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悦小说网

分节阅读 52

下马威,这绝对是新同学今天报道后的下马威,杀人不见血的下马威

除了徐淮外,还有几个学霸已经冷汗直流了,后怕的汗流浃背。幸亏今天是徐淮怨气最大,充当了炮灰去给新同学下马威。要是他们一时兴起亲自上阵欺负新生,那倒大霉的岂不就是自己了未完待续

第七十二章父行千里儿担忧

此刻明伦堂里的气氛太诡异和可怕了,洪松和项成贤为支持方应物的人,也感觉有点吃不住。

他们拉起还打算装痴卖傻的方应物跑了出去,已经被震慑的县学士子目送他们离开,没有人说半个不字。

三人一口气窜到了外面街道上,感受到了三月初的吹面不寒杨柳风,才稍稍松快了一些。

洪松忍不住对方应物抱怨道:“我仔细叮嘱过,你初来乍到,又是天上掉下来的廪生,总是叫别人有几许不舒服。在县学里要多多忍耐,慢慢进入这个圈子。你今天这甩手一个掌心雷,吓死人也。”

方应物很无可奈何的说:“今天怪不得我,我一直谦让的很。而且并没有将文章给那徐淮看,也明说了不好给他看。

说到底,还是徐淮此人居心不良,硬要从我手里夺下这文章,然后又拦住我。你评评理,这叫我怎么办”

洪松仔细回想,也无奈道:“似乎是这样,那徐淮真是鬼迷心窍,自己死。”

项成贤笑道:“论语云,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事情已经出了,多说无益,又不是我们倒霉,且看他们西社的热闹就是。”

徐淮就是县学西社的骨干和学霸之一,他不长眼撞了铁板,项成贤为东社骨干,很是开心。

洪松阻止了项成贤继续教唆,很语重心长的对方应物说:“今天也就罢了,给别人点颜色瞧瞧不见得是坏事,以后切莫不可屡屡如此了。在学校这种地方。总是要讲究前辈后辈的区分。”

方应物答应道:“洪兄教导的是,我记住了。”

三人正要找地方吃饭喝酒。突然看到前面道口闪过一个风尘仆仆的人,背着布包。一边飞奔,一边大喊着“捷报捷报”

捷报项成贤最先反应过来,将扇子在手里狠狠一拍,饶有兴趣的说:“上个月十五日是京城会试日子,算算时间,现在会试录也该传到了”

会试乃是乡试、会试、殿试科举大三关中的第二关,也是整个科举制度最核心的一关。

中了会试,就等于考中进士,取得最高等级的功名。后面的殿试只是决定进士名次而已。

洪松也来了精神,“不知道我县今次能中几人,方前辈是否在榜上”

方应物闻言暗暗苦笑,他心情一直很矛盾,是否希望父亲中进士这个问题,让他很纠结。不是开玩笑,现在这个官场风气,并不适合父亲这样看似迂阔耿直的人。

在这种矛盾心情之下,他便刻意淡忘了此事。但结果揭晓的这天终于还是要到来的。

项成贤指着远处道:“急递铺的铺兵必然先去县衙报信了,我们尾随去看结果。”

“同去”洪松当先向县衙方向走去,项成贤和方应物连忙跟上。

县城不大,道路不远。三人片刻后就来到了县衙外面,此时这里已经聚集了一群闲人,指指点点的看热闹。

虽然最近半年。从县试道试到乡试,再到如今会试。放榜放的似乎比较频繁,但人们仍然乐此不疲的前来围观。已经有人为这次淳安县能考中几个进士而辩论起来了。

不多时。县衙大门洞开,看到里面有杂役敲锣,小吏捧着大红纸。

当大红纸贴在了照壁上时,围观百姓蜂拥上前去看名字。但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大红纸上除去成化十四年戊戌科会试这些没用的字眼外,只有斗大的三个字方清之。

许多人几乎齐齐发出了一声“咦”的声音,方解元中进士不奇怪,但淳安县只有他一个独苗中,这才叫奇怪

这几十年淳安县科举事业渐渐进入了鼎盛时期,每科大比都会有两三个淳安人中进士,而今年怎么只有一位

“恭喜方贤弟”洪松和项成贤看清楚了人名,一起向方应物拱手道贺。

中进士就等于成了七品官员,这下方家真真正正的鲤鱼跃龙门,不仅仅是乡绅,成了官宦人家了

方应物呆呆的望着榜文,半晌一动不动。洪、项二人还以为他高兴的不知所措了,这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微笑着站在旁边,等待方应物自己清醒过来。

