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清弊主》最新章节。
先上风帆战舰,到时,本王会派工匠过来指导。另外,给南下的船商吹吹风,本王在福建敞开收购米、番薯、马铃薯,价钱包他们满意。”
“草民谨尊王爷吩咐。”
张元隆躬身回道。
胤祯点了点头,接着开门见山的说道:“本王已经接到谕旨,奔赴福建招抚暴饥民,汤会长,时间紧,招抚用粮五万石,另装载兵员一千,本王要征用沙船,三天后要启程,望你能妥善协调。”
这等军国大事,胤祯竟毫不回避的提起,汤德贵心里一阵发热,这是没把自己当外人啊,他忙躬身回道:“恂王爷,草民回去马上安排,抽调最好的快船和少手,保证不误王爷大事,不该说的草民自当守口如瓶。”
见汤德贵如此稳重,胤祯颇为满意,这人不仅有眼光,而且做事果断、有魄力,沙船协会初创阶段正需他这样会长,这人找机会要适当的点拨点拨,以后应该能成气候,沙船协会日后可是要派大用的,实力越强越好,顿了一下,他才含笑道,“如此甚好,一应费用本王不会亏待沙船协会。”
沉吟了一下,他又接着说道,“准备点银子吧,本王为你俩捐个官身。”
二人一听都是大喜,捐官可是要看机会的,不是你有钱就能够随时捐得到的,大清到目前为止,也不过因三藩之乱,西安、大同饥馑和修浚永定河及增置通州仓厫,等寥寥几次开捐的机会,二人忙叩谢,“谢王爷隆恩。”
胤祯点了点头,便道:“去忙吧。”
待他二人退下,胤祯才对陈鹏年、海锋二人伸手道,“坐吧。”
待二人落座,胤祯呷了口茶,才不徐不疾的说道:“今年北方大旱,又遇福建饥民暴动,可谓是雪上加霜,本王在上海大量购买米粮,引起粮价飞涨,百姓抱怨之声甚重。
此去福建,短则一月,长则两月,上海可就交给二位了,上海是本王根基所在,一点都不能乱,你们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维持稳定,稳定压倒一切。
目前上海本地居民应该问题不大,毕竟有这么多工厂、坊,不至于吃不上饭,本王担心的是外来的流民,本就是青黄不接,粮价又居高不下,周边已逐渐出现断炊情形,你们必须未雨绸缪,防疫、治安、安置流民,开赈济粥棚,也可以赈代工,借机兴修水利,总之要面面俱到,不得出现任何疏漏,紧急需要银钱,只管找郑清海,本王会叮嘱他。”
陈鹏年是从基层县令一步步升上到布政使,政务娴熟,长于实务,此刻听胤祯一条条交待,竟是滴水不漏,周密细致,不由大为叹服,十四爷不过才二十四岁,处理政务竟比积年老吏还要老辣几分,忙欠身一揖道:“王爷放心前去,下官与完颜大人定不敢有丝毫懈怠,竭尽全力也要维持上海稳定。”
海锋亦是跟着道:“主子放心,奴才明日起就着手准备主子交待的一应事项。”
江宁城,江宁织造府。
巴亥、赖希二人赶到江宁织造府时,已近黄昏,二人一路换马不换人,竟是只比八百里加急的信差慢了一天就赶到了江宁。
曹寅一看送上来的贴子,居然是一等御前侍卫巴亥,连忙迎了出来,一见巴亥、赖希二人风尘仆仆,疲惫不堪的样子就知道两人定是一路急赶,心里登时就是一沉,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样的大事,竟让两个御前侍卫如此拼命赶路,连忙将二人迎进了签押房。
巴亥跟曹寅打过几次交道,进屋之后,他也不客气,一屁股就坐了下来,而后掏出密信,“皇上的密信,曹大人验看下火漆封印。”
曹寅看了眼完好的火漆之后,行了一礼才拆开封口,急急看完之后,他才放下心来,沉吟着道:“二位大人先在府上歇息一日,下官火速办理,定然误不了十四爷行程。”
说完,便叫人侍侯二人去洗浴、休息。
第141章江宁织造府
第141章江宁织造府
第142章巨额亏空
第142章巨额亏空
待两人出去后,曹寅将康熙的密旨又细细看了一遍,默想片刻,才一迭声的吩咐下去,待他安排妥当,早已闻讯而来候在外面的幼子曹颙才进屋,关切的问道:“阿玛,可是急务”
曹寅点了点,沉吟着道,“连生,你也准备下,去上海见见十四爷。”
十四爷胤祯胤祯的事迹在江宁已传的人尽皆知,而且仅比他大一岁,曹颙可是慕名已久,一听让他去上海拜见胤祯,心里就是一喜,立即乖巧的道:“孩儿谨听阿玛吩咐。”
