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弊主》转载请注明来源: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
,便转身缓步而行,周柔嘉忙低头缓步跟上。
这边包福全退了下来,一笑太监便脚步匆匆的的迎了说来,躬身道:“禀大总管,倭国女子戏团已经吩咐下去,随时皆可迎驾。”
包福全点了点头,道:“告诉她们,好生侍候着,皇上开心,不仅对她们有好处,对倭国亦是大有益处。”
“喳。”
小太监忙躬身道。
河堤上,贞武也有一搭无一搭的与周柔嘉闲聊,“在集凤轩住的可还习惯”
“回皇上。”
“不用拘礼,朕一天到晚听的都是奏对的格局。”
“是,皇上。”
周柔嘉低声道:“臣女挺喜欢集凤轩,喜欢那里的白鹤、孔雀,还有红鱼,而且胜在清静。”
“想家吗”
“晚上有些想。”
“会骑马吗”
“不会,不过挺羡慕的。”
“羡慕”贞武微微一笑,道:“朕改天教你,日后北巡,朕带你随行,让你去看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真的”周柔嘉脱口说道,说完又觉失言,不由有些讪讪的。
贞武毫不在意的笑道:“自然是真的。”
见贞武亲近随和,浑不在意礼仪,周柔嘉登时就轻松起来,展颜笑道:“太好了,听她们无数次说起大草原的美丽,早就想去见识一番了。”
见她露出了小女儿神态,贞武含笑道:“大清疆域辽阔,美景数不胜数,不独大草原美,江南更美,大海的景色亦毫不逊色,海上日出更是美不胜收。”
周柔嘉一双眼睛立时就亮了起来,不敢置信的道:“皇上,臣女真的能去江南,去看大海”
“当然,朕岂会食言”贞武说着轻轻的拉起她的手,道:“不过,不能再称臣女了。”
周柔嘉微微挣了下,便低下头,轻声道“是,臣妾。”
秋天之后,便是冬天。
十月初,京师就迎来了贞武元年的第一场雪,贞武也从畅春园搬回了紫禁城,因为冬天最暖和的地方莫过于紫禁城。
紫禁城的供暖设计可谓匠心独具,宫殿暖阁的墙壁皆是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就连阁内的炕床亦是暖呼呼的,既干净又安全,只是对木炭的消耗有些大。
第726章以德立法,以法促德
乾清宫西暖房。
贞武下朝回来便换了一身常服,呷了几口热茶,包福全便躬身进来呈上每日的京报宁报,这段时间,宁报与京报的辩论话题已经从明亡原因和新政利弊转移到了儒家的人治与法家法治的对立统一。
这是贞武一手主导的,儒家一些不利于大清经济快速发展,不利于大清一夜暴富的的思想,他必须通过报纸开始慢慢的纠正,人治与法治的辩论就是为了日后逐步加大法治的力度进行的试探。
粗粗扫完两份报纸,贞武便开始按部就班的批阅奏折,对于辩论,他并不十分上心,说白了,眼下所谓的辩论不过只是一种舆论宣传的手段。
这段时间朝中并无什么事情,不过午初时分,贞武便将一应奏折批阅完,正准备吩咐包福全去将密折报来,包福全却躬身进来禀报道:“上书房大臣张鹏翮、萧永藻、嵩祝、富宁安,礼部尚书陈元龙等五人在外递牌子求见。”
听的有礼部尚书陈元龙,贞武便知几人是奔着人治与法治的辩论而来,当下便点了点头,道:“让他们进来。”
说完,便起身略微活动了一下,这几人定然是从京报与宁报的辩论中嗅出了一点味道,担心他会大力倾向于法治,事以前来打擂台的。
听殿外传来了脚步声,贞武才上炕盘腿坐下,张鹏翮、萧永藻、嵩祝、富宁安、陈元龙五人进来请安之后,他便淡淡的道:“免礼,赐坐。”
随后又吩咐道:“一人赏杯热茶。”
“微臣等恭谢皇上恩典。”
五人谢礼之后,才起身在贞武前面的小杌子是落座,五人前来觐见确实是存在打擂台的心,而且心里还稍有不满,前面京报宁报的辩论,贞武还跟他们打声招呼,让他们为京报撰文。此番人治与法治的辩论,贞武根本就是一声不吭,他们亦是看到报纸上开始辩论起来,才意识到这又是贞武的手尾。
对于京报与宁报的辩论,他们自然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情,因此,对于人治与法治的对立统一的辩论,他们才深感恐惧。担心贞武越玩越大。
