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第一时间更新《灯下隋朝》最新章节。
十、谋诛亲王
公元五八〇年,不论是对杨坚、对北周王朝,还是对于整个中国历史来说,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宣帝逝世、杨坚专权、三方动乱、百越骚动……
这一年人心浮动,社稷飘摇。
山雨欲来风满楼。
就在“三方之乱”前后,宇文招等五王也暗中加快了夺权的步伐。
没有当上辅政大臣的赵王宇文招对杨坚恨之入骨,一心想除掉杨坚。经过一番密谋,他就邀请杨坚到他的府第喝酒。杨坚明知道是鸿门宴,但考虑到双方还没有撕破脸皮,再加上他也想一探虚实,就决定如约前往。他害怕下毒,所以来的时候还自带着酒菜。
宇文招把杨坚引到自己的卧室,他的儿子宇文员、宇文贯和妻弟鲁封等都在左右陪侍,佩刀而立。宇文招又把兵器暗藏在帷幕与宴席之间,让壮士埋伏于寝室后面,准备伺机动手。杨坚的左右侍卫都不让跟从,只有杨坚的从祖堂弟开府大将军杨弘与大将军元胄坐在寝室的门旁。这二人孔武有力,都是杨坚的心腹将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正是尽兴之时,宇文招用佩刀切开西瓜,然后不断地扎了瓜瓤往杨坚嘴里送。宇文招的热情有点过度了,过度了就让人怀疑。
不错,宇文招不是为了给杨坚留下一个热情好客的好印象,他的确是想借机行刺。
这个场景让我们想起鸿门宴上的项庄舞剑。
元胄一看,就急忙上前对杨坚说道:“相府有事,不可久留。”
宇文招呵斥他说:“我正在与丞相谈话,你想干什么?”
元胄根本不理睬他,只是双目圆睁,怒气冲冲,提刀站在杨坚身旁。这个劲头酷似那个在鸿门宴上舍身护主的樊哙。
宇文招一看硬的不行,就改用软招。他随即赏赐元胄酒喝,并且说:“你太多心了,我根本没有什么恶意,你用不着这么多疑和戒备。”
宇文招假装要呕吐,站起身想到后房去。元胄恐怕他一离开就会生变,于是就把他死命拽回来,扶他重新坐好。
宇文招想把元胄支开,就谎称喉咙干渴,让元胄到厨房取水来。元胄知道他的伎俩,就坐着不动。正巧滕王宇文迟到了,杨坚下台阶迎接他。元胄乘机对杨坚耳语道:“情况异常,请您赶快离开这里!”
杨坚说:“他没有掌握军队,又能有什么作为!”
元胄说:“军队本来就是皇室的,他如果先发制人,到那时一切就完了。我元胄并不怕死,只是死而无益。”
不知是酒喝多了反应迟钝,还是根本没把宇文招放在眼里,杨坚没有听从元胄的劝告,仍旧入坐,仍旧喝酒。就在此时,元胄听到寝室后面有士兵穿戴甲胄的声音。元胄再也忍不住了,他立即上前对杨坚说:“相府公事繁忙,您怎能在此久留?”
杨坚还不想起身,元胄就一把把他拉起来,然后强扶着快步离去。宇文招想要追赶杨坚,元胄用身体堵在门口,宇文招不得出;等杨坚到了大门口,元胄才从后面赶上。宇文招后悔自己没有及时下手,以至恨得弹指出血。
这次宴会,是杨坚人生中最惊险的时刻。这次历险,让他想到了当初那个会看相的术士来和与赵招的话,于是他开始大肆挥动屠刀了。
六月二十九日,杨坚诬陷宇文招与越野王宇文盛谋反,杀了二人和他们的儿子,并重赏元胄,赏赐的财物,多得“不可胜计”。
后来杨坚称帝后,曾说过“保护朕躬,成此基业,功元胄也”。后来元胄进位上柱国,封武陵郡公。元胄护驾有功,杨坚也很是看重他,对他寄以厚望。但元胄是个不安分的人,喜欢多事,后又参与潜废太子杨勇的阴谋。再后来跟蜀王杨秀搅和到一起,又煽动上官政造反,最后被杨广宰了,并且还搭上了一家老小的性命。这是后话。
而杀人越多,功劳越大,职位升得越高。皇上下旨:“假黄钺、使持节、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上柱国、大冢宰、随国公杨坚,可授相国之职,总理朝政,免去其都督内外诸军事、大冢宰之职。”
杨坚的爵位也由“公”晋封为“王”。随国的封地由十个郡扩大到二十个郡,可设置丞相以下的各级官职。随王可佩剑上殿,入朝时不必快步疾走,朝拜时不必通报姓名,备九锡之礼,加授玺绂、远游冠、相国印绶,地位在诸侯王之上。
当然,杨坚还是很谦虚的,再三推辞,但皇上就是不答应,后来文武百官又苦苦劝说,人家才很“为难”地接受下来了。当了婊子还不忘立牌坊,中国官场上的作假作秀,真是有着十分悠久的传统啊!