曹寅哪有心思留意儿子的心思,自顾缓缓说道:“皇上六次南巡,五次住在织造署,为父四次负责接待,那银子就如泼水一般撒出去,累次下来,亏空巨大,去年两江总督噶礼密奏皇上,参劾为父亏欠两淮盐课银三百万两,请求公开弹劾,皇上体恤,压了下来。”
说到这里,他无比感慨的长叹了一声,良久才接着道:“三百万只是明面上的,实际总亏欠已达四百余万两,这笔巨大的债务,为父是日夜忧心,虽然皇上现在是极力回护,但皇上年事已高,一旦龙驭上宾,朝中大臣必群起攻之,如此巨大的亏空,新君即便回护,亦是有限,一旦追查,曹家顷刻间便是烟消云散的下场。
十四爷深谙经济之道,而今又自立一党,为父前思后想,有能力救曹家的,唯有十四爷,
这次皇上密旨,命为父给十四爷挑送得力可靠的江湖世家高手做其护卫,十四爷的圣眷由此可见一斑。
对曹家而言,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你正好借此送人的机会去上海拜见十四爷,表明曹家心迹,江南三织造,同气连枝,共进退。”
次日一早,胤祯便来到海军学院。
胤祯的身影一出现,一众中队长、分队长就扔下了手头的训练围了上来,敬礼之后,都是异口同声的请求去福建平乱。
望着一众请战心切的学员,胤祯含笑道:“好,很好,海军需要的就是象你们这样渴望战斗的将领不过,此次去福建,主要是招抚。还有,我要提醒你们,不要把眼光盯在国内,你们应该把眼光投向大海、外洋我们海军的目标是东洋、南洋、西洋各国的海军
你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训练、训练,再训练要把自己和手下都训练成世界一流的海军你们的战场是在大海本院长在这里给你们保证,海军有的是建功立业的机会,不要担心没机会立战功明白吗”。
“明白。”
众人轰然应到。
“好,都散了,该做什么做什么去。”
匆匆赶了过来的武格大声吩咐道。
待众人都散了,胤祯才对武格说道:“把福建籍的学员另编一队,随我去福建,福建有没有出色的世家子弟”
格想都没想就脱口说道:“福建陆路提督蓝理可是福建世家豪族的榜样,福建世家子弟参加海军的人数是最多的,优异者不少。”
武格这一提醒,胤祯才想起,征台湾时,福建不少子弟立功受赏,从此挤入大户豪族之列,“恩,把他们都召集到院长室来,我见见他们。”
胤祯才到院长室坐下,门外就传来响亮的“报告”声,他不由一楞,很快便明白,这些个福建子弟刚刚应该都在请战的那一群人中,当下便沉声道:“进来。”
一溜四人整齐的走了进来,逐一敬礼说道,“中队长林卫,向院长报道。”
“分队长陈平安向院长报道。”
“分队长王汤向院长报道。”
“分队长张长安向院长报道。”
胤祯回了一礼,逐个打量了一遍才问道:“你们谁熟悉福建的地形”
林卫上前一步说道:“报告院长,标下曾跟随家中商队跑过不少地方,略知一、二。”
八大中队长,汉族只占了三个,这个林卫能够第一批升到中队长,应该是不简单,看他举止从容,动礼仪规范,言辞简洁明了,很有大家子弟风范,胤祯点了下头,“恩,说说看。”
“福建东南临海,境内有四处小平原,其它尽皆是山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因地形险要,所以境内关隘遍布,计有89关、376隘、158寨,通往江西、广东、浙江三省的通道亦皆为险道、狭道,自古便是难进难出,大宗货物,人口流动皆是走海路。”
对于福建地形,胤祯还真是不知道,皆因福建既非经济、农业重地,又非军事重地,他唯一留意的也仅仅只是福建沿海的港口。此时一听福建境内关隘重重,通往外省亦是险关狭道,登时就放下心来,难怪康熙对福建饥民暴动不太上心,原来如此,他不由追问道:“福建有哪四个小平原”
林卫朗声回道,“四个平原分别是漳州平原、福州平原、莆田平原和泉州平原,尽皆分布在沿海地代。”
这么说,福建饥民暴动岂不是席卷了福建三个平原仅有福州平原得以幸免,胤祯心里登时一沉,这可得抓紧时间招抚,沉吟了下,他才继续问道:“对福建饥民暴动,你们是如何看的”
