄得功的人马那么不堪一击,这全是昏君的诱敌之计
得知没有清军给他后盾,这次行为完全是他一厢情愿,纯粹是他一个在唱戏,没有清鞑子什么事,刘良佐顿时蔫了,还有些后怕,刚才的得意忘形,刚才的踌躇满志,刚才的万丈豪情,此时全都烟消云散,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沮丧地想自己的后路。
这个大当上得,花马刘肠子都悔青了
朱由崧放开嗓声,把在穿越前练了十几年的在课堂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本领超水平发挥出来了,把这封信在城头上读了一遍,一直读到落款是刘良佐的字样和日期,甚至连倡平伯的钱戳都读出来了,一字一板,字正腔圆。
虽然没有麦克风,但朱由崧是站在高处,居高声自远,而且他用上武者的内力,声音更加雄浑悠远,其传播效果胜过二十一世纪集市上叫买叫卖的扩音喇叭,而且没有半点噪音,因此从刘良佐,到他身边的卫队,再到身边不远处的几万兵将,很大一部分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读完之后,城上城下,数万之众,窃窃私语起来。
“这难道真是刘良佐所写”
“应该是肯定是这个时候皇上没必要弄封伪信在这里宣读,你没看到庞纪和刘同等人吗”
“刘良佐果然通敌叛国,跟他兄弟一样当了汉奸,他所谓的什么君逼臣反,臣不得反,全是借口蓄谋已久,我们上当上了”
刘良佐的人马反应明显,不少兵将有种被刘良佐忽悠的感觉。因很多人还被刘良佐蒙在鼓里,原以为这次造反是正义之举,是出于保命的不得已之策,闹了半天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
朱由崧这一招,无非是想让百官和众将包括跟随刘良佐一起造反的军将看清其嘴脸,现在都清楚了,刘良佐分明是个吃里扒外,脚踩两只船的大明蠹虫,和他的汉奸弟弟刘良臣私通书信,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一点可以从信中看出来。
更为严重的无疑是这一次,他这是下定决心要走他兄弟的老路,王八吃称砣,铁了心地要当汉奸
s:看到有书友摧更,临时决定加更一章,求打赏支持。虽然本书存稿很少,但看到读者的心声,也要加更,不为别的,只为支持本书的朋友们,此处不需要有掌声,晚上还有一更,祝亲们周末愉快。另,看到订阅在下降,有的亲们是不是认为小草情节展开过慢,或者是认为在拖情节呀,冤枉了,其实小草写得很认真,是为了让笔下的每个人物都尽量鲜活起来,但水平有限,一人难趁百人意了,但小草决不是拖情节,请亲们继续支持小草,叩谢了。
正文第145章刘良佐除外,余者皆可投降
汉奸,历来为人所不齿,尤其是像刘良佐这样的,身为大明的倡平伯,拿着朝廷的俸禄,却干着通敌判国的勾当,人品之卑劣已经低到海拔以下了,谁愿意与这样的人为伍跟着他混下去,就是汉奸的走狗,比汉奸还低一等
因此,朱由崧读完这封信,刘良佐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就连他身后亲兵卫队之中也有人开始摇头,觉得脸上发热了。
最受不了当然是刘良佐,如挨了当头一棒,这一棒差点儿把他砸懵,汉奸之名已经当着全天下人的面坐实了,这辈子跳到黄河里也摘不掉洗不清了,不过对他这种品行之人,此时在乎的不是这个,而是这封信落入朱由崧之后,那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令他不敢往下想却又不得往下想。
木已成舟,剑在弦上,今天就是今天了,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感到没有退路又不能投降只得垂死挣扎的刘良佐最后一咬牙,拨马就走,他的亲兵卫队跟着也撤了下来。
朱由崧知道,刘良佐孤注一掷了,这是要下令攻城的节奏哇,因此不失时机地冲城下大喊:“刘良佐已经当了可耻的汉奸,你们愿意跟着这个卖国贼当汉奸当走狗吗如果不愿意,赶紧弃械投降还来得及,朕郑重承诺,除刘良佐一人之外,谁都可以投降,朕向来不杀俘虏,不诛连无辜,回来吧,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朕赦免你们无罪,尔等还是朕的好儿郎”
李全和李国辅等人,事先按照朱由崧的指示已经准备了嗓门大的兵将,共有上百名人,这边朱由崧话音一落,他们这些人出现垛口处,排着队一齐大喊:“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皇上乃千古仁君,不追究你们了”
这一百人李全曾经还给他们预演排练过,此时格外卖力,一百名大嗓门的军汉,站三丈高的城头,齐声高呼,声势之大可想而之,响彻宵汉。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朱由崧这一招无疑是在瓦
小说推荐:《沧澜道》《打赢复活赛后被遣返龙族》《黑之书》《灾变卡皇》《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我在无限游戏里封神》《妖魔乱世,我能模拟修仙》《红楼之平阳赋》《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