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悦小说网

分节阅读 63

自得偿所愿,迫不及待的先览为快。

有的人看到“四月耕牛偿客债,泪别娇女抵官租”,有的人看到“可怜不接春荒满,无奈秋收是后图”,还有的人看到了“水漫屋角树扶疏,户户萧然连村虚”。

众人齐齐无语,面面相觑。

谁也不知道这位躲在行辕大院里的少年公子触了哪根筋,突然了这么几首诗出来卖。

这就好像飘逸如仙人的李太白忽然满脸尘土,沉痛吟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样的诡异。

虽然最近北边闹了点水灾,但也没这么夸张罢,苏州府是天下首富之地,还救不起一场小水灾么

难道花了钱后,就拿这东西回去交差能想象在酒楼勾栏这些吃喝玩乐地方放一首“四月耕牛偿客债,泪别娇女抵官租”的气氛

王英看到眼前众人半晌不说话,心里忍不住得意起来,自己这妹夫真是大才,今天一出手又将这帮人震住了。

他正遐想间,却不料众人气势汹汹的再次围了上来,有的叫道:“退银子”有的叫道:“凑数”有的叫道:“骗钱”

王英见势不妙,迅速的朝后跑开,灵敏的钻进了小门中。

众人一直追到门边,也只得罢,再往里就是巡抚行辕侧院,不是那么好闯的。大骂几句王英不地道后便散了,一定是这王英今天不上心,胡乱偷了几张稿纸出来糊弄人。

王英回到院中,对方应物抱怨道:“秋哥儿,今天状况不大妙,客人们反响不好,看样子明天订阅数目要下降一半,再不认真对待,就没人来订阅了。

所以你可千万别写忧国忧民了,客人们不爱看这些深刻的,就要看风花雪月的诗词,再来点男女之情的最叫座”

方应物虽不曾亲眼见,但对这种情形早已预料在心,万分感慨道:“你懂什么,这都是政治任务呐。”

不过今天这些诗词还是被众人带了回去,毕竟有总比没有好,虽然有点不合氛围。

看到诗词的读者也很讶异,但议论之后便一致认为,这绝对是方应物故意要炫耀诗词技巧。

他想告诉世人,自己什么样儿的诗词都能,既会写风花雪月悲春伤秋,又能写现实主义忧国忧民,而且都不会差。就连写吹捧性质的台阁风也不落于人之后

真是既让本地人感到可恶,又令本地人很无奈的奇怪才子

第八十九章胆气

方应物立在书桌前,手握毛笔,双眉紧锁。王英立在他身边,也是屏声静气,等待自家主公下笔。

是写能卖钱的风花雪月诗词,还是继续写扑街的忧国忧民诗词方应物拿捏不定。如今客人都学乖了,必定要先看过才付钱,还拿灾民诗去骗钱那是不可能了。

不是他非要贪财才犹豫不决,实在因为去京城花费不定,多一分银子就多一分安全感。

正当方应物纠结时,忽然有王恕的长随在门外请道:“方小公子,我家老爷叫你过去。”

方应物便扔下笔,去了王恕老大人的比奇房中除了王恕外,还有一老者,年纪约莫要有七十,但看起来硬朗的很。

这又是哪位名人方应物正琢磨时,那老者却先自我介绍了,“老夫东山王惟道也,那不成器的王铨之祖父。”

王铨的祖父,另一个意思就是探花王鏊的祖父么,方应物便上前见礼。听说这王惟道也是个传奇人物,连续几十年狠抓族中子弟读书,硬是培养出了王鏊这个探花。

王惟道对方应物说:“不肖子孙在外肆意妄言,抄袭诗词,以致我家蒙羞,在此老夫愧疚了。”

“老先生言重了。”

方应物道。又说了几句话,王惟道便先走了。

王恕对方应物吩咐说:“明日老夫要在后花园办一场公余雅集,已经提前邀请了不少府内大族名流参加,你陪同老夫一起出席。”

方应物感到很意外,原来这两天王恕没顾得上骚扰他,原来是忙于此事,这可是大手笔

他猜测道:“老大人打算趁这个机会,当众与本府士绅名流说官民田均赋税的事情么”

“不错,明天就先与他们讲了,探探口风。”

王恕承认道,但却面有忧色,“不过此事不易,估计很难说服,但总要试试看。”

他又对方应物嘱咐道:“刚才老夫请那王惟道帮腔,他倒是答应了,回头你去王家拜访一下,化解掉你和王铨的仇怨,给他们一个台阶下。”

