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悦小说网

分节阅读 75

愔递给他的剑一看就不是凡品。

铁匠铺中的武器在研究院搬到桃园以后才开始打造,所以到现在还有给任何人使用过,所以现在侍卫的佩剑都是以前的武器。

那护院接过精钢剑,另一个护院则是拔出自己的剑,刀刃向上平放于面前。

“嘣”一声金属相击的声音传来,握着精钢剑的护院用力斩下,接着被力量反震后退了一步。

李愔走过去,两人则是端着剑面向李愔,李愔期盼的一剑斩断一剑的场景并没有出现,两剑相击,精钢剑的剑刃上只是微微有些白印子,而另一把旧钢打造的剑则是被砍出了一个半厘米的豁口。

两把的剑的质量高下立见,李愔道:“你们待会把这些剑分给护院们,记得登记造册,谁丢了武器就要受罚,知道吗”

“是,殿下”两人兴奋道,这些精钢剑对他们来说就是宝剑,他们都是靠拿剑吃饭的,能不高兴嘛

李愔让他们登记造册就是为了防止武器的丢失,以后在军营中他还会设置专门的武器库,平日里负责记录武器使用情况,这样谁的武器丢了就一目了然了,也更加容易追踪。

第一百四十五章成都王

除了精钢剑,剩下的兵刃中还有着名的唐刀,这唐刀是唐朝刀具的一个统称,其中分别含仪刀,横刀,陌刀,障刀四类,其中仪刀是礼仪佩刀,而剩下的三样是军需品,都是装备军队的。

李愔让工匠锻造的主要是横刀和障刀,这两种刀具一长一短,用来装备步兵,而陌刀刀柄短而刃长,比横刀长了两倍有余,主要是用来攻击骑兵,蜀地四周环山,南方的蛮族基本没有骑兵,所以李愔暂时只让生产了少量陌刀。

刀具以外,欧阳旺让工匠又拿来两幅盔甲,这个两个盔甲都是按照李愔给的图纸打造的,采用的是欧式的全身盔甲,李愔翻遍了资料发现论盔甲的话,还是中欧时期的全身盔防护能力高,但是这种盔甲很重,于是李愔决定采用铝合金制造全身铠,铝这种金属储量比铁还高,益州就有好几处铝矿,虽说纯铝硬度低,但是掺加了其他金属元素的吕合金硬度可不低,甚至不属于精钢。

欧阳旺拿来的两幅盔甲一个是用钢打造的,一个是用纯铝打造的,李愔接过钢铁打造的盔甲试了试,果然是太重,这几十斤的重量押在身上也不用打仗了,而这个纯铝的轻是轻了,但精钢剑一个横劈就砍坏了。

李愔让欧阳旺打造这两幅盔甲只是为了让他熟悉全身铠的制,铝合金的制还需要各种稀有金属,这些金属李愔准备回去购买一批放在桃园供生产铝合金盔甲使用,现在再去寻找矿藏很显然不太现实,而铝合金中也用不了多少的稀有金属。

对铁匠们工效率很满意,李愔决定回去采购现在需要的滑轮,弓弦和稀有金属。

离开铁匠铺,李愔又去了村子里,这时杜平志正在试验仿制出来的蒸汽机,佟正在试验火炮,而郭闲远则是在研究李愔拿来的几个枪械,所有事情都在进行中,李愔放了心。

晚上,李愔回了现代别墅订购了自己需要的材料,还买了一批小推车和人力三轮,唐朝的缺乏的就是人力,这些东西可以节省不少人力。

而与此同时,李世民的南巡队伍回到了长安,而李世民在益州和李愔的对话也经过有心人的嘴在长安城的官员中传了开来,一时间朝野非议。

休息了几日,这一日李世民临朝,当他走进太极殿的时候就感到了朝堂上不同于往日的肃然,而他刚坐下,魏征便出列问道:“陛下,臣闻言陛下要加封蜀王殿下为益州大都督,总领蜀地十州军政,形同藩王,不知可有此事。”

李世民本也打算今天早上商定此事,于是道:“没错,这正是朕的意思,今天早朝正要和诸位爱卿商议此事。”

“没想到真有此事”

“这大都督一向都是遥领啊。”

“这就是藩王了”

“”

李世民亲口承认了此事,大臣们立刻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李世民对大臣们的反应早就有了准备,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他们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李愔他是封定了。

魏征继续道:“难道陛下忘了西汉的七王之乱,又忘了西晋的八王之乱吗”

“朕当然没有忘记,但是朕不是汉景帝,大唐也不是昏聩的西晋,而且朕封六皇子为益州大都督是为了大唐的繁荣昌盛,益州乃是偏狭之地,除了益州,其它州加起来还不如一个益州而已,有什么可担心的,而且李愔主动献出技艺,乃是大功一件,实至名归而已”李世民坦然道。