方应物自己都不知道用什么心情面对这个事实了,父亲这考场达人终于还是中了么

他这种书呆子真要去做官父行千里儿担忧啊

这时代朝廷里有权阉,有宠妃,有太后,有外戚,有和尚,有道士,最要命的是有一个毫无责任心的宅男天子,乌烟瘴气的很。

但同时天子性格比较面,也不砍人脑袋,大臣中又出现了死命进谏的风气,开创大明朝文官玩命卖直的风气之先。

种种矛盾互相交织,局面可谓极其复杂,所以官场真的不好混,不是一般人可以熬得住的

方应物搞研究时,看到个素材,成化二年那一科的进士,有高达百分之五十的人遭到贬黜和罢官

只有李士实这样的人,才出了头,但父亲根本不具备那种闪转腾挪的功夫罢

项公子看方同学发呆的时间有点长,忍不住咳嗽一声,将方应物从沉思中唤醒了过来。“方贤弟休要欢喜的不会动了,此时去喝酒乐庆祝一下”

方应物叹口气,对洪松道:“只怕今后不能在县学听候二位前辈的教导了。”

“你这是怎么”洪松疑惑道。

“朝堂昏暗,宛如急流中暗礁密布,家父只怕把持不住,我要到家父身边去,助他一臂之力。”

如果是别人说这种老气横秋的话,只怕要被笑掉大牙,哪有十六岁儿子担心父亲不成熟的。

但方应物说出这种话后,洪项二人回忆了一下方清之,又想想方应物,居然并不觉得违和。

“还需在县学办个游学文凭,但我与县学教官不熟,故而有劳二位兄长出力。”

项成贤答应道:“这好说,包在我身上。令尊在外做官,你去尽孝也是人之常情,县学不会阻碍。”

洪松却想起一件事情,“每年三月时节,县学都要郊游踏青,举办雅集,同时以此欢迎新入学士子。你要走,也得等到雅集之后,总得在同学心中留个人影。”

“洪兄所言极是。”

方应物答应道。

项成贤叹息道:“本想后年我们可以一同赶赴乡试,不知到时候方贤弟能否回来。”

洪公子想到自家屡败经历,忍不住略带唏嘘的控诉道:“若能以寄籍官员子弟身份在顺天府参加乡试,就千万不要回浙江这挤死人的地方”

“别想那么多了,走喝酒去”项成贤催促道。

方应物拉住了项成贤,“喝酒就免了”

项公子皱眉道:“方贤弟瞧不起我项某人”

方应物很不好意思的说:“你把酒钱直接借给我便可以了。肯定又有报喜的人去花溪,而我家里半年来已经打赏散财好几次了,已经穷的再无钱打赏,所以项兄还是借钱比请喝酒更实惠一些。”

不知怎的,方应物下了决心要前去追随父亲时,心里忽然有点兴奋。

窝在淳安县,总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感,自己专长没多少发挥的地方。到京师,就可以见到无数史书留名的人物了罢,而且这些人还都在舞台上活跃,不像商阁老已经谢了幕。未完待续

第七十三章流星般的少年

方应物从项公子这里不但借到了钱,还借到了人。项成贤打发了一个下人,将钱送到了上花溪村,用打赏,于是不必方应物自己辛辛苦苦跑一趟了。

次日早晨,方应物和两位友人照常去县学。当方应物再次踏进了明伦堂,左右扫了几遍堂中,然后对身边同窗奇道:“徐前辈在哪里昨日玩笑有些过火,在下要去致歉。”

那人年岁也不大,面对方应物似乎有点紧张,答道:“听说徐家连夜将徐前辈绑了回去,并对先生说,此孽子狂妄不法,要动家法打他四十杖,并禁足读书半年。”

