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清弊主》最新章节。
面搅的越乱,就越说明他没有传位给这几个兄弟的想法,他是越来越肯定,康熙有传位皇孙的意思了。
八阿哥胤禩心里却是一跳,康熙这是意图又扶持老三老四的位置亦是至关重要,康熙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想把老三老四捏合成一党好在这次也不亏,郎廷极提为了两江总督。马齐也回到上书房,八党的实力仍然是最强的。
三阿哥胤祉则是心里狂跳,皇阿玛果然是开始安插他的心腹,为他铺路了。
第199章风云变幻
第199章风云变幻
第200章机会
第200章机会
听到这里,胤祯心里倒是明白康熙的意图了,康熙的这番布局,乃是为他的秘密建储做准备,把老三老四顶出来,不过是为了混淆视听,让一众王公大臣认为他心中还没有中意的太子人选而已。
给老八一点甜头,既是为了平衡的需要,也是为了给老八一点希望,让他继续顽强的进取而已。只是不知道康熙心中究竟有没有属意的太子人选若有,又会是谁呢
稍稍想了想,胤祯就放弃了这无谓的想法,争就争吧,看他们能折腾出什么局面来胤祯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总的来说,康熙对他的扶持力度还是最大的,朝中有李光地和张鹏翮给他撑着,又有康熙在上面玩着平衡,他倒也不用太担心,完全可以放心的去江南建造远洋舰队。
散朝后,胤祯不敢耽搁,急忙赶往正阳门附近的西江米巷,郑世昌花高价盘下了碾儿胡同的一处院子,做为京报的办公地点。第一份京报出刊,胤祯还真有点不放心,毕竟郑世昌的品秩低了点,怕他压不住那些个六科的给事中。
进入大院,胤祯就发觉稍微有点忙乱,穿官服、便服的,长随打扮的等等各色人等都有,见他进来,满院子的人都忙跪下请安,郑世昌闻报也迎了出来。
胤祯摆手叫一众人等免礼,快步走进了大厅,结果,又是一群人磕头请安,他只好赶紧的进了房间,一落座,他就开口道:“多开几道门,另外把工种分细一点,各自隔开,否则一天见礼就要浪费不少时间。”
郑世昌躬身道:“王爷训诲的是,昨日才盘下,连夜搬了过来,有些忙乱,明日就叫人整改。”
祯点了点头,沉吟着说道:“按衙门的规格改,京报迟早要纳入朝廷的正规体制。”
闻听此言,郑世昌心头大喜,立即躬身道:“下官谨尊王爷钧旨。”
胤祯这才问道:“京报准备的如何”
“回王爷,时间紧,下官是雇了一家刻书局代为印刷,其他版面皆已准备好了,只差首版的谕旨奏章。”
郑世昌说着,对外招了招手,一个长随急忙拿了封密封的信封过来。
郑世昌看了看封口,才折开,抽出一张半成品的京报来,双手呈了上来,胤祯见他保密意识还不错,亦是甚为满意,接过京报仔细看了看。
这张京报约摸四开大小,纸张厚而洁白,字迹清楚整齐,看起来极为的清爽,胤祯看的极为满意,笑问道:“一张报纸的成本是多少”
郑世昌陪着笑道:“回王爷,下官还真没来得及细算,不过,总在二十五文至三十文间。”
按一万份算,一年亏损就在二万两以上,足够吓退所有想打主意的人了,胤祯点了点头,道:“就按这标准办。”
养心殿,西暖房。
康熙在下朝后并未歇着,凝神冥想了一阵,提笔写道:“朕今春秋已高,听政年久,众亦谓朕事事经历,无不周知,但不闻不见之事甚多,虽有言官,却多是瞻顾缄默之辈,是以噶礼、梁世勋、托合齐等辈小人,乃敢上下勾结,构结党羽,贪赃枉法,胆大妄为,令人发指。尔等皆朕所信任,至任大臣,于请安折内将应奏之事,各罄所见,开列陈奏。
朕于诸事谨慎,举朝无不知之,凡有密奏,无或泄漏,一概奏折,不迟时刻,皆不留稿,阅后即手批发还。尔等果能凡事据实密陈,则大奸大贪之辈,自知畏惧,或有宵小诳主,窃卖恩威者,亦自此顾忌收敛。”
写完之后,他吩咐张廷道:“给在京及各省有密折之权的官员每人眷抄一份,用印之后寄发。”
张廷双手捧着密谕回到案桌,看了一遍,便开始抄了起来,他是天份极高之人,联想到今日朝堂上的情形,立时就明白过来,康熙这是不放心一众皇子,要京师、地方的大员随时随地密奏一众皇子的动静。
