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悦小说网

29. 县中事

《穿到古代的教书匠》转载请注明来源: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

知道这些孩子都有去处,大点的孩子和不少大人傍晚收工后都会到这里找张雷认几个字,学着打打算盘什么的,崔瑛就放下了担忧,正好收拾院子的人来传话说是院子收拾好了,他便嘱咐了张雷几句注意眼睛、早些休息的话,就回自己的住处去了。

崔瑛还住在自己的院子里,叶知秋则住在客房里,崔瑛临时雇了左右邻里的婆子帮忙做点洗漱杂事,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叶知秋就陪着崔瑛去县衙里办交接。

在传统社会的官场上,交接是一门大学问,弄不好会让自己赔得倾家荡产甚至栽上一头罪名。不过前任县令是崔瑛的义父,以吕蒙正的人品他不至于坑继任者,而中间这小半年时间则是由县丞主政的,县丞没有意外的话,还要在这六安呆上二三年,也不敢在此时耍什么手腕。

叶知秋对官场上的猫腻显然知之甚详,择了几个崔瑛信得过的衙役锁了银库粮仓,取了卷宗财薄,一样一样带着崔瑛核对起来。

崔瑛精于速算,一页页帐册翻过去,核对得相当清楚,帐上与仓里的实物也都对得上,崔瑛才松口签了名,办好了交接。

县丞抹了一把额头的虚汗,暗自庆幸自家因早早打听到是崔瑛接得任,把这前的亏空都描赔干净了,要不然,就这邶国公这不苟言笑的冷脸,加上笑眯眯却连一文铜板都算得清的崔瑛,自己今天非栽了不可。

普通县里需要交接三五天的工量,崔瑛只花了半天,其中大部分时间还用在了清点库存上,干脆利落得紧。

那县丞只要想起崔瑛之前教得学生不少拨拉一会儿算盘,算起帐来比崔瑛也就慢上一点儿,便觉得以后到哪里都还是不要起小心思了,这群小鬼别的不说,给县令当个钱粮师爷是足够了。

“这交接结束了,明府是否要放牌坐堂,允百姓告状申冤?”

县丞小心地问。

“这不急,我先查看一下卷宗再说。”

崔瑛答道。

崔瑛回六安这一路上,还是和叶知秋学了不少当官理政的知识的,感觉这当县令和当一个班主任差别并不大。以前有一个专家到学校做讲座,谈起班主任的工职能来,号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唯有县长和班主任能将自己的管理哲学贯穿到最底层。

当时老师们也只是哈哈一笑,认为这只是一种恭维而已。但当崔瑛了解了如今知县的工内容的时候,感觉还真差不太多。

大周朝一个县令的主要工很简单,治内稳定、劝课农桑,平决讼狱,如果能培养出一些名士、进士之类的读书人就是锦上添花了。就像班主任的工就是保证班级稳定,督促学生学习,解决学生矛盾,如果能培养出几个尖子生或者拿到一些奖项的学生那就更好了。

崔瑛查看卷宗,为一个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代长起来的年轻人,他最关心的就是县里的财政收入问题。

整个县里的财政收入分为两块,一块是税收收入,一块是公廨田收入。税收里的田税、丁赋和专营类的商税是归国家的,其它的税收才归本县所有,税额不一定,好的年份比如去年,六安光城门税就收了三百贯,差的年份可能也就二三十贯。公廨田则是一块固定的地,可以用犯了罪的犯人来劳或花钱雇人耕种,主要以收入粮食为主。

县里的收入不多,但支出却不少。虽然明面上县令、县丞、主薄、典史每年朝廷会分拨钱粮布帛,不用从库里出钱,只在县里有税款结余时,可以领少量分润,但实际情况是,县里的税款总要有结余,而且由于苛捐杂税的关系有很多结余。

除了有数的朝廷命官领着朝廷的钱粮外,有大量的吏员需要用县里的财政养活。文职上县学里的教谕夫子、做杂事的各种书吏,武职上皂捕壮三班衙役,狱卒库丁,合在一处得有小一百人。

这些人不在国家拨款的范围内,只能从县里的收入中拨出一笔工食银给他们。历史上由于这些地头蛇收入不高,常常找各种藉口盘剥百姓,使得百姓与官员对他们都恨之入骨,却也没有什么办法。

除了人员工资,抚孤、济慈两院虽然因崔瑛插手能自给自足了,但雇乳娘和给老人治病也是要款子的。还有每年定例的疏渠、修桥、补路,零零总总,无一处不要钱粮。

崔瑛做年度预算做得头昏眼花,看着可怜兮兮的税收和怎么看怎么红得耀眼的财政赤字,深切得觉得自己穷到一定境界了。

“有多少钱做多少事就是了。”

叶知秋干巴巴地安慰道。

讲真的,这位邶国公从小跟着皇后娘娘生活,要说民间疾苦和人情世故他也是知道一点的,所以皇帝才想让他帮着崔瑛一点儿,但知道一点儿也就只是知道一点儿了,现在可没有现代的国家财政预决算制度,大家都是量入为出,实在有急用钱的地方,不论是新发一个税种还是找大户强捐点钱粮也就对付过去了。所以他看着崔瑛列的一条条花钱的地儿、收入来源,想想这两年六安好歹还有造纸、粉丝之类的收入撑着,修桥补路有土水泥少了许多人工,那其它地方……想想汗毛都能乍起来了好吗?

