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天悦小说网】地址:tianyuexsw.com
十一月二十六日,我们的部队朝着莫斯科进发了。
我们在当天就抵达了莫斯科市郊的克拉斯诺戈尔斯基区,行军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距离莫斯科真的已经不远了,这里距离莫斯科步行只需要十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因为我们是乘坐着机械化装备行进的,实际的行军时间只需要三个多小时,这意味着德军坦克部队如果在我军不做抵抗的情况下,只需要四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够抵达莫斯科城下。
伊斯特拉距离莫斯科只有三十公里,如果德军主力当时真的突破了伊斯特拉,苏军在战略上就会陷入绝境,因为德军会从三个方向同时以绝对兵力优势突破我军已经脆弱不堪的防线,虽然炸毁伊斯特拉水库并没有使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至少迟滞了德军的进攻步伐,迫使德军转变进攻方向,也让我军的兵力能够重新集结起来。
不得不说,罗科索夫斯基的第十六集团军防线实在是太薄弱了。
虽然对莫斯科中央方向的进攻因为水库被炸毁暂时停止,但北线的形势仍然危急。
德军的进攻锋线已经转移到了莫斯科的北面,南面的图拉因为补给原因,德军迟迟无法拿下,到莫斯科战役反攻阶段开始的时候,德军仍然没有能够成功攻下图拉。
相比之下,北线的形势就显得危急得多了,我军虽然集结了防线上所有空余得部队,但德军的攻势仍然非常凶猛,不知道是哪里听到的小道消息甚至有说德军已经攻到了莫斯科近郊的地区,但至少我们在到达克拉斯诺戈尔斯基区的时候我们没有发现德军的影子。
为了满足西方面军的补给需要,克拉斯诺戈尔斯基成为了莫斯科城外的一个大型补给中心,大量的货物都从这里中转发往前线,给西方面军各部队的技术装备也都是从这里发往前线的,各个途径这里的部队也都是在这里进行必要的物资装备补充。
这里的补给状况比莫斯科周边战区的情况好得多,至少轻武器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包括各种轻武器的弹药都能在这里得到充足的补给——这里也算是莫斯科周围的防空区域,德军如果脑子没出现问题,不会敢冒险进入防空火力密集的莫斯科一带,正是因为如此,莫斯科周围的补给中心才没有遭殃。
只是重武器的需求仍然没有办法满足前线的需求,至少我看到了几个看起来像是炮兵的士兵正在跟一个军官争执着为什么没能在这里领到足额的炮弹,他们身旁的1937年型45毫米反坦克炮一个轮子已经被换成了马车的轮子,用作防护的钢板现在也只能用木板来代替。
相比之下,我们的情况已经比这些同志们好得多了。
这里聚集了大量准备开往前线的部队,有些是从前线上面撤下来进行补给和休整的,有些是从后方新组建的新部队,还有一些则是准备给前线损耗严重的部队用作补充的。
我们还是没机会能够看见红场上面的红五星,只能够在莫斯科的郊外晃悠。
在大约下午三点多的时候我们旅的补充部队抵达了我们的驻地。
在简单的交接手续过后,这支用作补充的部队并入了我们的队伍。
我们营获得了来自183厂出产的十五辆t-34-76坦克,而且竟然是有二十毫米前装甲加强的版本,但做工比较粗糙,不,应该不能说是比较,这很显然是粗糙得不能够再粗糙了,简直就是粗制滥造的产品,走近了观察就能发现除了排长和连长指挥车之外的坦克全都是战时工艺水平生产的,有些焊接的地方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来并不牢固,发动机似乎有些有问题,甚至有一辆坦克在刚接手的时候就发生了传动装置轴承断裂的的情况。
经过机械师的检查,发现这辆坦克在生产过程之中用错了原料。
这种事情我记着似乎在卫国战争期间的确经常发生。
由于无法应对增产所带来的压力,那些被匆忙赶进军工厂里面的老人小孩还有妇女们难免忙中出错,例如在1943年的时候,工厂的工人们误将原本用来制造轴承的shkh-15铬钢毛胚料当成了khn-4镍铬合金特种齿轮钢使用,导致了前线大规模的齿轮崩坏事件。
事后调查表明,这两种钢当时就放在两边,这些没有经验的工人们也顾不上哪种材料是哪种材料了,逮着就用,结果就造成了这样的后果。
毕竟战争时期,后方是没有这么多所谓“大国工匠”的。
这辆坦克到后来折腾了好久都没能把这里面的配件给换好,干脆就把这坦克送回去了。
我们连分到了五辆t-34坦克,能够得到这个数量的坦克已经是非常好的情况了,不知道有多少部队眼巴巴的看着我们得到新的坦克补给气得直跺脚。
我们的五辆坦克之中有两辆坦克是有电台的,而且做工还说得过去,指挥车的做工水平还是基本维持了战前的水准,只是用料上并没有之前那么好了,钢板的质量能看出来并没有战争初期的1940年型和1941年初生产的1941年型t-34-76坦克好。