坐定之后,张鹏翮便躬身道:“皇上,大清以礼立国,以德治国。儒家乃是根本,自汉以来,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明儒暗法乃是国祚延绵之不二法则,太上皇以宽为政多年,始有大清今日之盛况,微臣等恳祈皇上万毋法制之地位。”
萧永藻亦紧跟着道:“皇上,刑为盛世所不能废,亦为盛世所不尚。奴才伏祈皇上宽省刑法。”
见两人一落座便直奔主题,而且大拿盛世做文章,贞武不以为意的回击道:“大唐贞观之治是盛世吧,唐太宗李世民难道不是严于执法其言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你们未曾听闻过盛世并非要一味的宽松,历来盛世,皆可谓是人治与法治的完美契合。”
见贞武用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来驳斥。几人皆是一愣,谁也不敢说贞观之治不是盛世,唐太宗李世民确实亦是执法甚严。
嵩祝却硬邦邦的回道:“回皇上,唐太宗遵循的亦是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强调伦理道德为治国之本。”
贞武瞥了他一眼,呷了口茶,却是不再驳斥。而是反问道:“你们是否想过,摊丁入亩的推行,海外急剧扩张会带来什么后果”
听的这一问,五人登时失声,摊丁入亩跟海外扩张与人治法治有什么关系摊丁入亩是为了保障巩固朝廷的岁入,海外扩张是为了拓展海上贸易。开拓海外领土,这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
张鹏翮却是一下就想到了人口,摊丁入亩取消了人头税,人口将会急剧增长,这也是贞武一直追求的,海外扩张亦可说是为了缓解人口和土地的矛盾,但这跟法治有什么联系他不由微皱了皱眉头,这主子的心思真是令人难以捉摸,偏偏他又想的无比长远。
默然半晌,见无人开口,张鹏翮才试探着道:“皇上,随着人头税的取消以及海外的扩张,大清的人口和经济必然随之猛烈增长,微臣等愚钝,不知其与严刑酷法有何联系”
“朕无意推行严刑酷法。”
贞武缓缓说道:“你们是朕的股肱之臣,凡事要看的长远一点,想的全面一些,大清在接下来的十数年,将会快速发展,繁盛起来,亦会遇上一系列的问题,而且很多都是新问题,不能事事皆因循守旧。
摊丁入亩带来的不仅是人口的猛烈增长,亦会加剧人口的流动性,丁银丁役并入土地之后,无形中亦解除了对农民的束缚,工匠、贱民、无地农民的流动性将会极大的增加,商业繁盛的城镇人口将会剧烈增加。
这些目不识丁,却又失去了族约乡规束缚的大量无业无地的人口涌入城镇,会带来什么后果
海外的急剧扩张,带来的不仅是广袤的土地,还有巨额的财富,同时将会极大的促进商贸的发展,从而带动影响大清各阶层迅速的富裕起来,不出数年,美洲、非洲、南洋、澳洲甚至是欧洲的大量金银和货物以及农产品,还有大量的奴隶都将开始源源不断的涌向大清,无数人将迅速的富裕起来。
迅速富裕的商贾工匠百姓会是什么情形会是什么心态花天酒地,奢靡无度,自以为是,骄狂无忌,这一暴富阶层与涌入城镇失去了族约乡规束缚的赤贫的阶层都集中在城镇,将出现什么样的情形朝廷将如何应对仅靠现有的礼治德治,能否维持社会安定”
听的贞武一连串的发问,五人都是鄂然,这种情形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谁也不敢肯定海外扩张能够为大清带来巨额的财富,不过,贞武说的确实有理,当海外大量的金银和商品、农产品、奴隶开始源源不断涌入大清,必然极大的刺激城镇的坊和手工业的发展,也必然吸引大量的工匠农民涌入城镇,这不是危言耸听。
略微沉吟,张鹏翮便躬身道:“皇上,即是如此,何不借着工商杂税革新,提高商贸的赋税税率,如此,既能增加国库收入,亦能有效的遏制商贾工匠,小民百姓富裕过快,从而避免城镇出现大的贫富分化。”
听的这话,众人皆是眼睛一亮,这法子好,可谓是一举数得,只是贞武的名声可能会因此受损,所以几人虽的暗暗赞同,却是无人肯出声附和。
重税政策贞武瞥了一眼,他倒是反应快,不过这法子现在有些为时尚早,呷了口茶,他才微微摇了摇头,道:“提高工商杂税税率,必然抑制商贸的发展,这不符合大清的利益,如今朝廷的开支总的而言可能已经翻了一番,遏制商贸发展,得不偿失。