“冯主薄,若照原来的例,缺这些钱这事儿是怎么做的?”

崔瑛好奇地问道。

“或是裁减些胥吏,或者富户捐上一些也就对付过去了。过两年百姓耕种的田地养熟了,收成好起来,税收便也起来了。”

冯主薄遮遮掩掩地说,有点不自在。

“怕是扣了胥吏的工食钱令其鱼肉百姓,或是在哪里省出一缗子了吧?”

叶知秋冷冷地刺上一句。

“邶国公,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有多大头戴多大帽不是?世间哪有都刚刚好的事呢?”

冯主薄陪笑道。

“算了,明天知秋你随我四处走走,我看看还能从哪里挣缗子钱来。”

崔瑛见整个大堂里气氛冷地掉渣,缓和道。

第二天天一亮,崔瑛带着叶知秋和两人力夫骑着马按着县志所标的村落四处走访。

六安县里只两千余口人,其他人均聚集在大大小小的村落中,大的村落能有二百多人,小的村落也就五六十人,大大小小的村落一共四十几个。只有零星几个村子分布在大别山里,大部分的村落为了耕种方便都是沿溪流分布或集中在几块平地上。这些村庄为了出行方便,也为了方便娃娃们到县里读书方便,去年冬天都在吕蒙正的努力下铺上了土水泥路。就是最远村子的娃娃坐上牛车,清早出发,宵禁前也能到县城里了。

崔瑛拎着界笔与装订好的册子,与叶知秋一路走一路询问情况。崔瑛如今刚刚十六岁,身子骨还没彻底长开,但在东宫这一年着实调养的不错,唇红齿白,穿着一袭书生的青衫,头上包着块水色的逍遥巾,夏末的小风一吹,巾带飘飘,活脱脱一个世族大户的俊秀少年。

叶知秋神色更冷峻些,言语虽少却也不是恶声恶气的形容,倒像是带着小公子出门长见识的供奉,询问起民生政事来,老百姓也乐得吐吐苦水,再夸夸前任县令慈爱。

崔瑛和叶知秋却是越听心底越不是滋味儿,老百姓今年没有太多的税收,各家还能存下些粮食,但却并不敢花用太过。前朝时敲诈百姓的恶吏依然做着今朝的吏员,世代因袭,换一个人做,他们便有法子弄得那人做不成事,官员拿这些地头蛇没有半点办法。

“不过如今倒好多啦,”离县城南边不远处一个叫张家村的村落里,老里正笑呵呵地说:“咱们娃子去年就到崔先生的宅子里和小张先生学了字,大衙门前贴的告示都看得懂了,地里的帐也算得清楚,那些胥吏也不敢瞎弄了。娃子识字,会写状子告他呢。”

叶知秋挺诧异地看了崔瑛一眼,他跟在先符皇后身边,自然晓得教育是重要的,但也只觉得非要能读书考了科举的,自己能当官做宰,再不济也能与人当人幕僚什么的才能有用。谁知就几个识字的小娃子就能把那些恶吏吓唬住,让恶吏难治的问题得以遏制。

“还得上面的官员有点手腕,而且能清廉治政才行,但凡主官愚一点,弱一点,这群恶吏自然有办法欺上瞒下。”

崔瑛走在去下一个村子的路上和叶知秋讨论道:“不过老百姓懂得越多,和主官就越接近,民心的力量就会放得越大,恶吏能插手的空间就越小,吏治自然就越清明。”

回忆起前世乱纷纷的网络舆论与网络暴力,崔瑛勾起一抹温和的微笑。

大部分的村庄都有平坦的道路,但凡识点数算的孩子也都到庐州甚至寿州去帮忙做修路的活计,不但家里少一个人的嚼用,孩子还能托人捎些钱粮回来。有那几家让儿子回家把闺女也教会了的,如今人人见了都要伸大拇指赞他家一声“有成算!”

听说那几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儿已经有县城里的商家放了话,要娶进门来做当家主母了。

“姑娘养起来也成哩,反正不差她那口饭,养大了出去帮人算算帐也把这点口粮钱给挣回来了。”

没有修路的山村里,一个老太太的话让崔瑛觉得自己似乎有更多的力量去让这里的人生活的更好了。

小说推荐:《道爷要飞升》《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我被皇马挖掘了》《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重回年代赶海打猎》《秋燥》《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从小破屋开始[全民求生]》《捻转步舞曲[花滑]》《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

夏夜鸣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姝宠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哇!女总裁是皇帝折红鸾我靠好运壮大家族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表妹不欲攀高枝横空出世的娇帝君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我是主母,也是孟婆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悍女麴凰驭龙婿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穿时空的女将军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落在荒年崽崽很闲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寻找轮回的你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诱梦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这个修仙过于日常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