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悦小说网

外御突厥(4)

安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们再把时间拨回到五八三年。

突厥多次兴兵侵犯隋朝,也惹恼了隋文帝。他想和突厥打一场大仗,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恼人的边患。

他说:“以前周朝和齐朝对峙,分裂华夏。突厥与双方都通使往来,乘机渔利。周朝忧虑东面,害怕齐朝与突厥交好过深;齐朝忧虑西面,害怕周朝与突厥联合过紧;都认为突厥的轻重向背,关系着国家的安危。这是因为双方都把对方当成头号强敌,想减少北面的防御兵力。如今,朕以为重敛百姓、多聚财物以赂突厥,突厥也未曾感恩戴德,反而资助了突厥不断地前来侵犯。所以,朕对突厥按照礼制加以节制,从不虚费钱财;对黎民百姓轻徭薄赋,因此国用有余。又把原来应馈送给突厥的财物,用来加赐给将士,减省黎民百姓道路奔波之苦,使他们能够专心耕织。清除边患,克敌制胜,朕早已胸有成竹。突厥化外之人,凶恶愚昧,根本不能理解深刻的道理,将天下大定的今日,看作群雄逐鹿的战国之时,凭借前代养成的骄气,结下今日的怨恨。近来又倾巢出动,侵犯我北部边境,这是上天忿恨突厥残暴无道,驱赶他们前来送死。诸位将帅这次受命出征,不可一昧杀生,同时也要爱惜突厥百姓,如有投降的就予以接纳,对于反抗的就加以消灭,使突厥不敢再贪心南侵,永远遵从我大隋的威刑。这样,我们就不要像汉朝时匈奴那样派遣儿子入朝为质,也无须让他们亲自来长安朝拜。”

隋文帝的分析可以说是入情入理,对付这样的邻居,外交是必需的,但不是唯一的选项。所以有时候打一打也是必要的。

后来我们提出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强调和平崛起,有些周边小国就误判形势,认为中国就会耍嘴皮子,所以就明目张胆地去抢占我们的岛屿。

怎么办?我以为,该出手时就出手。如果有必要,打一仗也没什么不好。“打”不是目的,但“打”会帮助我们达到目的。这就是辩证法。

辩证法是中国人发明的,但在处理国际事务方面中国人往往就是一根筋,而西方人却把这个辩证法运用得得心应手。比如从前从前的欧洲列强,再比如现在的美利坚合众国。

于是,隋文帝任命卫王杨爽为行军元帅,兵分八路出塞攻打突厥。

杨爽指挥行军总管李充等人由朔州道出塞,四月十二日,与突厥沙钵略可汗在白道相遇。李充对杨爽说:“突厥近来多次得胜,必定轻视我军而不加防备,如果我用精兵突然袭击,定能打败敌人。”

精兵出击,弄好了可以成奇袭之功,但弄不好则可能被人家包围歼灭。众将领多持怀疑态度,谁也不愿陪他去冒险。

这时候,元帅府长史李彻站出来了,他认为此计可行。于是他和李充带领精锐骑兵五千人掩袭突厥军队。

事情果然如李充所料,此时突厥还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毫无准备。原因很简单:他们认为隋军不会来,也不敢来。

但他们很快为自己的轻敌付出了代价。

李充趁其不备,猛攻突厥主帅大营。一时间,突厥士兵乱作一团,四散逃去。隋军将士一阵掩杀,沙钵略可汗赶忙脱掉醒目的金甲,潜伏于茂草之中,这才得以逃脱。

而逃走的士兵,也没有好果子吃。因为缺粮,只好粉碎尸骨充饥,加上军中疾病流行,因此死亡极多。境况之惨,不忍目睹。

我们再来看看看另一路的战况。

幽州总管阴寿统率步、骑兵十万人出卢龙塞,攻打高宝宁。

高宝宁向突厥求救,这时候突厥正在全力和隋军死掐,哪有能力救援这个难弟啊?

没人支援,高宝宁就跑,于是放弃龙城退往大漠以北。但这事情不能算完,阴寿害怕这家伙哪天又会杀回来,于是悬重赏缉拿高宝宁,又派人离间他的部下心腹。高宝宁众叛亲离,只得逃奔契丹,后来被部下所杀。

至此,大隋王朝发动的针对突厥的第一阶段战役圆满结束。

来不及战役总结,第二阶段战役随之打响。

四月二十二日,隋朝秦州总管窦荣定率领九总管步、骑兵三万人兵发凉州,向突厥进攻。在高越原,他们遇到了阿波可汗率领的部队。

既然来了就是为了掐架,见了面也不要客气了。

直接掐吧。

这窦荣定在隋朝里也是能数得着的大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后面我们还要加上一条,特别低调。他是文帝的姐夫,但却从来不盛气凌人。文帝要授予他三公之职,他都坚辞不要。