方应物笑了笑,徐家倒是不傻,反应相当快。这既是一种处罚也是一种保护,不然谁能得住徐淮

却说这老学霸徐淮,经过此次教训,倒也有所长进,五年后中了举人,再后来选了两任知县,也算为门楣增光了。此乃后话不提。

方同学昨天在县学的首秀很有点恐怖分子的意思,一露面就彻底干掉了一个学霸。这就已经在身上打了“不好惹”的标签,别人的心理阴影尚未消散前,自然不会来招惹他。

今天殷教谕为县学生员授课,讲的是大学之道,水平如何方应物判断不出,凭着新鲜感倒也不觉得枯燥。

授课时间一直持续到中午,其后县学生员便散了。因为方应物要找教谕办游学文凭,所以在县学老人洪松的带领下,去了后面教官公房。

至于项公子。则独自去了前院等候。因为他在教官心目中的形象远不如洪公子,只怕比徐学霸也好不了多少。求教官办事时还不如不出现。

方应物尾随在洪松后面,向殷教谕行过礼。便有洪松开口,将方应物打算追随父亲尽孝的心思说了一遍,恳请教谕开出游学文凭。

没有学校同意和开出凭证,生员出外游学不回来参加各种考试,只怕没过多久就要被免去功名了。

学校教官在县里面子不小,身份超然,但从实惠角度而言,是个非常清水的职务。所以求他办事,礼不可少。

方应物悄悄的放了一块三分重的碎银子在殷教谕书案上。然后又退到洪松身后。

洪公子解释道:“此乃三月上巳节的节礼,也是方朋友的一些心意,还请先生笑纳。”

上巳节是三月份一个很受欢迎的节日,但要当成送节礼的借口托词,那挺扯淡的,只有端午、重阳、元旦才有这个资格。不过也没法子,三月份再也没有别的大节日了。

殷教谕信手拂过桌面,冒充节礼的碎银子落到了手心里,暗暗掂了掂重量。

令人难以察觉的动了动眉毛。殷教谕随口吟道:“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

一节须高一节,这莫非是嫌弃这份三分银子的“节礼”太少方应物心里琢磨出意味,但他实在手头紧。拿不出更多的银子送。

这可怎么办总不能动辄就找人借钱罢。他想了片刻,忽然心头一动,上前对答道:“梅花逊雪。三分只有三分。”

殷教谕本质上还是个文人,听到方应物对句子对的巧妙。仰头大笑几声,“妙。妙,准了期望你在外游学,将来亦有令尊之际遇”

顺利开了游学文凭,方应物与洪松出来,在外面遇到了等得不耐烦的项公子。

在路上,项公子鼓动方应物道:“后天就是今年的县学春季雅集,你诗词可是强项,所以在集会上你可要为我们东社争一争脸面,定要力压西社”

“我好像还没有加入什么文社罢”方应物道。

项公子轻描淡写道:“昨天你受了我的馈赠,就算自动加入东社了。”

方应物笑道:“项兄休要指望我,我说不定要把雅集搅散了。”

“你有这个本事,我就服了你。”

走到巷子口,项公子突然又想起什么,“方贤弟,你这几天还是去洪兄那里住罢。”

洪松不满道:“去我那里住可以,但项贤弟你要给个说法。当初你口口声声欢迎方贤弟入住,这才留了几天你就换主意莫非你心疼开销了”

项成贤连连叫屈道:“洪兄未免太小瞧我了,绝非心疼钱财我那娘子现在筹划与方贤弟说一门亲,是她一个表妹,已经对我说了数次。我劝方贤弟还是躲一躲好,不要去我家自投罗网了。”

“为何君子要成人之美。”

洪松问道。

“此女太丑了,我看方贤弟为人讲究,断断不能接受的。”

想起项氏娘子的犀利,方应物忍不住畏缩了一下,还是躲着点好。

所谓文人雅集,自古至今也算源远流长了,最著名的就是兰亭之会。简单地说,就是有好时间,好地点,好人物,好诗词的文人聚会,有时候还有个好主题。

三月初春,草长莺飞的季节,淳安县学一年一度的雅集在青溪边上举行。

这次地点选了一个地势较高的岸边,一百来个县学士子齐齐露面,比平时上午明伦堂里的阵容整齐多了。

小说推荐:《黄昏分界》《大宣武圣:从练功加点开始》《1979黄金时代》《守寡后我重生了》《穿书后成了狼孩》《肝到厨神才算开始》《男主怀了我的崽》《闻此一生》《我在现代留过学》《诡秘之主

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官》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臭县令朕怀孕了朕,乃万岁!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金玉满唐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最狂上门女婿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谍海无名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清末土司王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HP)Forgive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我在三国逆转乾坤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大唐小说家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明末:边军不退大宋小农民我在水浒做奸商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春枝缠倒拔三国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继兄不善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朕,剩者为王谍战风云录:大宋我在异世界召唤大明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