李世民的话音刚落,又一个大臣出列,却是卢进,他道:“六皇子的功绩臣万分钦佩,分封与他十州之地也未尝不可,只是皇上应该让六皇子将以后得来的技艺都上报朝廷与民共享,长安能工巧匠众多,定能把这些技艺发扬光大。”

“正直之言”

“是应该把技艺交上来。”

“”

卢进说完,立刻响起一片附和之声,这些都是来自望族的官员,他们才不担心李愔是不是蜀王,统领多少州县,对他们来说蜀地就是一根鸡肋而已,他们真正关心的是李愔手中的东西。

李世民扫了一眼附和的朝臣道:“那朕倒是要问问,如果六皇子如果不愿意献出这些技艺呢毕竟这罗安国到现在只和六皇子做生意,他手中掌握了多少技艺只有他自己知道,也许这里面记载的只是九牛一毛而已,所以朕才把十个州全部交给他,愔儿对自己的封地他定然是会尽心竭力,不会藏私的。”

李世民拿出李愔献出的册子在手中晃了晃,立刻引来众多贪婪的目光。

“这个”张亮瞥了眼李泰,李泰对他点了点头,张亮道:“陛下可以派遣钦差到益州,再让蜀王妃回到长安为质,到那时只要益州有新技艺出现便让蜀王交出,那时他不敢不从。”

“混账”李恪闻言大怒:“张亮你是何居心以蜀王妃为质我是李愔的哥哥,你怎么不拿我为质。”

接着李愔出列傲视群臣道:“父皇,这天下是李氏江山,父皇早年废去分封制不分封皇子,本是为了天下安定,避免诸侯纷乱,本也无错,如今为了富国强民将蜀地封于李愔,不是为私,而是为公,也是无错,儿臣赞成父皇的决定”

张亮刚才的话说出,不只是李恪愠怒,崔绍也是怒极,他出列道:“陛下,六皇子蒙受不白之冤被贬斥益州不说,这在益州刚刚有了一番为,便有些居心叵测之人看不得六皇子立下了功劳,一心想夺得六皇子手中的技艺,为的却是一己之私,正如三皇子所言,陛下为公,而有人却是为私心,还请陛下明鉴”

李世民赞赏地点了点头,他刚才对群臣并没有全部说实话,他一来是为了让蜀地在李愔的治理下富足起来,二来则是在益州留下一条血脉防备这些门阀士族,若是某天他们心存异心对李氏皇族不利的时候,也要考虑身处益州的李愔。

“崔侍中此言差矣,张大夫的计策是有些不妥,但是这些技艺在李愔手里倒是不如众人皆都知晓,这样才有利大唐,不是吗”房玄龄缓声说道。

“房阁老还没明白陛下的意思,这技艺在六皇子手中,交出多少是六皇子说了算,难道派遣钦差就能让六皇子交出来了再说让蜀王妃到长安为质,这对于六皇子来说无异于奇耻大辱,他恐怕不但不会再交出手中的技艺,还会憎恶朝廷,到时候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就不好说了。”

说话的是岑文本。

“臣也以为张大夫的话不妥,为了一些奇技淫巧这样威逼六皇子,这岂不是让六皇子寒心,让天下人耻笑,只是臣还是不敢苟同陛下打破分封制。”

魏征听了几方辩论,驳斥了张亮的话又泼了李世民一头冷水。

李世民一直观察着众臣的表情,张亮的话说出后很多来自门阀士族的官员露出赞扬之色,对张亮的说法极为赞同,李世民自然明白他们打得都是什么主意,他心中顿时升起阵阵寒意,今天他们能这样对待李愔,改日他们说不定就能这样对待其他的皇子,甚至这样对待他,这让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

众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下,这时候长孙无忌出列道:“陛下,臣倒是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说来听听”李世民一喜,心道还是长孙无忌最得他的心意。

长孙无忌沉思了一会儿道:“众臣担心的无非六皇子会变成诸侯王,但是诸位切莫忘了,西汉时诸侯王的封地是可以世袭的,而且在封地上可以私自铸钱,随意征收赋税,不受朝廷管理,形同一国。“

顿了顿,他又道:“对于封蜀地十州,臣以为其一,不可世袭,李愔死后复归朝廷,其二,蜀地赋税制度不变,所交赋税仍按旧制上缴朝廷,其三,不可私自铸钱,其四,则是让李愔承担戍边责任,只要做到这四点,臣相信众臣不会再有异议。”

长孙无忌心知李世民已经打定了主意,他人再劝也没有用,毕竟李世民是皇上,朝臣的话他可听可不听,而他之所以这么说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禁止铸钱和赋税则是控制了李愔的钱,而戍边则是把李愔的军队控制在了蜀地上,李愔一旦战死,蜀地就又回到了朝廷。

