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隋朝》转载请注明来源: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
六十八、杨侗也登上了皇位(1)
杨广的死讯传到东都,二十四日,留守东都的隋朝官员段达、王世充等人拥戴越王杨侗即位,改年号为“皇泰”,同时大赦天下。只是,此时能感到皇恩浩荡的地方已经很小了。
杨侗是杨广的孙子,从小聪明过人,宽厚仁爱。书上夸他眉目如画,温和仁爱,仪容风度矜持庄重。但长得好未必命运好,事实上,杨侗的悲剧命运早已注定了。
六一七年,杨广出游江都,命大臣段达等辅佐他,留守东都洛阳。现在杨广死了,这个留守的领导就顺理成章的转正了,成为隋政权东都一派的名誉领导。
我们这里把他称作名誉领导,是因为大权并不在他手里,东都一派的领导权实际掌握在王世充手里。
俗话说,“国无二主”。这下好了,国家同时出现了好几个皇帝。当然,无论对于国家还是百姓,皇帝多了,都不是什么好事。
由于当时正值战争期间,杨侗特意要求朝廷的各种仪式都一律从简。这包括祭奠先皇和新君登基的各种仪式,一切都本着简单、方便、节俭和省时的原则。比如原本两年的守丧期,被大大缩减,至新君即位那天就结束了。杨侗下诏追谥死去的杨广为“明”皇帝,庙号“世祖”;追尊元德太子为“成”皇帝,庙号世宗。尊母亲刘良娣为皇太后。只可惜东都政权寿命太短,杨广的这个“明”的谥号没有深入人心,后来的“炀”的谥号倒流传了下来。杨侗以段达、王世充为纳言,元文都为内史令,皇甫无逸为兵部尚书,卢楚为内史令,郭文懿为内史侍郎,赵长文为黄门侍郎,共同掌握朝政。杨广死后,这七个人组成了东都政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当时人称“七贵”。
听说宇文化及率军向西而来,东都上下震惊,一片恐慌。按理说“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此时东都新君刚刚登基,局势未稳,加上兵少将寡,恐怕不是宇文化及的对手。此时有个叫盖琮的大臣想了一个法子,他上疏请求联合李密一起抵抗宇文化及。这个意见得到了元文都的支持,他说:“现在宇文化及弑主逆天,而我们的兵力又不足以报仇,假如赦免李密的罪过,再派他攻打宇文化及,让两贼互相争斗,我们可以慢慢静观其变。如果宇文化及败了,李密的部队也会疲劳不堪;他的将士贪图我们的官爵赏赐,容易离间,到时候再活捉李密也不是难事。”
此计甚好,此计甚毒。
大臣们一合计,都认为此计可行。于是杨侗下旨,任命盖琮为通直散骑常侍,携带敕书前去拉拢李密。
再说宇文化及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就将辎重留在了滑台,自己率军向北直逼黎阳。此时驻守黎阳的是李密的将领徐世勣,他见宇文化及来势汹汹,害怕不是人家的对手,就引军西去,到了仓城。宇文化及渡过黄河,顺利占据黎阳,然后分兵几路包围徐世勣。李密率领两万步骑兵,驻扎在清淇,与徐世勣成掎角之势,互相策应。用烽火相呼应。平时挖深沟筑高城墙,不和宇文化及交战。每当宇文化及进攻仓城,徐世勣就点起烽火,李密看到信号后就带兵攻击宇文化及的后方。
宇文化及顾头不顾尾,始终不能放手一搏,于是就寻李密决战。两军隔着淇水布阵,李密逮着机会了,就当众数落宇文化及道:“你本来不过是匈奴的奴隶破野头,父兄子弟都受隋的恩典,几代富贵,满朝文武没有第二家。主上丧失德行,你不能以死规劝,反而谋逆弑君,还想篡夺天下。你不效法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的为蜀尽忠,却效法霍光之子霍禹的背主谋逆。乱臣之心,贼子之为,为人神所共怒,天地所不容。你还准备干什么?如果赶快归顺我,还可以保全你的身家性命;如若不然,必将身首异处,九族受诛。”
李密不愧是教过书的文化人,说起话来引经据典,口若利箭,滔滔不绝,把宇文化及说得理屈词穷面红耳赤。他低头想了半天,才想出一句“很爷们”的话:“我是来和你打仗的,用不着整那么多书里的文词!”
李密对身边的人说:“化及这么糊涂,也想成为帝王,我要拿棍子把他赶跑!”
宇文化及大规模修治攻城用具,进逼仓城。而徐世勣则在城外挖深沟坚守,化及受壕沟阻拦,始终无法到攻到城下。徐世勣又趁机在沟里挖地道,出兵攻打宇文化及,并焚烧了他的攻城用具。
两军相峙了很长时间,李密也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他在抵御宇文化及作战之时,也时常担心东都从他的后方插一刀子。所以关键时刻,他见到前来招安的盖琮,自然非常高兴,他上表要求归顺朝廷,并请求让他消灭宇文化及来将功折罪。为表诚意,李密又派元帅府记室参军李俭、上开府徐师誉等人前往东都朝见,同时送上俘获的宇文化及的同党雄武郎将于洪建作为礼物。
皇泰主杨侗立即下令在左掖门外杀了于洪建。当然不是一刀斩首那么简单,方法跟过去处死斛斯政的办法差不多,这里不再赘述了,总之很残忍很血腥。元文都等人认为李密是真心诚意地投降,给他的使者安排了十分豪华的宾馆。皇泰主接见了李俭等人,并任命李俭为司农卿,徐师誉为尚书右丞,派导从、排列鼓吹乐将他们送还宾馆,另外还赏赐给他们很多的美玉、绸缎美酒佳食等。册拜李密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命他先平定宇文化及,然后再入朝辅助政事。以徐世勣为右武候大将军。并下诏称誉李密的忠诚,并赋予了战场的指挥大权:“军队行动方略,均由魏公李密掌管调度。”
元文都对于李密的的归顺深感欣慰,他认为天下可以平定了。高兴之余,就在上东门摆酒作乐,从段达以下的官员都起身舞蹈。但这时候,有一个人不高兴了。谁?就是担任丞相之职的王世充。
王世充是朝廷重臣,正红得发紫,现在忽然发现来了个叫李密的人跟他争风头,心里十分不快。
王世充气愤地对起居侍郎崔长文说:“朝廷的官爵,竟然给了强盗,这是想干什么?”
王世充抱怨朝廷的招安政策,元文都等人则怀疑王世充暗地里和宇文化及勾结,因此双方有了裂痕。尽管表面上还热热乎乎的,但面和心不合,各人都在肚子里打自己的小九九。
-----历史原来可以这样读♂丝♂路♂文♂学♂网*♂.su♂ns♂il♂u.c♂om
安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