阿波可汗遇到他,屡战屡败。

这里我们要隆重介绍一个人出场——“敦煌戍卒”史万岁。

史万岁现在的身份是敦煌一个普通士卒,准确地说,他连个普通士卒都比不上,为什么?因为此刻的他是戴罪之身,因犯罪被发配到敦煌当戌卒。但他原来可是个有身份的人物。被贬之前,人家可是上大将军,在朝中军中,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关于这个人,我们后面还要介绍,这是他在本书中的第一次亮相。

一天,他自告奋勇来到窦荣定军营,请求到疆场效力。窦荣定早就听说他骁勇善战,见到后非常高兴。

二十五日,双方排好阵势,还未交战,窦荣定派人对突厥说:“两国交恶,士卒何罪而使其丧命沙场?不如今天我们双方可各遣一名壮士以决胜负。”

那意思就是说,打仗又不是什么好玩的,一打起来就要死很多人,为了减少伤亡,又能决出胜负,我们不如各派一名代表,来个一对一的决斗。

突厥很快同意了。不能不同意,不同意会被人家瞧不起。

于是派出一名骑将挑战。这边出马应战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敦煌戍卒“史万岁”。

双方纵马对驰。

速度太快了。如疾风,似闪电。

以至于双方观战的士兵还没有看清楚是怎么回事,战斗就已经结束了。

突厥骑将的马还在奔跑,但马背上已经没人了,而史万岁手里则多了一颗血淋淋的人头。

可汗大为吃惊,不敢再战,于是请求与隋军议和,引军退去。

在两军紧张对峙的时刻,长孙晟又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攻势。

他当时在窦荣定军中担任偏将,派人对阿波可汗说:“沙钵略可汗摄图每次率军侵犯,都能获胜,而你刚率军入侵,很快就失败而归,这是突厥的耻辱。再说摄图与你的兵力本来势均力敌,如今摄图经常获胜,为国人所崇敬;而你却一败再败,成为国家的耻辱。如此,摄图必然要把罪名加在你头上,实现他长期的宿愿,灭掉你阿波可汗所占有的北方管辖区。希望你设身处地为自己考虑,你能抵御住摄图吗?”

阿波可汗一听此言有理,就派使节来到隋军中请教解决办法。长孙晟又传话给他:“现在达头可汗和隋朝联合,摄图无法控制。阿波可汗为何不依附于大隋天子,连结达头可汗,合兵壮大自己的势力,这实在是保全自己的万全之计。这难道不比丧兵负罪,屈就摄图,被他侮辱杀戮好吗?”

阿波可汗经过认真思考,认为长孙晟说得对,就派遣使节随长孙晟入朝请和。

沙钵略可汗素来嫌忌阿波可汗骁勇骠悍,他自白道败归途中,听说阿波可汗与隋朝交往,于是先期回国,举兵掩袭北边阿波可汗的辖区,大获全胜,并且还杀了他的母亲。

阿波可汗还军后,没有地方可以安身,于是向西投奔达头可汗。达头可汗勃然大怒,就派阿波可汗率军东进攻打沙钵略可汗。阿波可汗原来辖区的部落纷纷前来归附,时间不长,就聚集了将近十万的骑兵。

力量大了,阿波可汗就与沙钵略可汗交战,多次将他打败。突厥贪汗可汗一向交好阿波可汗,后来沙钵略可汗打败了贪汗可汗,贪汗可汗投奔达头可汗。沙钵略可汗的堂弟地勤察,因为不满沙钵略可汗,就率领部归降了阿波可汗。

怎么样?这一段有点象绕口令吧,那就多读两遍吧。

于是几方互相攻打,用兵不断。作战之余,都各派使节到长安向隋朝请和求援。对此,隋文帝都不答应。

干嘛答应?答应才怪呢。

隋文帝要的就是这是这种结果。只有他们之间互相攻伐,大隋北方的边患才能解除。

突厥因为内讧,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暇侵犯隋朝。书上记载:隋军两败突厥,此后,突厥众渐衰,称臣于隋,不复为害。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长孙晟这个著名的挑拨专家。

————历史原来可以这么读♂丝♂路♂文♂学♂网*♂.su♂ns♂il♂u.c♂om

新书推荐

我家娘子太体贴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金玉满唐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继兄不善我在异世界召唤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倒拔三国最狂上门女婿大明风流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朕,剩者为王臭县令朕怀孕了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朕,乃万岁!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HP)Forgive我在三国逆转乾坤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玄天宗修行记事乱世种田日常大宋小农民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大唐小说家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明末:边军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