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全能天才”的卓越印象,似乎没啥特别需要加强的地方。
但是,此次决赛碰上技术顶尖的田军之后,俩人别的方面势均力敌,他却暴露出在小范围内“腾挪变向不够精巧”的弱点,导致有段时间虽然速度飞快、但始终堵截不住对手。当然啦,这是拿田军来对比的,跟旁人打压根儿也看不出来。
从十八号开始,为解决他的技术问题,王晋忽然就踏上了“人生巅峰”。为啥这样说呢因为他以普通签约拳手的身份,正式被调去跟随总教练赵远扬学习
老赵是啥档次散打王,金牌“特级”教练现在拳馆里够资格被他带的顶尖拳手,满打满算不会超过五个人。如果从前赵远扬训练王晋,那肯定有人会说闲话,但如今小王同学壮观地打翻了田军,一切都已顺理成章。
清晨,馆内早课。
赵远扬迅速上步、撤步、横步,又换成左滑步、右滑步、冲刺步,在极短的时间里表演了两种步法,娴熟扎实,真是漂亮至极很难想象以他的年龄和体型,竟然能够做到如此轻松。
“看出什么没有”
王晋敬佩道:“一个散打、一个拳击”
老赵道:“没错。现代拳击运动起于十八世纪的英国,饱经岁月沧桑,它的历史最悠久,各种站立式流派的步伐也都有拳击的影子,散打、踢拳、甚至跆拳道都躲不掉,这是无可置疑的,因为不考虑被攻击腿部,所以它依然最灵活。”
王晋点头。
八几年才被正式立项为竞技项目,短短二三十年光景,散打要说从没借鉴过别家的技术,那简直纯属搞笑。
老赵摆了个架子:脚分左前右后,膝盖往内微收。这种架子非常“老式”,一看就是随时防鞭腿、随时能侧踹的散打“古董”造型,但现在都被淘汰了。他简单进退几步,似是而非,生涩难看,给人以笨拙之感。
老赵又摆了个架子:静态时重心靠中,站位稍斜一点。他再进步后顺畅了许多,重心在动态时明显前移,已经可以窥到些许的拳击式运动轨迹。
“看出什么了”
王晋仔细思索道:“散打步伐确实吸收过拳击的内容,后期比前期进步太多。拳击更碎,散打更大,不过两者相较各有所长,毕竟咱们要接腿防摔嘛,拳击可没有任何防范下盘的意识。”
老赵道:“嘿,能说出碎和大这两个字,你的苦总算没白吃。知道前晚为什么堵不住田军吗”
王晋眼珠一转:“他起腿很少,走位灵活,现在回想起来,有点像”
老赵道:“拳击你俩后期互相追逐,田军用的散打大步里实际夹杂了许多拳击的碎步,有碎步有大步,人家又防摔又防腿,步伐还能流畅切换,技术上足足甩你三条街”
王晋的主修方向为中式散打,他的“大步”几乎一成不变,虽然反应足够敏捷,但如果斗近身腾挪的话,那肯定还是两种步伐结合更厉害些。田军的“跨界”法子难度巨大,训练年限极长,普通拳手完全无法借鉴,这也间接说明了他的厉害程度。
王晋恍然道:“原来如此”
老赵道:“决赛凶险万丈噢,知道自己多么幸运吧体制内拳手必定有其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你是捡了一局胜利啊傻小子”
王晋没心没肺,得意洋洋道:“切,田军再牛逼又能怎样照样被我痛快干倒了技术算个啥天赋上的差距不是刻苦就能弥补地哈哈哈哈”
老赵苦口婆心,原准备再探讨一下异种步伐的配合问题,此时瞧着表侄儿那贱兮兮的嘴脸,忽然生出了要把他扔出拳馆的念头
第七十一章就问你服不服
王晋原本就拥有一对令常人拍马难及的飞毛腿,赵总教练为了让他再“插上翅膀”,特地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亲自操刀制定下一份训练计划。
一: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内容涵盖例行的跳绳、蛙跳、爬楼梯、折返变速跑等等。大道至简,越简单的东西越有效,这些项目可以很好的锻炼灵活性、爆发力、增强耐力,尤其是看似“入门”的跳绳运动,简直妙用无穷;
二:绳梯训练。
绳梯即敏捷梯,一种长方形、格子状的绳制玩意,模样类似于梯子。把它铺在地下,用变幻踝关节角度的办法踮脚尖快速通过每一个格子,锻炼节奏、速度、协调性以及灵敏性。此类法子拳击手练得最多,站立派、a拳手也都有所涉猎;