商业赋税的收入将会逐年上升,最后可能会超过大清的正赋,目前不应该抑制,而是要大力扶持,唯有如此,朝廷的岁入才能够稳步的增长,同时,海外扩张亦将为朝廷聚敛巨额的财富,朝廷眼下用不着提高税率,不论是农业还是商业,眼下,皆要坚持与民休养。
再则,于大清而言,如今正是一个暴富的时代,但凡有胆识,有能力,有见识,投身商贸海贸者,皆可迅速富裕。
因此,要解决这种可能出现的危机、矛盾,必须从礼德法入手”
听的贞武这番话,五人皆是鄂然,商业赋税会超过大清的正赋这可能吗贞武这是准备重商轻农
贞武扫了几人一眼,微微一顿,便接着道:“以德治国,不是否定法治,而是以礼德的教化来克服单纯依靠法制的弊病,正所谓德立则法立,法立而可守,则德可大、业可久。
以礼立国,以德治国,伦理道德为治国之本,这是根本,朕岂会动摇,但是,亦必须以此为基础完善法治,一则要完善大清会典,大清律,二则要加大对法治的宣传。朕虽不崇尚严刑酷法,但要不宽省刑法,执法必须严以德立法,以法促德。”
听的贞武这番话,几人不由大为安心,虽说不宽省刑法,但只要不是严刑酷法,不动摇以礼立国,以德治国的根本就行,张鹏翮生怕有人不知进退,忙躬身道:“皇上圣虑深远。”
贞武摆了摆手道:“既然来了,你们就以以德立法,以法促德为题,给京报写几篇文章,为辩论助助声威。”
“微臣等遵旨。”
几人忙躬身道,心里却是暗暗叫苦,礼部尚书陈元龙更是一肚子腹诽,被几个上书房大臣拉来垫背不说,回去还要写文章,给京报撰文可不是什么好活,虽然有钱,但那点银子那里入得了他们的法眼。
见几人不再吭声,贞武便道:“都跪安吧。”
待张鹏翮几人退出,包福全便躬身进来道:“皇上,已过了午时,是否传膳”
贞武站起身来踱了几步,微微沉吟,才道:“着人去咸福宫通传,朕去琪嫔那里用膳。”
第727章康熙病情
咸福宫为内廷西六宫之一,在储秀宫以西,位置虽然稍为偏僻,却是贞武去的次数最多的地方,咸福宫里不仅住着琪嫔张梦娇,新近最为受宠的周柔嘉亦住在其内,在皇宫内,什么名分,地位都是次要的,皇上的宠幸才是最为实在的,有皇上的宠幸,还担心没名分没地位
因为贞武驾临的次数多,咸福宫虽然有些偏,却已不复当年之冷清幽静,最为势利的太监对咸福宫的大小琐事都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可谓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一应划拨物资皆是最好的,而且经常超额,冬天里最为着紧的木炭,更是敞开供应。
琪嫔张梦娇甚为聪慧,深知花无百日红的道理,并不持宠而娇,对皇后对妃嫔皆是极力笼络,对住进咸福宫贞武的新宠周柔嘉,她更是呵护备至,她清楚贞武将周柔嘉安排到咸福宫的意思就是要她加以照顾。
温暖如春的咸福宫西暖阁里,张梦娇一边喝茶一边与正在为爱犬缝制衣饰的周柔嘉有一搭无一搭的闲聊,对这个比她小好几岁,性子温婉,有些天真烂漫,喜欢养鸟、养狗等宠物的新贵人,她是打心眼里欢喜,而且贞武一旦留宿咸福宫,就喜欢拉她二人大被同眠,因着这不为人道的原因,两人的关系也更为亲近。
“主子,王公公来了。”
贴身宫女紫霞进来蹲了个万福禀报道。
一听贞武身边的太监来了,张梦娇不由微微一笑,道:“快请。”
“奴才给琪嫔娘娘请安,给周贵人请安。”
小太监王宏一进来便利索的扎了个千儿,起身才接着道:“恭喜娘娘,皇上遣奴才过来通传,在咸福宫用膳。”
听的贞武过来用膳,张梦娇微笑着道:“辛苦王公公,紫霞,看赏。”
“谢琪嫔娘娘赏。”
王宏眉开眼笑的躬身道。
待的王宏退出去。张梦娇才看向周柔嘉,笑道:“柔嘉,想吃什么”
周柔嘉偏头想了一下,才道:“吃火锅吧,皇上也喜欢。我喜欢涮羊肉。”
“小心胖死你。”
张梦娇笑着起身。道:“你且坐着,我去厨房看看。”
周柔嘉皱了皱鼻子,轻笑道:“我才不怕胖,倒是姐姐要注意。”
“好啊。竟敢说本宫胖,回头看本宫怎么收拾你。”
张梦娇说笑着便掀帘而去。
张梦娇
塞外流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