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悦小说网

武帝灭齐之二伐齐国(3)

武帝灭齐之二伐齐国(3)

当初,北齐害怕北周的军队发动突袭,就在城南凿通护城河,从乔山连接到汾水,用以阻滞周军。现在,周军来了,这条河的作用开始显现出来了,因为它阻住了武帝的进军步伐。

高纬派出大批军队,在护城河的北面列阵,和周军对峙。

为激励士气,周武帝骑马来到阵前巡视,并对前线的将士们慰问鼓励。

周武帝这人有一个强项,就是记忆力特好,能够记住手下的名字。他主动和大家打招呼,又直称姓名,大家感到特别亲切,特别荣幸。

你想想,最高领导人能叫出你名字,那是多么荣幸的事情啊!不要说在古代,即使是在今天,也足以让一个人心潮起伏夜不能寐。

将士们在激动之余,都想着要奋勇作战,以死来报答主上。你想想,有这么好的领导,谁不愿意替他效力啊。所以在古代,有时候战事吃紧的时候,军队将领都希望皇帝能够亲临前线。而有些君主,为了表示对战事高度重视,或者为了显示自己作战的决心,也喜欢御驾亲征。一般地来说,皇帝并不是军事指挥方面的天才,他并不比一般的将领高明,也不是有什么盖世武功,他们亲临前线的意义就在于激励士气,为整个作战部队打气提神。

而此时的高纬还没有下定打仗的决心,他问他的部下:“是打,还是不打?”

高阿那肱说:“我们军队的人数虽多,但能够作战的不过十万人,其中生病负伤和在城四周打柴做饭的又占去三分之一。从前攻打玉壁时,尽管我们人多势众,但人家援军一到也是马上退走。今天的将士,怎能胜过神武皇帝时代的将士?我看还是不打,退守高梁桥才是上策。”

——这是畏缩的逃跑主义。

而安吐根则说:“周军就是一小撮毛贼,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们打一次冲锋,就能把他们捉住,然后都扔汾水里喂鱼!”

——这是革命的浪漫主义。

关键时候,意见总是不一致,高纬还是犹豫不决。

这时候,一个太监说话了:“他是天子,陛下也是天子。他尚且能从老远的地方来,我们为什么只是守着护城河表示怯弱呢?”

在中国老百姓的印象中,太监往往都是奸佞之徒,比如赵高啊,魏忠贤啊等等,不过这个太监倒是个例外。此人有胆有识,估计直接提建议皇帝未必能接受,于是就采用了激将之法。

是啊,都是皇帝,谁怕谁啊?这位太监的话无异于断了高纬退路。

高纬的勇气被激起来了,他下令填塞了护城河,把水引向南面,准备出战。

准备迎战是对的,但填塞护城河的做法就有点弱智了。对水列阵,占据着地利,高纬应该依据着这个有利地形,趁敌渡水之际发起进攻。但现在,高纬是自己放弃了区位优势。

周武帝正苦于护城河的阻隔,看到对方正替自己填河放水,非常高兴,立即统率各路军队发起攻击。

好戏开始!

高纬就和冯小怜一起骑着马去观战。

战斗开始不久,不知是为了调整阵形,还是出于别的什么原因,东面的部分齐军稍稍后退,冯小怜不明就里,就大喊:“我们的军队打败了!”

录尚书事城阳王穆提婆也是个不懂军事的草包,他就对高纬喊:“皇上快离开!皇上快离开!”

高纬一听,立马带着美人退奔高梁桥。

看来,打仗虽好玩,但也不是谁都能看的,你得有点军事方面的专业知识。这和看足球赛一样,懂得足球的人能看出门道,从排兵布阵到攻防技术,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而不懂的人就会看个热闹,比如说,他就会看打门。如果比赛没有进球,他就认为比赛很糟糕,因为他别的不懂,就知道临门一脚。当然还有更严重的,比如像传说中的民国时期的军阀张宗昌,看球赛的时候就说:为什么这么多人争一个球啊?多买几个,给他们每人发一个!

开府仪同三司奚长就是看打仗的专家,他劝阻说:“军队半进半退,是作战时的常规。目前士兵们都是按计划行动,没有受到任何挫折,陛下离开这里又到哪里去!马脚一动,人的情绪就会惊恐混乱,不能重新振作。希望陛下迅速回去安慰他们!”