林卫喉结动了动,却是没有出声,反而退了一步,回到队列中,胤祯见了他的举动,大为惊喜,这个林卫不错,年纪青青就懂的进退,知道给部下出头的机会,好好培养,是个将才。
静了一下,王汤才一步迈出,“报告院长,福建饥民暴动,标下窃以为,圣上的处置方略极为英明。福建地瘠民贫,自古民风剽悍,好斗成风,加之地势险恶,关隘重叠,大军围剿,实则劳师糜饷,得不偿失。标下愚见,如今天下太平,百姓不说安居乐业,至少也能勉强温饱度日,但凡有活命机会,谁愿意造反如今天恩浩荡,院长又财力雄厚,此去福建,暴饥民定然望风归附。”
林卫三人听王汤说的如此直白,都隐隐担心。
这是个直性子,有见识,但只能在海军呆着,胤祯在心里给王汤下了个结论,方才微笑道:“都说的不错,为海军将领,不仅要善于观察,而且要勤于思考,更要不断的学习,陆战要了解地理地形,海战要求更高,不仅要了解洋流、季风、航线,还要了解各洋各海沿岸地形及岛屿分布等情况,希望你们加强学习。好了,都回去准备下,随本院长去福建平乱。”
两天时间,胤祯就做好了所有的准备,第三天一早,巴亥、赖希及曹颙等一行六人也赶到了上海。
留春园,一见胤祯,一等御前侍卫巴亥就带着众人规规矩矩的行了个跪安礼,“奴才巴亥给恂王爷请安。”
胤祯在康熙的密信中已知道巴亥会带几个高手过来护卫自己的安全,对几人不由多看两眼,除了巴亥、赖希二人,其余四人皆是便服,一人年纪较大,二个约在三十左右,另外一个看着比自己还小,心里不由暗自嘀咕,这怕是世家俊杰。
曹颙哪里知道胤祯把他也当成高手了,他知道胤祯不认识自己,起身后,又道,“奴才曹颙,叩见十四爷。”
说着又行了个叩首礼。
曹颙胤祯一楞,曹雪芹的伯父瞅了眼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的曹颙,很是不解,身体这么壮实,怎么就死那么早呢他来这里做什么难道也跟着去福建康熙在信中可没提及这事,稍稍一想便估计是另有事情,便吩咐道:“达春,先陪巴亥他们熟悉下。”
待一众人出去之后,胤祯才一伸手道:“坐。”
待胤祯落座,曹颙才小心的坐下,他知道胤祯事务繁忙,马上就欠身说道:“家父本应亲自前来,但年老体衰,不能急赶,怕耽搁了十四爷公务,才差小的前来,冒昧之处,还祈望十四爷见谅。
十四爷久在上海,却未曾踏足江宁,家父欲上府拜访,又恐招物议,此次借送人之机,才命小的前来请安。”
大老远干巴巴跑来就为请安胤祯心里暗忖,曹寅是什么意思江南三织造是以曹家为首,在江南可谓是盛极一时,别人不知,他可是清楚的很,曹家远不是江宁织造、淮盐监察使那么简单,他更是康熙在江南的密探首脑,身负监察江南百官以及江湖上各方秘密势力,反清组织等,说是江南的教父亦不为过。
可自己跟素他无交结,他为何急于见自己在京城遇上麻烦了以康熙对他的宠信,没理由来找自己啊,眼下他急于出征,没时间细心琢磨,瞅了曹颙一眼,胤祯缓缓开口说道:“直接说吧,出了什么麻烦”
曹颙本就是奉命前来表明心迹的,当下便道:“十四爷思虑深远、眼光独到,善军事,谙经济,家父说,江南三织造,同气连枝,共进退。”
胤祯一楞,曹寅是康熙的密探头领,就跟军统的戴笠一样,这是要入十四党他就不怕康熙知道了,惹来弥天大祸曹家这是遇上什么祸事了沉吟了半晌,他才冷冷的问道:“出了什么麻烦”
见胤祯一再追问,曹颙只得如实说道:“去年,总督噶礼密章弹劾家父亏欠两淮盐课银三百万两,皇上压住了,家父说实际亏空在四百多万,无法填补,为此忧心重重。”
第142章巨额亏空
第142章巨额亏空
第143章手铳
第143章手铳
听说是亏空,胤祯不由松了口气,这才隐约记起,曹家当年就是因为亏空才被抄家败落的,钱的事好说,曹家掌握着为皇室督造和采办绸缎的控制权,又掌管着两淮漕运、盐务,四百万亏空,帮他出个点子,几年就填回来了。
不过,曹家投靠的事,实在是干系太大,一旦康熙发觉,他也是吃不了兜着走,默想了下,胤祯才道:“农学院开院庆典在即,
天才一秒记住【天悦小说网】地址:tianyuexs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