方应物立即想到,东山王家乃是洞庭商帮里有名的大族,王家生计其实是半耕半商,所以对田地赋税的事情远不如别的家族敏感,肯答应帮腔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事情不会那么简单,任何骑墙派的最大特点就是随风倒。方应物提醒道:“东山王家毕竟是本地人,如若其他各家拼死反对,东山王家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和本乡人唱对台戏。”

王恕没说什么,只是坚定地挥了挥手。方应物看得出来,即便以王恕的强硬个性,此时也压力重重。

毕竟给贫民租种的官田减租、同时给多为大户所有的民田加税,这是在大户人家那里虎口夺食的事情。虽然对大多数贫民是利好,不会被扣上“与民争利”的大帽子,但也是阻力极大的。

但方应物转念一想,所幸的是,此时开国刚一百年,政坛上的江南帮刚刚崭露头角,影响力还没有达到历史上明代中晚期的高度。

不然方应物敢断定,就是十个王恕在这里,也是难以回天的。王朝末期的江南税赋问题,是一个死结,无人能解。

但成化十四年这个时候,大明朝刚度过了躁动热烈的青年期,苏松地区最有前途的吴宽、王鏊还在翰林院养望;

顾鼎臣、毛澄、徐阶、申时行、王锡爵这些前后相续的大佬也还没有出现在世人的视野中。江西帮、福建帮、浙江帮都比江南帮影响力大。

在这个时代,苏州府文人给世人最大的印象仅仅是名士风流,是文化符号,而不是政治影响力。至于东林党、复社这些兴起于江南、直接影响国策的地域色彩浓厚的、有活力的社会团体更是连个影子都没有。

有些事情,总是需要人去做的,方应物暗暗想道,他也要当一个忧国忧民好少年。

到了次日,巡抚行辕门前巷子车水马龙,一时名流荟萃,堪称盛会也。

毕竟宣德朝之后巡抚威权日重,面子还是很大的,接到邀请的一般都会前来,哪怕要从外县赶一天路。

苏州城以园林著称,巡抚行辕的后花园就是一处造设精致的园子,这次王恕口中的“公余雅集”便就用了这地方。

除去仆役小厮,客人约莫二三十人,年纪多在中年以上。方应物看到有几个面熟的,比如祝允明的岳父李应祯老先生,文徵明的父亲文林大人,以及昨日才认识的王惟道老先生。

其余在方应物眼里都是陌生人,不过他提前看过名单,知道其中除了府城之外,还有太仓王家、吴江沈家和叶家、昆山归家、常熟翁家等等十几个家族的代表。

确实是一场雅集盛会,这才是苏州名流云集的大场面,相比之下,望远楼那集会只能算小儿辈胡闹。

方应物是跟在王恕后面进来的,王老大人进了园子就对众人拱拱手,便坐在了一处树荫底下的主座上。

众人还过礼后,松松散散的坐在四周,旁边一道人工小河蜿蜒而过,将这里圈出了一方幽静的小天地。

而方应物自己,则只有站在王恕后面充当侍立童子的份。他目光扫来扫去,发现不少客人背后都站着和他岁数差不多的少年人,甚至还有岁数更小的孩童。

方应物当即揣测道,这些少年人八成就是家族中的未来之星,特意带出来见世面的罢说不定哪个就是日后的大名人。

比如文林旁边那位十来岁的小童子,方应物估计他有九成可能性是将来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

方应物正闲得胡乱猜测时,王恕为主人,先开了口,“本官自从到任苏州以来,诸事繁多,始终不得空闲。诸君都是江南名贤,本官久仰大名,只恨不能识荆。今日总算偷得浮生半日闲,有幸请来诸君晤面,在此共赏光,也不啻为本官余生之幸。”

众客人这把岁数了,都是老场面,当即很有默契的高声道:“谢过老中丞款待。”

王恕转头对方应物道:“老夫年岁已高,不免神思迟滞,你代老夫制诗一首欢迎嘉宾。”

方应物绕到王恕前面,揖道:“谨遵命。”

众人到了府城,不免会互相拜访故旧,对巡抚行辕里这个突然走红的少年人都有所耳闻。号称两句残诗压姑苏,一手诗词功夫堪称精湛,尤其受女流辈推崇追捧。

今天见此人要当众赋诗,众人不由得起了兴趣,却见他沉思片刻,然后才当众吟诵道:

“水过吴淞数县哭,今春最苦是农夫。茅舍薪茭官赋税,田园沙砾古河渠。微波竞走催租吏,积雨难通治粟车。府北炊烟多未起,朱门敢叹食无鱼。”

在座的尽是饱学之士,岂能听不出这诗词中的意思,说的就是最近本府北部的水灾。最后还习惯性讥讽了一句“朱门敢叹食无鱼”,这是典型的诗人仇富毛病。

以他们的修养,不至于像花钱附庸风雅的贩夫走卒那样大骂煞风景。但听到这首诗,他们心里都十分明了,今天王巡抚将他们召集起来,必然是要宣讲劝税的。

之前他们曾听过王巡抚要加民田税的风声,但一直不太确定。今天他旁边这个小子上来就感慨灾民艰苦,无异于正式开始对他们吹风。

王恕看似纹丝不动,但却将众人神态都扫落眼底。过了片刻,见没有人说话,他又开口:“本官巡视灾区,所到之处,破家者多是租种官田的贫民,情实可怜。长此以往,此类人大概越多,若不能安于业,自然便会隐患丛生,本官对此甚是忧虑。

究其根本,还是官田税赋太高,常常半数所得都交了官租,所剩不足糊口。不过东南为国家用度之源,税额又不能少,所以本官意欲调和赋税,升高民田之税,所得富余济补官田贫民。”

王恕刚说明了自己的想法,众人大都低头不语,以沉默应对。

但较远处有个老者大怒道:“听说太祖怒苏民附张士诚,故而以重赋惩之。如此是国家有负于江南百姓,而非江南百姓亏欠于国家即便是民田,税赋已经高出他乡,巡抚还欲继续敲剥乎”

方应物心里忍不住感叹,时代真是不同了,这种话也敢公开说。若放在洪武、永乐年间,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如此发言,那真是会要人命的。

王恕正要说什么,却见方应物上前一步,站出来抢先对那老者喝道:“老先生可笑之极,市井之间无知小民的流言,老先生也敢堂而皇之当成依据么

你将这里当成了什么地方这里不是茶铺酒楼,也不是街头巷尾,在座的不是贩夫走卒,而是乡贤君子那不上台面的话,就不要张嘴了,不然只会令同席者蒙羞”

视线被挡住的王恕不禁有几分愕然,怎么也没想到这方应物胆气如此之雄壮,居然敢站在这里呵斥别人。虽然那老者说话很没有水平,但总归是老前辈。

在场内的其他那些来见世面的少年人,谁不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相比之下,方应物实在特殊。

还是王恕老大人不熟悉方应物的原因,不然带着方应物出席这种大集会,早肯定有风头被抢的心理准备了。

更别说方应物被便宜外祖父扣留压制了十来天,早就憋着股心思。未完待续

第九十章在下若为巡抚

其实那老者的话,是很多苏州百姓心里所想的咱就是被老朱家整了,不过在公开场合说就比较蠢楞了。

他挨方应物一顿驳斥还是好的,只能说这里幸亏是苏州府,若在京城说这话,西厂和东厂会抢着来抓人抄家。

当即有另外一位中年人出来打圆场,顺便语重心长的讲理道:“毛老先生所言不妥。但江南重赋总是眼见为实的,所以根本并不在于官田民田不均平,而在于总体税赋太重。

所以才有小民不堪其负,抚台不思治本,减少江南贡赋,只在官民田之间修修补补,与拆东墙补西墙有何异哉”

方应物应声而答道:“天下如一盘棋,有大势有局部。王公只是江南之巡抚,而非天下之宰辅,你若想减税赋,那请对阁老们陈词去。

在这里说,且明知不可为,只不过是强词夺理。在下若为巡抚,绝不回应你这些无理之谈。”

方应物一句“在下若为巡抚”,险些将王恕气出三花聚顶。不过方应物是他推出来垫场子的,在别人眼里

小说推荐:《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金手指是深宫老嬷[红楼]》《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探虚陵现代篇》【异度荒尘小说网】《疫病之上》《嫁给铁哥们》《这个明星塌房后业绩更强了》《沧澜道

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官》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继兄不善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明末:边军不退我在水浒做奸商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带着美女闯三国最狂上门女婿臭县令朕怀孕了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我家娘子太体贴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春枝缠玄天宗修行记事大宋小农民谍战风云录:大宋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大唐小说家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清末土司王乱世种田日常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倒拔三国朕,乃万岁!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HP)Forgive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我在三国逆转乾坤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金玉满唐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朕,剩者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