武卫张常山从后面赶到,也说:“军队很快就收拢完毕,毫无损失,围城的士兵也没有动摇。皇上最好返回。如果不相信我的话,请让我陪同皇上前去巡看。”

不消说,这位也是行家。

高纬一听,也觉得自己有点丢份了,想回去督战。这时候,草包穆提婆却拉着高纬的胳膊说:“皇上,不能听他的,他的话没有依据。”

高纬本来胆小,虽然说打仗比较好看,但真是为此伤了死了就不划算了,何况身边还有个娇滴滴的美人呢?这么一想,心里逃跑的念头又占了上风。于是脚底抹油,带着冯小怜就妃向北溜了。

皇上一跑,军心立刻涣散,于是不战而败。北周军队乘胜追击,打死了一万多人,缴获了无数的军用物资。

高纬跑到了洪洞,冯小怜在奔逃之中,还没有忘记自己的美好形象。她时不时地掏出镜子,拢一拢被风吹乱的发丝,补一补有点消褪的粉妆,然后再自我欣赏一次,自我陶醉一回。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象冯小怜这样,深陷危境还能如此爱美的女子,估计就不多了。

匆忙之间,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那是高纬派出去的一个太监。

原来,高纬为了给冯小怜一个惊喜,准备把她从淑妃升为左皇后,于是就派手下的太监到晋阳去取皇后专用的凤冠霞帔。现在这个太监带着衣物回来了,正好在途中巧遇。

冯小怜央求:不跑了,先换好衣服。

高纬赶紧拉紧马缰绳,慢步而行,叫冯小怜换上新装,这才接着逃命。

浪漫啊,如果要评一个什么奖的话,我建议给人家这一对鸳鸯评个战地最浪漫奖。

问世界情为何物?只叫人浪漫如许。

十一月初七,周武帝率军进入平阳。

梁士彦九死一生,再次见到周武帝,万千的感慨如江河泛滥,再也无法控制。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激动时。七尺男儿,顿时哭得一塌糊涂。他用手握着周武帝的胡须哽咽着说:“臣几乎见不到陛下了!”

武帝也感动得热泪飞迸。

由于连续作战,将士疲乏困倦,周武帝准备班师回朝。此时一个人拦住了他的马头,死活不让他走。

谁?就是那个九死一生的梁士彦。

梁士彦勒住武帝的马缰绳规劝说:“现在齐国的军队败退逃散,人心浮动,乘他们恐惧时发起进攻,一定可以打败他们。”

武帝听从了他的意见,握住他的手说:“我得到晋州,这是平定齐国的基础,如果不能坚决守住,就会坏了大事。朕没有前忧,只忧虑后变,希望你能好好为我守住这里!”

于是武帝率领将士们继续追赶北齐军队。将领们坚持请周武帝西归,周武帝说:“放走乱人,祸患就会发生。你们如果不愿意追敌,我就自己一个人去。”

大伙一看领导生气了,都吓得大气不敢出。

害怕就意味着服从,许多时候,领导不需要部下有多大能耐,他第一需要的就是大家的乖顺,都能“服从命令听指挥”。

话说高纬跑到晋阳,浪漫归浪漫,也少不了担惊受怕。他把安德王高延宗、广宁王高孝珩留下来镇守晋阳,自己去了北朔州。他想好了自己的退路,离战场越远越好,如果晋阳失守,他就去投奔突厥。

对此,大臣们坚决反对,高延宗更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劝,无奈高纬早已下定了逃跑的决心,死活不听。他秘密地派亲信先把皇太后、太子送到北朔州,为自己的下一步出逃做好了准备。

十一月十二日,武帝和齐王宇文宪在介休会合。在周军的强大攻势下,北齐开府仪同三司韩建业举城投降。周武帝也没有亏待他,当即任命他为上柱国,并加封为郇公。

当天晚上,高纬准备逃走,将领们都不肯跟从。

十三日,北周军队逼近晋阳。

危机时刻,高纬打算继续北逃。为了收买人心,他颁布诏令,再次大赦全国,并把年号改为“隆化”。任命安德王高延宗为相国、并州刺史,总辖山西的军队,对他说:“并州请兄长自己取走,我现在就要离开这里!”

一般而言,火线提拔都是为了让被提拔者去卖命。高延宗当然知道这一点,他不怕死,但此刻他不想让高纬离开。

原因很简单,只有皇帝在,大伙打仗才有信心,才会拼命。而在这个最关键时刻,如果皇帝走了,军心就会动摇,士气就会低落。

高延宗说:“陛下应该替国家着想,不要急着出走。臣愿意为陛下拼死作战,一定能把他们打败。”

但穆提婆不高兴了,他说:“天子大计已定,安德王不能屡加阻挠!”