有意思是,官位一大,人的品德也就高尚了。周静帝的诏书中说“随国公杨坚,感山河之灵,应星辰之气,道德高尚而显著”。这话听起来好像是我们现在表彰国家道德模范的颁奖词。
杨坚不会仅仅满足于辅政,替他人做嫁衣。他有着更大的野心。
一天夜里,他召见了当时最著名的星相学家、太史中大夫庚季才,问道:“我生性平庸,没有什么才能,却得到了辅佐幼主的重任。从天时和人事两方面来看,你以为会怎么样呢?”
庚季才回答说:“天道精微奥妙,一时难以观察出来。我只从人事方面来预料,觉得符命征兆已定。我即使说天时和人事都对您不利,您难道还能够效法尧帝时代的许由,逃往箕山,洗耳于颍水,而让出天下吗!”
大定元年(五八一年)正月,庚季才说:“本月十七日早晨,有一股形状像楼阙的青气出现在皇城之上,一会儿就变成了紫色,迎风向西飘去。《气经》上说:“天不能没有云而下雨,帝王不能没有祥兆而登位。现在“王气”已经出现,必须马上应证它。二月的太阳过了卯日进入酉日,正处在天空的正中,这叫二八之门。太阳,是国君的象征。国君登位应选在二月。这个月十三日是甲子日。甲是六甲之首,子是十二时辰的开始。甲数是九,子数也是,九是‘天数’,这一天就是‘惊蛰’,即阳气正旺盛的时候。过去周武王在二月甲子(十三)日统一天下,周朝延续了八百年,汉高祖在二月甲子(十三)日称帝,汉朝历时四百年,所以我知道甲子、甲午是符合天命的日子。今年二月甲子(十三)日,您应该应证天象,接受天命。”
有人说,庚季才看出了杨坚的野心,他是投其所好,说了一番应天承命的阿谀之辞,说明他是典型的溜须拍马之辈。
其实这话不够准确。这个要从宇文护当权的时候说起。
大冢宰宇文护执政的时候,他曾问庾季才:“最近天象有什么好兆头吗?”
宇文护这样问,其实是带有巨大的心理期待的,他希望庾季才能给他的野心提供一点命相方面的支持。
但是他听到了跟他的愿望完全相反的回答。
庾季才回答说:“我深受朝廷大恩,如果不把我所知道的都告诉您,那便同木石一样不近人情。近来,居上台的那颗星星象有变,是不利于宰相的兆头,你应该还政于天子,告老还乡。这样你就可以安享天年,并可以得周公旦那样的美誉,子孙们封地也可久保稳固。否则,后果难以料想。”
宇文护好像被朝头打了一闷棍,他沉思了很久,对庾季才说:“我本意也是这样,只是我的辞呈没有被批准罢了。你既然是朝官,可以按朝廷惯例行事,就不用麻烦你另外参劾我了。”
从此以后,宇文护对庾季才日渐疏远,再没有单独会见过他。后来宇文护被杀后,查抄他的书信、札记时,武帝亲临检查,发现了不少信件都是巴结讨好的、假托天命劝其称帝的等等,武帝就把这写信的大臣都抓起来杀掉了。但庾季才的两封信写得与众不同,他没有曲意谄媚宇文护,而是阐述了宇文护当政的种种不祥征候,劝他应该趁早收手,归政武帝。
所以我们说,庾季才还是有点主见的,不是那种只会讨好谄媚的人。至于他为什么支持杨坚称帝,我们可以理解为,在那个混乱的局面里,需要一个政治强人出来收拾。放眼满朝文武,也只有杨坚才能够支撑大局。
杨坚沉默了一会,然后说:“事情确实像你所说的那样。”
杨坚的夫人独孤伽罗也对他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骑虎难下,你就努力去做吧!”
夫人的支持和鼓励,无疑是给杨坚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历史原来可以这样读♂丝♂路♂文♂学♂网*♂.su♂ns♂il♂u.c♂om
天才一秒记住【天悦小说网】地址:tianyuexs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