长孙无忌的话一说出,众臣又是一阵议论之声,不少人暗道还是长孙无忌老辣,蜀地西邻吐蕃,这个是和唐朝并存的超级大国,就是李世民也是存心忌惮,如今把这个担子扔在了李愔身上,那么关陇集团就少了一件麻烦事,不用自己的子弟再上战场拼命。

“这”李世民犹豫了,“前面三件事朕都可以应允,但让李愔承担戍边之责,这也太为难他了吧。”

长孙无忌道:“不这样不足让众臣心服,还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否则臣等宁死不从”卢进带头跪了下来,很快李承乾,李泰一众人全都跪了下来,只有李恪,崔绍的人还站着。

程咬金,吕尚,萧瑀左右为难,两边都不想得罪,最后道:“臣等附议”

李世民望着跪了一地的大臣,怒极而笑,道:“好,朕答应你这四条件,但是戍边乃是藩王之责,那么从今日起,蜀地更名成都府,改封李愔成都王,封地益、绵、茂、嘉、松、雅、遂、梓、邛、巂十州之地。”

第一百十四六章掌控

李世民的旨意很快便到了益州,而于此同时李愔也知道了朝堂上的那场争论,他没想到长孙无忌等人会以自己的性命要挟李世民,李愔明白这不过是长孙无忌及门阀士族故意做出的姿态而已,只是为了提醒李世民大唐是由士族支撑起来的,做决定的时候也要考虑他们这些士族的利益。

李愔一开始觉得很震惊,他学习的历史从来都是王权至上,为何现在李世民会受到这些朝臣的制约,不过后来仔细想想他也就了然了,首先李世民封李愔为藩王的决定本身就是打破了分封制,这在谁看来都是个错误的决策,而从魏征第一个提出反对就可以看出,朝堂上,魏征是公认从不拉偏架的人,他这时提出反对说明李世民的决定确实有不妥的地方。

其二,正所谓君明而臣直,李世民历史上不少决定都被朝臣激烈反对过,最后得不得放弃,就拿修建洛阳宫,这对以往的帝王来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但在朝臣的反对下他还是算了。

而长孙无忌的精明就在于他明白王权至上,李世民一意孤行谁也拦不住,所以他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方式,他首先赞同李世民的决定,但却附加几个小条件,因为你这个决定本就是错的,我支持了你这个错误决定,你不能再推掉这些条件了吧,而且我这几个附加条件是对李愔不利,但是对大唐是有利的。

长孙无忌的话说出,就连魏征也同意了,李世民本就心虚,虽然恼怒,最后还是答应了,毕竟有大臣的支持,和没有大臣的支持是不一样的,他也不想和大臣们闹得太僵,尤其是魏征这个一根筋。

看完密信,李愔摇头苦笑,这个千古一帝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不过长孙无忌还真是给他找了不小的麻烦,钱粮他自是不担心,他担心的是戍边之责,让他一个藩王抵御南蛮,吐蕃和吐谷浑,这真是准备把拖死在战争中了。

旨意到了益州以后最高兴的当然是李愔的几个心腹,以前他们还要考虑朝廷的政令,而现在则是只需要听李愔的命令就行了。

坐在正殿上,李愔望着下面兴奋的众人,道:“从今日起这成都府就是本王的封地了,你们都愿意留下辅佐本王吗”

“臣等愿意”上官仪,王银龙等站起来躬身道,他们明白一旦答应了,他们就是李愔的臣子了,仕途就止步在了成都府,再也无法到其他地方担任官职。

李愔的目光在崔章和崔通的脸上扫过,凝眉道:“你们都是崔氏子弟,将来在仕途上前途无量,你们也确定留下来吗”

崔章道:“殿下,臣等愿意留下,为殿下效犬马之劳,这也是家主的意思。”

李愔点了点头又看向薛仁贵,“薛校尉,你呢”

“承蒙殿下赏识,薛仁贵愿意一生追随殿下左右”薛仁贵坚定道。

心中最后一块石头落下,李愔顿生万丈豪情,这个藩王的头衔让他可以放开了在成都府折腾了。

接下来李愔重新安排了几人的职责,其实也就是扩大了几人的权利而已,他们的职责不再拘于益州,而是整个成都府十州。

分派了众人的职务,李愔则是让秦

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家后院是唐朝》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朕,乃万岁!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朕,剩者为王春枝缠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清末土司王谍战风云录:大宋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玄天宗修行记事大明风流(HP)Forgive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我家娘子太体贴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臭县令朕怀孕了乱世种田日常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我在水浒做奸商带着美女闯三国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明末:边军不退谍海无名继兄不善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最狂上门女婿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倒拔三国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