京城一众王公大臣、文武百官,散朝回到各自衙门、府邸,都在心里细心的揣摩康熙今日朝会上说的那几道谕旨,背后究竟有何深意。
雍亲王府。
四阿哥胤禛做梦也没想到康熙竟然让他出任宗人府宗令,在这个位置上,可是有大把的机会拉拢宗室亲贵,历来就没皇子担任过这么重要的职位,真不知康熙此举有何目的而且他同时还大力的提拔老三的门人、心腹,老八也是获益不少,惟独老十四这次没得彩头。
琢磨不透康熙的想法,胤禛自然而然的来到了邬思道所在的南院。
邬思道正在看书,见胤禛微蹙着眉头进来,拱手揖了一礼,便微笑道:“今日逢五大朝,圣上可是有了异常的举动”
胤禛点了点头,道:“非是一般异常,我一路回来,亦未琢磨透皇上此举是何意图。”
说着,他便将朝堂上的详细情形细细的述说了一遍。
邬思道思忖了半晌,才道:“圣上这是放鹿于野。”
放鹿于野胤禛一楞,脱口道:“皇上心中还未有中意的太子人选”
“那倒未必。”
邬思道摇了摇头道:“圣上此举,有两种可能,一是心目中还未确定太子。二是已经有属意的太子,以此办法来保全。”
“那究竟是哪种可能大一些”胤禛急切的问道。
邬思道含笑道:“思道亦不清楚,不过,不管是哪种可能,对四爷来说,都是机会。”
机会如果康熙心目中已经有了属意的太子人选,还有什么机会可言胤禛疑惑的瞅着邬思道。
“呵呵,人心是会变的。”
邬思道笑
12
第200章机会
第200章机
第201赶考的举子
第201赶考的举子
北城区,鸭儿胡同,李光地府邸
李光地亦是独自闷在书房中静静的揣摩着康熙的意图,他历来小心谨慎,从不涉足党争,没料想临老了,康熙还亲手把他塞进了十四党,他原本认为康熙已是属意立十四爷为太子,这才把他绑在十四党上面,以辅佐十四爷。
但康熙在今日朝会上的举动,却让他感到一阵迷茫,康熙究竟是心里没有确定太子人选,还是看到了立太子的弊端,想以此来保护十四爷
凝思良久,想到一废太子时,康熙就对太子动了杀念,李光地感觉自己似乎是找到了突破口,康熙既然对太子动了杀心,那么太子复位不过就是康熙的权宜之策,他根本就未想过把大位传于太子,亦就是说,至少从康熙四十八年开始,康熙就在考虑新太子人选。
以康熙之雄才大略,一众儿子的才华高低,禀性优劣,岂能三年时间还不能够确定下来想到这里,李光地脸上才露出一丝笑容,十四爷不仅呆在康熙身边的时间长,亦是唯一的一个呆在京城外的皇子,而且还是呆在国家的根本之地江南。这倒是符合了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这一条古例。
再看康熙这三年来对十四爷的恩宠,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十四爷这三年来也确实争气,不论是什么差事,在他手上都办的漂漂亮亮,看来,康熙是早就注意到了十四爷的才华,这才对他加意的历练。
这一点肯定下来,李光地不由大为轻松,大方向准了,剩下的事就好办多了。
十二月初六,养心殿东暖阁。
康熙满脸微笑着放下手中的京报,虽然昨日就已经看过样报,但正版出来,他仍然又细细看了一遍,方苞在大清最后一本一文中,自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说到明朝的蓝胡之狱,痛批历朝历代的文字狱,高度颂扬了康熙废除文字狱的举动,称其功盖三皇,德过五帝,史无前例,不愧为千古一帝,胸襟宽广如海。
对于文字狱的危害,康熙亦不是不清楚,只不过了维护统治利益的需要,不得已而为之,现在能在他手中将文字狱成为历史,心里亦实为自傲。
瞅了眼正襟危坐的胤祯,康熙笑问道:“怎的不见你让日本人背黑锅的文章”
“回皇阿玛。”
胤祯欠身回道:“隆科多前日方在京城内外抓捕传谣惑众者,儿臣以为,马上在京报上祸水东引,稍嫌急了点,儿臣恳请皇阿玛下旨,将所捕之人全部放了,待事情平息了,京报再行舆论引导,方不至于引起抵触。”
熙微微点了下头,赞道:“不急不燥,知借时乘势,确有长进。”
“谢皇阿玛赞赏。”