三:跳轮胎训练。
这明显是从泰拳借鉴过来的东西,在轮胎上做各种垫步、跳跃、腾空、空击动,可以有效强化小腿的爆发力,增加灵活性,锻炼平衡性;
四:障碍训练。
障碍为各种距离可调的小栏架,拳手快速用跨、绕、跳等方法通过,锻炼反应、协调性,通过不同距离组合还可以锻炼爆发力;
五:趣味训练法。
近距离运功式接抛弹力小球、左右腿盘带足球奔袭、以及组合跳点训练。啥叫跳点训练即在地上划出两上两下外加中间一个白点,组成五点正方形,往前、往后组合跳跃,每一次都必须要踮在白点上,练熟了就像是在跳舞,非常具有观赏性和趣味性;
六:攻防训练。
这一项是技术里最重要的,更近乎于实战。以两人为一组按照特定规律移动步伐,或攻或防、或进或退,对空间和距离反复腾挪练习。
王晋同学的小脑非常发达,反应也堪称变态,一般二般的拳手倒当真“绕”不过他。赵总教练很伤脑筋,他要么自己上、要么让步伐最好的池虎上、要么让小级别的拳手轮番上、要么就大小级别轮换上,时而散打步、时而拳击步,长短结合、快慢结合,绝对不让表侄儿摸到任何规律
老赵的“下盘训练法”比较繁杂,不但累体而且累心,假如没有强大的意志力,那是根本无法坚持下来的。王晋当然知道“凌波微步”的重要性,只得咬牙任他施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为了计划内那些金灿灿的冠军腰带、为了梦想中那些花花绿绿的钞票,某人算豁出去了。
从六月余下的时间一直延伸到七月中旬,王晋都没有比赛任务,他天天吃、睡、训练,几乎与世隔绝,过着近乎苦行僧似的日子,当然也就不知道外界的变化了。
业余战绩排除在外,职业生涯上演十次连爆,接连斩获国际邀请赛冠军、力畅团体五人赛冠军,强势放倒全国十六强“铁霸王”张雄、大爆冷门砸翻体制内高手田军,王晋已经火遍国内的搏击圈子,业内尽人皆知可以这么说,以前他仅仅算初露峥嵘,现在是彻彻底底的成名啦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王晋连续击杀强手横空出世,火箭般腾空而起,伴随着他的赞誉当然有之,但批评同样不少:口出狂言叫嚣全国冠军,狂妄称重仪式喜欢上挑衅对手,粗鲁比赛后大肆庆祝,张狂在讲究“武德”、谦逊、“涵养”的当下拳界,王某无疑毁誉参半,属于异类中的异类。
七月下旬,拳馆花费重金请来一位美籍职业靶师,专门用于服务极少数顶尖队员这事儿很快便引发了大范围的羡慕嫉妒,也更加促使低级别的拳手们越发玩了命的训练。
金鹰拳馆的宗旨就一个:优胜劣汰
要享受好的待遇可以啊,拿拳头说话,拿拳头来换取你想要的一切,想使歪门邪道,连窗户都没有
这名美国靶师叫做伊斯特曼,三十八岁,费城黑人,身高一米九零、臂展两米零二,体重二百六十磅,前踢拳拳手,精通拳击,学习过空手道和泰拳,有三十场以上的职业经验,素质和经验都堪称一流。
王晋身在“高层”拳手的序列里,当然够资格享受靶师一对一待遇了。
但见这位洋大叔黑得那叫一个销魂,比“烧焦”的层次还要严重十倍,大光头、大鼻子、大肚子,模样活脱脱就像金刚的翻版,也妆都不用化。
纵观整个拳馆,最高兴的人是谁王小同学
第一条,没谁持靶可以真正承受他的冲击力,现在有了;第二条,根本没人陪他叨咕英语,现在也有了这前辈的出现,是最好的礼物啊
王晋立刻冲过去兴奋地吼道:“哈喽,豪堵油堵”
伊斯特曼咧嘴笑道:“你嚎伙计”
王晋傻眼了:“呃”
老外的中文带着点儿方言味道,吐字啥的竟然还算清晰易懂,这特么上哪说理去
职业靶师属于搏击类项目中极其稀缺的人才,他可以有效帮助拳手锻炼节奏、组合、步伐、反应、空间、距离等等方面,是拳手最重要的伙伴和良师益友,非常非常重要。不是谁随便拿个靶子就能叫靶师的,也不是随便哪个靶师就能叫职业靶师。
“耶”“康忙”“来”“对”
伊斯特曼那夹着中文的呼喊声里,王晋今生第一次在老外的配合下训练打靶。
腿靶、腰靶、手靶全套
“砰砰啪啪”