但好歹还给咱焊上了二十毫米的附加钢板,这已经算是够意思了,如果德国佬不用三号坦克歼击车(即三号突击炮的长身管型,用于反坦克作战)或者是flak系列88毫米防空火炮的话,德国佬还是很难从正面击毁我们的这辆t-34坦克的。
侧面就不太好说了,毕竟强化了正面装甲,侧面装甲必然要薄弱一些,但按理来说应该还是能够挡住类似捷克生产的35t和后来的衍生型号38t一类的轻型坦克攻击的。
但此时前线已经出现了一些四号坦克f2型的试验车,也就是装备了75毫米长身管火炮的四号坦克,在前线我们也曾经看见过这种坦克,在明年这种坦克就会大规模的出现在苏德战场上,这种坦克能够对t-34造成相当严重的威胁,t-34的战场生存环境会极端恶化。
60毫米的四十五度倾斜装甲似乎也并不能很好的防护四号坦克f2型的火炮直射,更何况前线的大部分t-34坦克是不会有这二十毫米的额外防护的,只有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生产的t-34在1942年会生产附加十五到二十毫米钢板。
而这应该只是试验场上面的情况,如果在情况更加复杂的战场上,能不能挡得住德国佬火炮的攻击还不是很好说,不过碾压装备37毫米战防炮的德国佬还是没有问题的。
“坦克的质量越来越差啊。”我抚摸着其它几辆坦克的外壳。
“这两辆指挥坦克还不错,还算难得的良心货。”邓庆丁这个时候从一辆坦克里面翻出。
“也不比我们之前使用的坦克好了,这也是简化过生产的型号。”我说。
“我们连接收到多少新兵。”老汉说。
“有十五个坦克手和九十个随车的步兵,十五个坦克手里面有三个伤愈归队的老坦克手,曾经参加过斯摩棱斯克附近的战斗,随车的步兵分成三个排,但装备并不算太好,大部分都只有莫辛纳甘步枪,只有班长手头上会有波波沙冲锋枪,可能一个到两个班会有dp-28轻机枪,我们还有一挺马克西姆重机枪,为了能够在行军的时候能够跟上坦克的速度,上面还给我们配给了几辆马车,算上坐在坦克上面的士兵,应该是能够承载所有的人员。”老莫说。
“你仔细统计过了吗。”我转过头去询问老莫。
“对,我敢保证没数错,九十个步兵的三个排长都是有作战经验的同志,也是伤愈归队的老同志,但下面的几十个人都是新兵,在此前没有经受过任何战斗。”老莫点头。
“把坦克手全部叫过来,我要了解一下他们的情况,顺带分配一下队内的配置。”我说。
“知道了。”老莫点了点头,然后便去招呼着那些还在搬运着炮弹的坦克手们。
我看着眼前正在整理着身上武器装备的新兵们,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比较合适。
他们在各自的排长们面前已经排列好了。
“立正,跳一跳。”一个排长正在逐个士兵的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看起来不错,好的。”他拍了拍眼前这名士兵的肩膀,然后走到下一个士兵的跟前。
看着这些跟我年纪相仿的排长,我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毕竟在这些同龄人们的面前,我并不一定能够树立起绝对的权威——前提是在和平时期。
然而现在是战争时期,只有在战场上面最富有经验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他们的指挥官。
我想我作为一个已经干掉了二十多辆德军坦克和几百个德国佬的人,再怎么样他们也会听从我的命令的,不过我想这些担忧都是多余的——毕竟在拉夫里年科那个连里面,没有一个人敢于违抗拉夫里年科的权威,因为他就是连里面存活时间最长而且最富有作战经验的老兵,我想没有一个人能够活得到能够质疑他的时候。
至少我对拉夫里年科的命令都是无条件服从的,在前线,只有听老兵的命令,才能够最大概率的生存下去,毕竟他们都是在残酷的战斗中幸存下来的,运气尽管是很重要的一个成分,但娴熟的战斗技巧也是能够在战场上存活的一个重要因素。
苏军之所以在战争后期能够在巨大的伤亡情况下越打越强,就是因为他们在战争后期鲜有被全歼的战例,只要没有被全歼,老兵们以老带新,遭受严重损失的部队很快就能恢复战斗力,与之相反,德军的部队在战争后期几乎就是一茬一茬的被成建制歼灭,老兵的严重损失,严重的影响了德军在战争后期的表现。
小说推荐:《捡垃圾》《精灵世界的心灵大师》《仗剑独行斩鬼神》《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千趣阁】《恶龙,为了赚钱选择文化胜利》《我的法宝能无限升级》《全民诸天三十年后》《石破天穿越令狐冲》《仙子,逼我吃软饭是吧》
《重生之坦克王牌》转载请注明来源:天悦小说网tianyuexs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