他的意思很明显:这里究竟谁说了算?是你还是皇上啊?

话说到这个份上,高延宗也没法在坚持己见了。

高纬便在晚上从五龙门出走,准备投降突厥,随从的官员纷纷散去。领军梅胜郎勒住高纬的马劝了好长时间,高纬这才很不情愿地返回邺城。当时只有高阿那肱等十几人骑马跟随,后来广宁王高孝珩、襄城王高彦道相继来到,这人数才稍稍多了一些。

但就在此时,有一个重要的大臣不见了,谁?就是那个老给皇帝出馊主意的穆提婆。穆提婆不是跟不上高纬,而是有意地掉队,然后就去向西投奔北周军队去了。看这家伙的作为,倒有点象北周的卧底。本着优待降将以分化敌人的目的,武帝任命穆提婆为柱国、宜州刺史。如果我们抛开忠奸之类不论,就个人利益而言,穆提婆算是作了一个十分精明的选择。

十五日,武帝率军包围了晋阳。他们的军衣和旗帜都是黑色,所以放眼望去,城的四面黑压压的一片,就像是翻卷的黑云一般。

面对来势汹汹的周军,临危受命的安德王高延宗也不含糊,立即就晋阳防守做了重新部署:命令莫多屡敬显、韩骨胡驻守城南,和阿干子、段畅防守城东,自己则亲率大军在城北抵御。他的面前,是北周的著名的大将齐王宇文宪。

周武帝本来以为高纬已经逃走,攻取晋阳是手到擒来。没想到,他遇到了克星,还差点丢了性命。

对了,这个克星就是那个在火线被提拔为相国的高延宗。

高延宗身体肥胖,前看象仰面朝天,后看像俯伏在地,平时大伙儿闲着没事了,就喜欢取笑他的模样。

然而此时,高胖子像是完全换了一个人,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他挥舞长矛来回督战,强劲有力敏捷如飞。

这哪像那个平时臃肿不堪行动迟缓的肥佬啊?看来人都是有无限潜能的。

危机激发了高胖子的潜能,于是八戒变成了悟空。

他像疯了一样,纵横驰骋,刀锋所指,周军丢盔弃甲,哭爹喊娘。而他率领的一千骑兵转眼成了勇不可挡的虎狼之师。

眼看进攻受阻,周武帝心生一计,趁着天色昏暗,从东门摸进了城里,放火焚烧城里的佛庙。本来想先制造点混乱,然后出其不意,奇袭得手。但没有想到的是人家早有准备,高延宗、莫多屡敬显忽然杀入,两面夹击,北周军队大乱,争着逃出城门。一时间城门间人群挤成一团,谁也出不去。北齐士兵趁机从后面冲杀过来,一阵刀砍矛刺,当时就杀死了两千多人。混乱之中,武帝的卫兵也跑得没有了踪影。

武帝没想到仗能打得这么窝囊,眼看自己的小命也要交待了。

天无绝人之路。

这时候,承御上士张寿上来牵着马头,贺拔伏恩用鞭子抽打马屁股,加上投降北周的皮子信在前面带路,这才把武帝救了出去。这时已经是深夜四更。

高延宗大获全胜,以为周武帝已经被乱兵所杀。他知道周武帝是个长髯飘飘之人,就派人在堆积如山的尸体中寻找留有长胡须的人,只是费了好大的劲也没有找到。高延宗心想,找不到没关系,等天亮了再仔细找找吧,我不信死人还能飞出去不成?

北齐人打了胜仗,得意洋洋,一窝蜂地跑到坊间饮酒庆祝,一个个都喝得酩酊大醉。街口路边,横七竖八地躺满了烂醉如泥的士兵,以至于高延宗无法整理队伍。如果在平时,高延宗一定会雷霆震怒,但今天他没有发火,因为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他自己也沉浸在喜悦之中,他不想破坏这种笼罩全城的喜悦气氛。

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周武帝也不是。♂丝♂路♂文♂学♂网*♂.su♂ns♂il♂u.c♂om

小说推荐:《星空职业者》《锦宫春暖》【武林小说】《我在无限游戏里封神》【翠微居】《重回年代赶海打猎》《临安不夜侯》《泼刀行》《少女的野犬》《三塔游戏

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第一时间更新《灯下隋朝》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臭县令朕怀孕了最狂上门女婿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带着美女闯三国大明风流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金玉满唐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清末土司王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我在异世界召唤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我在水浒做奸商倒拔三国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乱世种田日常朕,乃万岁!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朕,剩者为王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玄天宗修行记事我家娘子太体贴继兄不善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