“京报的发行量大,纸张的消耗也就大,容易引起纸价上浮。”
康熙微笑着道:“京报的用纸最好选择产量大的。”
“儿臣谨尊皇阿玛圣谕。”
胤祯躬身道:“儿臣回去就命人去挑选,不过,京报乃是朝廷的脸面,亦不宜太差,儿臣已经催促四大恒尽快研究京报专用纸,以取代现用的桑皮纸。”
康熙默想了下,才不置可否的道:“恩,如此也好。”
胤祯躬身又道:“皇阿玛,远洋舰队的建造已经步入正轨,不过几年,便可形成规模,海外领地、岛屿,海疆都需要勘察测绘人才,儿臣恳请能够扩大希望义学的规模,以免日后缺乏人手。”
康熙听的微微一怔,海疆也要测绘海疆是如何算的想了想他终是忍住没问,扩大义学,他倒也不是太反对,以后确实需要大量的勘察测绘人才,他微微颌首道:“恩,允准。你斟酌着办就是。”
听到康熙后面又补了一句,斟酌着办,胤祯就知道,这规模怕是不能太大。
巳时开始,京师内、外城各繁华地方便出现了一群报童,在茶楼、酒楼、闹市大声吆喝着,“京报,京报,二文一张,南山集后,再无拉朝廷从宽处理南山集一案拉”
吆喝声一起,马上就吸引了一众读书人,京报是啥,没听说过,但南山集案却是所有读书人都关心的话题,正在茶楼喝早茶的一个举子打扮的人听闻,便招手道:“来,给我来一张。”
说着就摸出二个康熙哥子。
这举子名叫俞鸿图,字鳞一,浙江海盐人,是进京来参加明年三月的会试。见有人买报,报童乐呵呵的跑过来,收下两个铜钱,就自背后的包中抽出一张京报。
京报一入手,还没细看文章,俞鸿图就感觉大值,仅这张纸至少也要二十文,这可是上好的桑皮纸,再一看首版,更是吓了一跳,上面全是谕旨,奏章,他忙压低了声音道,“这可是朝廷的邸报,怎得拿来沿街叫卖”
报童嘿嘿一笑,“早料到有人会问,这京报是当今十四阿哥对邸报的革新,所有人都可以买,可以看。”
一听十四阿哥的名头,立时就有几个士子围了上来,一看京报纸张厚而洁白,刻工精细、印刷清晰、墨色纯莹,都十分喜爱,立刻纷纷掏钱购买。
京报头版头条就是康熙对南山集案的谕旨,第二条才是对江南科考案的谕旨,二版三版则是方苞撰写的大清最后一本和王顼龄撰写的朱三太子考据。
一看完,一众士子就在茶楼里纷纷议论起来。
茶楼靠近门口的一张桌子上,独坐着一名士绅打扮,微蹙着眉头的年轻人,此人名叫李卫,今年二十五岁,江苏丰县人,家境富裕,专程前往京城投
12
第201赶考的举子
第201赶考的举子
第202章李卫
第202章李卫
从宫里出来,胤祯便径往宣武门的大儿胡同而去。
京报发卖,一时间召集不到放心的人,郑世昌昨日连夜到府上请示的时候,胤祯就想到了希望义学的那群孩子。这一出宫自然是要赶过去看看,顺带也看一看义学该如何扩建。
胤祯才进大儿胡同巷口,白子云就得到了讯报,他清楚十四爷只要回京,都会来义学转一圈,今日学生出去卖报,他更为上心,一早就安排人留意着,闻报后,他连忙召集了一众丈夫到门外迎接。
白子云、丁善、潘祥、武安邦、扬敏、宋时凡等六个举子现在对胤祯已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一年未见,十四爷又晋封亲王了,康熙四十八年,他们六个进入义学时,胤祯不过才是贝子,三年时间不到,就由贝子爷一步步晋封到了亲王,可真是罕见。
胤祯在江南和京师的所所为,亦让义学里所有的丈夫都引以为傲,现在出门,这些个丈夫早跟以前大不相同了,开口闭口都是,“在十四爷办的希望义学任教。”
就连走在大街上,一个个都自觉高人一等。
胤祯一到门口,一众丈夫,不管是白身还是有功名在身的,都心悦诚服的跪下请安见礼,就连西洋的一众传教士亦是学得有摸有样。
听到那群西洋传教士怪声怪调的请安,胤祯强行忍住大笑的冲动,很是亲和的让众人免礼平身,扫了一众丈夫们一眼,他才朗声道:“一晃又是一年,辛苦各位了,眼见已是年关,这个月发三倍的薪酬,让大家热热闹闹过新年。”
一听胤祯表态发三倍的月例,一众丈夫兴奋的又跪了一地,“谢王爷厚赏
天才一秒记住【天悦小说网】地址:tianyuexs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