左移、右移、横移、撤步,伊斯特曼的动一点儿都不慢,他的节奏稳、移动快、力量大、眼光准、消化重击的能力极强,击打之际令王某体会到了难以言喻的畅快感受,好爽
拳馆的教练们持靶当然能算专业,可毕竟由于体格限制,谁也承受不住王某那刀劈斧砍似的凌厉扫腿,他平时总习惯收着劲儿操,此番全力施为,不亦快哉。
王晋哪里知道,伊斯特曼就是馆长老周专门为他请来,量身定制的呢周董如此不惜重金,煞费苦心,是寄希望他能够争霸天下,继而撑起重量级的一片天空
相处几日,王晋如获至宝
又能学英文,又能练技术,上哪儿找这种好事儿去他特意记录下许多特殊的单词,比如说护胸、扭动、迂回、佯攻、打击、跟进、交叉等等等等平常学不到的专业术语,拿去让英文班的老师辅导发音,练熟了再跟伊斯特曼交流。
无障碍沟通,语言至关重要。若想学习先进技术、学习到核心技术,听不懂别人的语言那都是扯淡。有些运动员明明具备很好的一流外籍教练员,但为啥没能提高成绩很简单,沟通困难,他领会不了人家的指导精神。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闭关”修炼的王晋无论步法、技术、包括口语,都有了明显的进步钱不是白花的,效果显而易见啊
王晋在适应伊斯特曼,伊斯特曼也在适应王晋,当他基本摸清小伙的实力之后,立即加大了活动量。这位职业靶师要求王晋每次必须打满二十分钟,而且必须得全力击打
呵呵,人家是把他当成冠军级拳手来操练的
为刺激拳手,伊斯特曼故意在王晋疲惫的时候发动各种腿法反攻,逼迫他做格挡动。想想看,你都快虚脱了人家还拼命揍你,这得多么悲惨啊而且规则要求不能还手、不能搂抱,这就更特么倒霉了
于是乎,王某疲于奔命,被收拾得死去活来。
另外,伊斯特曼尤其喜欢在施虐的过程中用中文反复唠叨:“嘿,那个小子,你服不服我就问你服不服啊到底服不服”
王晋泪流满面:“呃”
这老外咋就那么贫呢他生生憋出了一身内伤。虽然已经具备了中英文切换骂街的牛逼水平,可用在人家身上貌似不大合适啊
第七十二章我对手下败将根本没兴趣
八月底,王晋这一阶段的魔鬼训练已经持续了两个半月时间。
运动员在青少年时代是最容易提高技术、增长力量的,教练组经验丰富,全方位地安排着小伙子的日常生活。他每周至少需要摄入二十五斤以上的肉、鱼、虾,以及大量蛋白、蔬菜、水果,每周训练六天、每天训练八个小时,睡眠固定、息固定,天天如是,几乎严苛到变态。
再看看如今王小同学的数据:身高一米九三,臂展两米零三,体重一百零八公斤,体脂含量约在百分之七。他一百米轻松跑进十一秒,三十分钟搞定十公里,八十公斤的皮人扔着就像玩儿,三百公斤的轮胎说翻就能翻动,实战连续五个回合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这是何等惊人的身体素质啊从十六到十八岁,王晋已经规律训练长达两年时光,辛苦度日,洒遍汗水,可以预见的是,一具最可怕的杀戮机器已经完美诞生,静待缔造只属于他的巨人王朝
某周末清早,王晋独自溜出宿舍,到集市上去随意闲逛,借此换换心情。九月初铁血勇士最新一期的排位赛已经迫在眉睫,他也没几天能待在舜阳了。
拳馆所处的李集镇非常小,主街不过区区两百多米,一眼望到头,连吃根冰棍儿都能转个来回。
这边每逢农历的三号、五号、八号、十号为“逢集”日,街道两边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地摊儿,什么卖衣服的、鞋子的、小吃的、器的、旧书的、眼镜的,剃头算命的,拔牙修锅的,啥啥都有,而且价格便宜得惊人十块钱两条大裤衩、八块钱一件t恤衫,裤子十五到二十元一条,就问你见过没有这玩意如果搁城里根本不可想象。
啥叫逢集年轻的朋友估计见得少了,农村乡镇上只有逢集日才有乡亲们赶来售卖物品的,其余时间镇上简直“荒凉”无比,往天上撂根棍子都砸不到人。
萝卜丝、千张丝、黄花菜熬成的辣汤,掺着半碗白生生、颤巍巍的豆腐脑,淋上香油、陈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